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飛行了10個多小時、7939公里,下午5點多我們到了慕尼黑機場。說真的,這是我的飛行經歷中感覺最棒的一次,起飛我居然沒有感覺。在10個多小時的飛行當中,空乘在不停的忙碌著,送菜單、送報刊、送耳機、送毛巾、送水、送餐,加水、收垃圾、收餐具,好像他們就沒閒著。

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下飛機,乘坐輕軌到出關口,不瞞諸位還真有點懵,不知道應該進入轉機通道,還是應該出海關。問了好幾個國人都說不知道,這時正好看到了一個德國警察,夫人告他我們明早才轉機,他告訴夫人,你們也可以出海關的。

出海關時,我們前面有兩個中國婦女,德國海關小哥和她們說了半天,也沒交流成功。他們不約而同地向我們望來,回頭一看我們後面已經沒人了,這時海關小哥微笑著向我們招手,夫人說我去看看。原來海關小哥在問中國婦女到德國幹什麼?住在哪兒?夫人告他,她們到德國是看望女兒一家的,同行的是她的朋友,都住在她女兒家。核實完地址蓋章放行。

最後輪到我們倆人了,海關小哥拿過夫人的護照看了看,說你們到德國幹什麼?住,出去找賓館。他看到護照裡的簽證頁,說兩次都是到捷克,看來你們是很喜歡捷克。夫人說,我們也很喜歡德國啊。聽完,海關小哥笑了,說祝你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說話間,手起章落。到我時根本沒問,蓋章走人。

出了慕尼黑T2航站樓,最先看到的是奧迪汽車體驗區,根本沒有時間體驗。直奔機場的現釀啤酒廠酒吧,儘管我們都已不適合喝酒,但必須要體驗一下。酒吧的人還真多,需要在門外等位。不一會兒,服務員招呼我們就位。這酒吧還真不小,室內大、小有四、五個區域,座無虛席,感覺來酒吧的人不光是旅客,也應該有不少當地人。德國啤酒最大的感覺是度數高,偶爾喝一點還是蠻有感覺的。在這個酒吧最大的感覺是:人多,熱而不鬧。

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一杯啤酒沒喝完,突然想起只顧著體驗在德國酒吧喝現釀啤酒了,忘了女兒臨時交給我們的任務,給她買項鍊,這是她在畢業舞會上一定要戴的。明天早上登機時,免稅店還沒開門呢,所以今晚必須要買好。沒辦法,結賬、重新進關,直奔免稅店,搞定。

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此時已近10點,明早最晚7:30就得登機,如果再次出關找酒店,估計都弄利索了就得夜裡12點了,最多睡6個小時,還得花1000多大洋,太不值了。之前看過慕尼黑機場攻略,知道機場有膠囊旅館和免費休息區。等到這時候才發現T2航站樓太大了,真不知道上哪兒去找。就在我們不知所措時,過來一個瘦高個、穿制服的德國女人,儘管沒有徽章,看她的眼神,憑經驗感覺這是個policewoman。夫人趕緊上前去問,膠囊旅館在哪兒?不知道她是不知道在哪兒,還是她還有別的事,她掏出手機打電話,和對方用德語說了幾句,一揮手叫我們和她一起走,帶著我們東拐西拐地進了一個,叫我們自己打死都不可能找到的電梯。出電梯,對面就有一個德國男警察坐在一輛電動警車上,她和男警察用德語說了一大通,好像是在說我們要幹什麼,說完就請我們上車,指著男警察說他可以帶我們去找膠囊旅館。我們道謝後,她轉身就走了。

男警察開著電動警車載著我倆,在慕尼黑T2航站樓裡,足足轉了至少有2公里,把我們送到了膠囊旅館前,調轉車頭就走了。

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膠囊旅館設施很簡單,裡面有床、桌子,門上有電子收費刷卡器,3個小時收費30歐元。我們正在觀望時,過來一個亞洲面孔的女人,她告訴夫人,不要住在這裡,很貴。旁邊不遠處就有免費休息的地方,可以充電、聽音樂、喝水、看電視,可以睡沙發和躺椅,還有免費上網的公用電腦,還可以投幣、刷卡喝咖啡。原來免費休息區離我們這麼近,何樂而不為呢。

慕尼黑機場轉機,讓我初識德國,留下三個第一

第二天早上,我們順利地登上了飛往布拉格的飛機。

這次,在慕尼黑轉機,讓我對德國有了初步印象。德國人友好,不管是海關工作人員,還是警察、清潔工,他們都是面帶微笑,主動、真誠、耐心地給予你幫助。德國人注重細節,舉一個例子,T2航站樓裡的電子指示牌會告訴你,從你所在的位置到你要去的登機口,需要走多少分鐘。

在慕尼黑轉機,還留下了我們人生的三個第一:第一次坐電動警車,第一次在機場過夜,第一次感到中文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重視,因為機場工作人員會主動對你說,你好!早餐的廚師會主動和你說,中國,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