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滴滴失去了私家车,还能运转吗?

泛滥的文字


现在是2019年3月份,距离滴滴公司推行合规化政策也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一二线城市也增加了不少合规网约车,但是依然不够。可以说现在的滴滴还是离不开私家车!

以南京为例,这里是网约车比较泛滥的一座城市,随处可见贴着“滴滴出行”的车子,有的是之前自己买了跑的,但更多的却是在租赁公司租的!



去年年底的私家车只有在高峰期才能接到单子,平峰期零派单,因此流失了很多的司机。可以说那个阶段的滴滴公司日子非常的不好过,很多乘客抱怨打不到车,于是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或者通过其他平台来叫车!滴滴损失了的是非常多…

到了今年,滴滴让私家车全天能接单了,于是很多很多很多的私家车又出来了。现在的南京,除了节假日或者早晚高峰会出现排队几分钟的情况,其余时间都是车子比订单还要多,之前运力不足的情况也消失了。正常情况下只有晚上9点以后的主城区以及河西那边才有排队现象了,司机们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到了市区就秒接单了…



滴滴的确是非常聪明,车子少的时候会通过增加点奖励来留住司机,等到现在天气好,打车的人少了,司机也多了,就再次不停的削减,甚至于现在只有城区的订单才被纳入冲单奖里面,以此来平衡市面上的车辆并且安抚合规车司机。现在又推出了一个“抢单服务卡”,并且只有“双证司机”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南京应该是和其他一二线城市差不多的,目前来说如果完全失去私家车还无法稳定局面,因为正规车子还不够,因此只能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让私家车能多少赚一点,同时也要让“双证司机”尽量不要有太大的损失!当然现在还只是年初,到了年底如果说又招募到了大批司机,私家车必然还是会被赶走,这也是滴滴公司的一贯作风!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失去私家车,滴滴必然会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于崩盘!因为在这些地方,你几乎很难很难看到一辆合规车,全是私家车在跑。有些城市对于私家车加入没有要求,而有些城市(比如河北廊坊),只要车主办理了“人证”就可以正常出车!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地方全部都是私家车在跑,滴滴公司不能失去他们…


综上所述,现在的滴滴公司在大城市可以失去一部分的私家车,但不能是全部,否则必然会失去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会被其他平台给瓜分。

而在小城市,简单点来说,失去私家车=要了滴滴公司的命!


南京小不点


首先我们要说滴滴全部清退无证不合规车辆的当中大部分都是私家车,如果全部清退出滴滴平台以后,滴滴其实还是可以运转的,为什么呢?

第一,滴滴出租车平台上注册的出租车数量还是最大的,本来滴滴也是靠出租车起家的,这么多年,很多用户已经养成了使用滴滴平台呼叫出租车的习惯,其实这个订单量是特别大的。而使用滴滴出租车司机端的司机,每天要比没有使用滴滴接单的出租车司机多30%以上的业务量,而且传统出租车的运力是特别强大的,即使现在的私家车全部停止运营,那么出租车也至少可以曾家30%到50%的滴滴订单量。

第二,滴滴在各地与租赁公司合作发展了很多所谓的对公车,这些车辆大部分是办理了相关证件,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而且同事对公车辆的滴滴驾驶员都是专职驾驶员,从运力上来说也是特别强大的,所以这一块儿再消化滴滴私家车清退以后,10%到30%的订单量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所以,滴滴失去了私家车,其现有的出租车和对公车辆也能承接大部分订单,对滴滴的业务影响其实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出租车滴滴是不进行抽成的,如果出租车承接滴滴订单,对滴滴的利润影响是特别大的,所以滴滴失去了私家车还是可以运转,但是失去利润的支持,不知道滴滴还能运行多久。


d开车打车


滴滴初创阶段,是靠出租车使用运行的,可以说滴滴最该感恩的是出租车。

之后,私家车加入营运,出租车司机不干了,明显分割了出租车司机的蛋糕……

再后来,滴滴抽成增加,出租车师傅们开始"滴滴不死,天理难容"了。

据说明年要求双证才合法,很多私家车会退出,这样,出租车司机的春天又来了!师傅们的收入又多起来了,有拉不完的活……

滴滴不会死的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网约车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是大方向大趋势,滴滴更是行业最大,不可能轻易倒掉;二是不合规司机不会被彻底清除,因为滴滴有庞大用户基础和运力基础;三是即使要彻底清除不合规,也是一步步来,因为有大量的用户需求,出租车行业仍然是门槛最低的行业,看到出租车司机收入不错,会有更多的合规车加入。

所以,不但滴滴不死,通过整改不断完善,各方面趋于合理,还会越来越好!











