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辛亥首义的枪声还在回响,新时代的激情和活力早已全面绽放。中科武大·智谷,浸润百年书香,催生创新协同新动力;武昌滨江商务区,矗立长江南岸,打造城市商务新标杆;武昌古城,守望白云黄鹤,定义城市生活新方式;白沙新城,全面提档升级,构建生态宜居新范本;杨园新城,激荡创意智慧,崛起设计之都新高地;华中金融城,彰显总部效应,领跑金融产业新速度……历经风雨、善作善成的武昌,正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豪迈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地踏步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着力描绘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新画卷。

武昌滨江商务区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武昌滨江商务区

【空间】

武昌滨江商务区地处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位于长江主轴的核心段,西临长江,东连沙湖,包括滨江核心区、武车生活区、武昌热电厂片区和裕大华片等。

【功能】

滨江商务区将以总部经济为统领,以金融商务为载体,凸显文化产业特色,是集文化、商务、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型区域。建成后,将成为武汉主城区新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具有滨江特色的、标志性的、多元化功能区。

【进度】

按照既定工作计划,武昌滨江商务核心区实施性城市设计已完成地面公共部分城市设计深化、交通、市政专项深化设计,并结合各地块招商情况,收集各招商主体建设意向方案及月亮湾城市阳台规划方案,整合梳理形成新一版的城市设计方案。目前,设计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专题会议审查并获原则通过,同时其地下空间规划已基本完成终期成果。

华中金融城主轴中南路-中北路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华中金融城主轴中南路-中北路

【空间】

华中金融城由“一轴”“一片”组成,“一轴”指中北路中南路金融主轴,规划范围北至岳家嘴,南至洪山广场。“一片”指华中金融城核心区,以小龟山为中心的公正路、中北路、民主路、中山路合围区域,用地面积约255公顷。

【功能】

围绕华中金融城及武昌滨江CBD总部金融聚集区建设,通过转变金融产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多层次、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努力把武昌区建设成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

【进度】

到2020年,力争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5%。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和长远目标,力争5至10年,把华中金融城建造成为立足武汉、辐射全省、服务中部、面向全国、联系世界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千年名楼黄鹤楼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千年名楼黄鹤楼

【空间】

武昌古城,即临江大道、中山路、津水路围合的7.7平方公里,是武汉的城市之根、民族之魂,彰显古城古韵。蛇山以北是古城整体策划的重点区域。

【功能】

依托黄鹤楼城市文化坐标的打造,整合周边资源构建大黄鹤楼传统文化原真体验区;同时依托昙华林区域特色历史风貌,借助湖北美院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昙华林国际艺术文化区。由此构建古城蛇山以北区域内两大重点功能区域。

【进度】

2014年7月底启动《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区保护提升规划》编制工作,在对蛇山以北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太平试馆、常平仓、青龙巷、户部巷、斗级营片区开展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2018年10月,《得胜桥片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区联动会对该保护提升规划提出修改意见。目前,已根据相关意见进行规划完善,拟纳入控规升级版。《武汉昙华林启动片区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的编制工作于2014年7月启动;建筑方案于2018年10月正式启动。《得胜桥千年古轴整治提升系列工程综合规划》于2017年4月底正式启动,目前测量工作已经完成,修规成果已于2018年10月通过市区联动审议通过,同步建筑第一界面和景观方案设计已经开展。

鹦鹉洲大桥白沙洲地区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鹦鹉洲大桥白沙洲地区桥头夜景

【空间】

白沙新城北接武昌古城南界及津水路,南临八坦路,西至长江,东抵京广铁路及白沙洲大道,总用地面积约7.34平方公里,其中在武昌区辖区内占地6.38平方公里。

【功能】

结合区域产业分布特点,立足新城现有产业基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以信息安全产业为先导,上下游关联产业和特色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创新性科技产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

【进度】

近期——交通引领,重点启动,实现土地迅速增值;中期——核心带动、配套完善,形成相对完备功能;远期——环境优化、品质提升,打造生态、宜居、高效新城。

杨园新城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空间】

杨园新城位于长江二桥武昌桥头以北。

【功能】

围绕“设计之都、智慧创意、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创造一个“创新、文化、宜居”的新杨园。以铁四院、武钢设计院、船舶设计院等设计机构为触媒,创造一个新的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成为华中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进度】

《武昌杨园地区实施性规划》于2016年初正式启动,于2016年12月通过市区联动中期成果审查。为推进杨园片区新一轮控规编制单元优化工作,目前控规升级版已经按照该规划所形成的用地布局方案进入市局控规预控图层。同时,杨园片区内相关项目也已经参照控规预控图层进行落实,拟开展“市区联动”终期成果验收工作。

科创大厦

江南核心 乘势而上

科创大厦

【空间】

“中科武大·智谷”将依托珞珈山、小洪山及东湖山水景观资源优势,以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为支点,规划形成“一港、一城、两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港指对东湖风光村及省军区相关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改造;一城指建设中科院小洪山科学城;两带指重点打造八一路科研创新产业带、东湖南路科教创新体验带。

【功能】

通过集成中科院和武汉大学学科资源,引入创新协同服务机构,汇集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沿珞珈山、小洪山及临东湖沿线布点建设集研发、孵化、加速、成长、服务与一体的生态“创谷”,基于现实技术和产业发展条件等动因,聚焦高端智能医疗影像主导产业,依托新一代北斗技术的原子钟小型化、军品转民品广泛应用储备未来结构性补充产业,孵化培育精密测量产业(北斗技术应用),构筑完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生态链,打造“环中科院武大产业带”,建成“卓越创新中心”,打造武昌科教创新策源地,支撑全球研发网络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进度】

目前,“小洪山科学城”初步形成了“智慧之门”和“绿色创谷”两种设计方案。结合“一港、两带”建设,区政府与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签订合作共享协议,为入驻创谷企业开放实验室和休闲运动场所等,今年创谷建设新增17万平方米的目标已完成。力争在2020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谷”——“中科武大·智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