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競爭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問題,而競爭的方式多種多樣,戰爭則是最直接、併成為最後的競爭手段之一,隨著人類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戰爭的規模以及破壞性也越來越大,在20世紀前中期達到頂峰,也就是一戰和二戰。由於世界大戰帶給人們太多傷痛,所以世界各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也開發出了很多全新的競爭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

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二戰結束後,美國吸收了大量德國的科技人才,生產力水平突飛猛進,而蘇聯則在戰火中粹煉出了一支當時世界上最強有力的軍隊,同時領土範圍也擴充到2000多萬平方公里,其綜合實力甚至是超越美國的世界第一強國。雙方共同的敵人被消滅後,維護自己的國家地位和權益就成為美國和蘇聯的頭等大事。由於思想觀念和發展方式的差異,再加上兩國國力相當,所以美國和蘇聯均把對方視作登上世界頂尖強國的“絆腳石”。

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由於兩國國力太強,再加上二戰給人們留下的教訓太深刻,所以美國和蘇聯雖然竭盡全力發展軍事,展現強硬力量,但卻始終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正面戰爭,這就是冷戰,也被稱為“最強國家之間的較量”。冷戰期間兩國互有勝負,但是蘇聯由於發展方式缺陷太大,導致問題越來越多,最終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解體。蘇聯解體也標誌著美蘇冷戰以美國勝利而告終。

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位下滑,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而美國的地位則一路走高,不但當上了超級大國,還經常在中東和非洲地區參與戰事,展現自己“世界警察”的風範。從嚴格意義來說,冷戰雖然不是正面軍事對抗,但是對抗時間長達幾十年,美國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武力,強大的蘇聯都被直接拖垮了,難倒對美國就沒有一點影響麼?

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答案顯而易見,不僅存在影響,而且影響還很大。首先,美國在冷戰期間為了戰略佈局,在亞洲很多地區發動了戰爭,比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其中越南戰爭更是嚴重拖累了美國的經濟發展。雖然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名義主導了兩次戰爭,但是明眼國家都知道,美國就是通過小國手中的槍,和蘇聯進行無力對抗,多次在冷戰中發動區域戰爭影響了美國的大國形象,所以世界上才會出現這麼多反美的國家。

冷戰時,美國拖垮了蘇聯,對自己就沒傷害嗎?“病根”其實還在

而另外一點影響就是發展受到阻礙。雖然冷戰期間美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取得了長足的成就,但是其經濟建設卻放慢了速度,冷戰時期,印度、巴西、日本、德國等國家全部經濟崛起,日本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是通過輕工業產品,差點打垮美國經濟,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控制了日本,可能現在美國的經濟地位早已不保。冷戰期間美國忽略了經濟發展,導致很多國家追上了美國的腳步,蘇聯瓦解後,“兩極格局”也被“一超多強”所取代,以前美國只需要面對蘇聯一個對手,而現在則要同時面對一群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美國雖然贏了冷戰接過交椅,但是卻比對抗蘇聯時期更加難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