落红化泥更护花


滴滴出行,一种网约车模式。今年1月,滴滴新规出台,私家车开始彻底清理,必须办理双证上岗,很多私家车主表示是不是新规就要赶走私家车。其实不是,滴滴平台上快车、专车、拼车还有取消的顺风车主要采用的就是私家车模式,如果滴滴没有了私家车,肯定会影响整体运营。

原因之一。滴滴平台是网约车平台,平台上主推的就是运用社会车辆开展业务。如果私家车没有了,未来维持运营不许大量买入专车来保持平台的活跃性。这个资金很大,除了车辆费用,还有保养费、人工费等等,这样肯定对滴滴不利。

原因之二。滴滴平台之所以在2012年成立初期,这种线上叫车的模式可以在全国迅速的疯狂的传播,是因为这种互利互助的模式得到了我们的认可,赶时间的人们可以拼车,有空闲时间的车主可以像出租车一样载人赚取车费。如果取消私家车,滴滴就变成了普通的出租车公司,自然无法留住这么多用户,也失去了优势。

原因之三。滴滴现在虽然不只有网约车这种产业,还开发了贷款、新业务公司等其他产业,但这些融资的来源都是基于投资方对滴滴平台私家车业务的产业链的重视,如果这条业务链断裂,势必影响滴滴运转,甚至发生破产也未可知。

原因之四。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滴滴一次性清扫所有的私家车,那么其他的公司必然乘胜追击,迅速的建立新的私家车运营模式,滴滴辛苦几年建立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作为一名滴滴用户,希望滴滴加强私家车的监管,不要只是纸上谈兵。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首先回答问题,会完蛋。

各位可能不知道,滴滴全靠着投资活着。还记得两年前疯狂的补贴大战嘛?到现在,滴滴还在努力爬坑呢。

滴滴的野心很大,现在仍然烧钱,世界各地烧钱。都在赌,赌滴滴能活到无人驾驶成熟。

对于滴滴来说,平台能为滴滴带来的最重要的衍生产品是数据。

首先,乘客下单,司机接单,从打车的类型刻画消费者消费结构,从行车路线记录数据,卖给地图公司。还有各种各样的广告。

但是,这一切衍生产品的获取都来自于足够大的样本数据。

先看一下现在滴滴的业务有哪些。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 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2月1日起,滴滴出行正式在上海取消加价功能。

2018年1月17日,滴滴宣布共享单车平台(滴滴出行App内标签为“单车”)将在北京、深圳上线,平台目前包括小蓝单车和ofo小黄车,其中小蓝单车免押金骑行。

滴滴专车2014年8月19日,滴滴专车在北京公测,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约租车群体。
滴滴快车2015年5月7日,滴滴快车在杭州上线 ,是一种优惠出行服务。
滴滴顺风车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定位于共享出行服务,定价比滴滴快车低。
2018年5月16日,滴滴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全部下线,车主每次接单前需进行人脸识别。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务时间超过22点的订单,在出发前会对合乘双方进行安全提示。
2018年8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滴滴代驾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宣布上线,采用“起步价+公里数”的计费方式 ,同时为司机提供“结伴返程”功能。
滴滴公交2016年6月1日,滴滴巴士战略升级,正式启用全新品牌“滴滴公交”,提供实时公交、包车、班车服务。
滴滴租车2016年8月,滴滴租车业务在上海测试运营,采取全程线上化服务及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
滴滴优享2017年2月28日,滴滴出行发布了滴滴优享,并率先在南京试运营。滴滴优享介于快车、专车服务之间,为乘客提供舒适度与经济化相平衡的标准化出行方案。

滴滴小巴滴滴小巴于2016年12月15日正式上线,该产品主要解决城市主干道之外的最后三公里出行需求,实现用户与公交站点及地铁站点的行程接驳,产品首期已在北京、成都部分区域开通。

好么,一旦没有了私家车直接一大半业务完蛋。投资者都得哭。

其实滴滴也有其他出路。滴滴14年的时候就有了布局,汽车租赁。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滴滴租新车2-3年,大概缴纳百分之四十新车的钱,在二手车市场2--3年的车最受欢迎,大概能卖到新车的百分之七八十。一套下来,如果没有私家车,维持滴滴的基本运营没有问题,只是会比较辛苦,并且被迫砍掉大部分业务。

事实上滴滴一直都在努力扩展国外市场。

2018年9月27日,滴滴日本在大阪举行发布会,宣布在当地上线出租车叫车服务。滴滴为日本服务新增了端内信息中日文字实时互译功能,方便使用中文的漫游用户与日本司机无障碍沟通交流,提高服务效率。滴滴在日本设有中日双语客服为大中华地区漫游用户提供当地支持。滴滴称还将陆续进入京都、福冈、东京等日本主要城市。

日本关西出租车协会会长古知爱一郎和十余家合作出租车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出租车公司第一交通产业。

进入2018年以来,滴滴不断推进其国际化战略。滴滴加紧国内安全整改的同时,也仍然在拓展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在大阪上线也标志着在2016年收购优步中国后,滴滴再一次在亚洲主要市场和优步展开竞争。

滴滴的野心很大,现在仍然烧钱,世界各地烧钱。都在赌,赌滴滴能活到无人驾驶成熟。


东土大唐一孤僧


自从出现了“安全危机”之后,滴滴的发展就一落千丈。有人说滴滴最擅长“卸磨杀驴”,最初是广大出租车支撑起滴滴的“天地”,可后来大批私家车加入进来,出租车的利益受到冲击,大批出租司机不再向滴滴客户提供服务。无奈滴滴只好增加提成受益,现在面对私家车“入局”的“门槛”日渐增多增高,私家车纷纷表示退出或观望态度,那么如果滴滴市区了私家车服务群体,还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吗?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兴到衰,再到重新洗牌的过程

现阶段不光是客运行业,就连淘宝小店也正在面临发展的“瓶颈”,一大批淘宝店家在退出淘宝,来回避高流量成本带来的负增长。相比七八年前火爆异常的淘宝,马云应该预知到了淘宝会面临今天的局面,才会在近几年大肆的收购实体产业。所以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兴到衰,再到重新洗牌重新制定规则,再到重回鼎盛。这已经是不变的商业发展轨迹。

若滴滴失去私家车庞大的服务群体,还是可以正常运转

滴滴成立之初完全依靠每座城市,庞大的出租车群体来支撑运营和崛起。只是日后私家车加入进来,分食了蛋糕抢了出租车的单,最终滴滴还是通过提升分成比例解决了这一现象,也就说现阶段滴滴的服务群体,主导的还是广大的出租车,另一方面滴滴还在各地发展了许多,符合当地政策并且合法备案的“对公车”,相比私家车这部分服务群体,能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服务。最终滴滴的服务群体形成:低端和常规客群分给出租车,中高端客群分给对公车。反倒成为最健康的发展组合。所以即使失去了私家车服务群体,滴滴还是可以正常运转的,当然客户群体需要时间适应,同时对于原私家车服务方滴滴也要拿出相应的补偿或安抚办法。

事实证明正是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的私家车,屡屡给滴滴带来“灭顶之灾”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家可能发现了,2018年连续几次的“滴滴命案”,都是发生在私家车服务方的。也正是他们给滴滴带来了“灭顶之灾”,所以痛定思痛“割掉”私家车服务群体,反而能使滴滴的服务品质和效率得到提升。对于服务品质和效果也能更好的监管。看似是在“割肉”,实则是在完成蜕变和重生。个人觉得滴滴摒弃私家车利大于弊,不过势必会砸了“滴滴专业户”的饭碗。

另一方面滴滴会多元化发展,例如转投别的产业寻求“多处开花”

去年十一月份,到广州出差,在机场时就收到行业友人的宴请通知:原滴滴元老之一的杨总,将涉足房车领域(小橘房车),所投资金中有一半来自滴滴打车的程维。这是不是说明日后的滴滴会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除了公共出行业务之外,滴滴会尝试寻求各种产业的发展,以达到多处开花利润最大化的战略构想。


栋哥曰


滴滴失去了私家车,运转起来会比较困难。

1、快车目前是滴滴最大的业务板块,而快车多为私家车。如果没有了私家车,滴滴的快车业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夸张一点来说,快车的订单可能会减少50%。因为没有人接单来啊,那么滴滴的用户也可能会流失。

2、私家车司机的接单动力最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滴滴的订单主要是私家车司机来贡献的。这部分司机之前可能是“黑车”司机,滴滴平台把他们收编了,并且进行了较为正规化的管理。如果这些司机不在了,那么滴滴平台的活跃度会下降很多。

3、私家车司机贡献了大量的现金流。截至到目前,滴滴公司还是亏损的,主要是依靠融资和现金流来生存。如果没有私家车司机贡献现金流,滴滴的日常运营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另外,现金流减少以后,滴滴的整体估值可能也会下降。


光荣与梦想1987


假如失去了私家车,滴滴也就失去了竞争力,早晚要完。

滴滴快车和滴滴专车的车是最多的,大家使用滴滴的原因也在于此,失去了这个业务,只有出租车可以叫,而出租车又没什么补贴,为什么要用这个平台呢?

其实网约车这个行业没有什么行业壁垒,就像摩拜ofo,送给烧钱烧得多,大家就用谁的,假如有一天BAT宣布进军网约车,依靠巨大数据支持的他们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王大锤不重名



滴滴这个企业是依靠出租车打开市场的,后期推出了专车,一看专车没有竞争力又推出快车,很多人把滴滴当做救世主,打破垄断的先行者,其实滴滴从头到尾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你们说的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这个从利用出租车到利用黑车营运等行为就可以看出来。滴滴一直考虑的问题就是我如何能融资,我如何能提高估值,我如何能处于垄断地位,我什么时候可能上市圈钱,根本就不是为了造福大家。滴滴如果离开黑车就毫无竞争力了,因为滴滴之所以能处于垄断地位,根本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起步价格比专车和出租车便宜,另一个就是有大量的黑车为它接单,这两个因素也是有关联的。之所以便宜就是因为黑车成本低,滴滴抽了30%营业额司机还能赚钱,如果都是有资质的车辆这个价格想赚钱很难,不赚钱就需要提价,提价就没有优势了,结果就是死。如果不提价司机不赚钱,没人接单还是死,这就是为什么滴滴不愿意合法经营的主要原因。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能不能请看图,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