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gdp名列前茅,但济青两大城市在全国并不是很突出,做大济青工程的话山东适合大城市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么,你是怎样看待的?

用户71638030126


山东的特点是均衡,山东全省16地市当中有15个全国百强市,数量全国第一。如果山东也像成都、武汉、郑州这些独大型省会那样,集全省之力去打造一座城市,济南青岛现在至少都是GDP十强城市了。山东的均衡发展可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均衡让山东多了底气,但也失去了黄金十年塑造一流强市的契机,看看济南的省会首位度就知道了。

每个省份在经济转型初期定位不同。比如广东当年的外贸开放程度非常高,电子科技和服装产业定位清晰,大力推动民营经济;浙江民营企业开放度高,信贷宽松度高,民企扶植力度大;江苏则是工业全覆盖+民营产业扶植。而山东则仅仅是农业和工业比重的改变而已。

上述江浙粤三省不仅仅经济格局定位清晰,而且共同点就是大力扶植民营产业,哪怕是作坊式经营都能够提供各种便利,所以这些省份一度出现众多的创业村。东莞中山这些90年代三四城市农村就已经遍地小洋楼,很多自家小二楼甚至装有电梯。其可见起步之早、创富之早比山东提前了至少十几年。

山东作为农业和工业大省,民营经济发展一直都是软肋。知道2010年之后才开始大举扶植小微企业,但此时,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奠定了各自的地位,电子、日化、服装鞋帽、互联网等民营主打产业早已经根深蒂固,此时山东发展这些已经不叫竞争,而是追逐。

2008年之前,山东GDP领先江苏多年,但是2005年互联网产业井喷期开始,江苏的轻加工、制造,甚至网商都开始飞速发展,江苏依靠民营企业的崛起一举反超山东,并逐年扩大差距。

当然,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崛起也是有其自身优势条件的,两个城市群是水脉丰富,沿江靠海的区域,而且长三角有上海、南京、杭州三个老牌强市,珠三角有香港、广州、深圳,这个影响范围和吸引力本身也不是济南青岛能抗衡的。

所以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产业结构不如人家丰富,现代经济起步比人家晚,民营经济起步比人家晚,而且没有选择舍小顾大,反倒是给予了中小城市更多机会,这让济南和青岛两大城市在和其他同级别城市竞争当中速度明显落后。

不过好在山东现在已经认清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转换思维。对济南、青岛两大城市加大发展力度、扩散发展思路,以点带面,以强带弱。通过巨无霸拉动周边共发展的方式未来会是山东发展的主旋律。济南合并莱芜是明智的一步,相信青岛接下来也会有大动作。济南在申报国家中心城市,而中日韩自贸区很可能落地青岛,如果能够成行,山东将迎来大发展,而青岛可能会率先成为题主所说的很突出的城市。


城市发展报告


关于山东城市发展模式,很多人会沾沾自喜,说山东城市是均衡发展,但是实际上,这不是均衡,而是中庸。

论区位优势,山东的地理位置绝佳,靠近日韩,面朝大海,有青岛、日照、威海、烟台等优良港口。论地形地貌,平原占总面积的55%,四季分明,农业条件优良。如此俱佳的条件,适合发展农业,也适合发展工业和贸易。事实也证明了,山东的经济一直都很不错,GDP连续几十年一直保持在前三的位置。

吃饱喝足,山东人比较喜欢稳定,过过小日子。

于此大不同的是南方地区,例如浙江,福建,山地多,平原少,福建的平原面积甚至只有10%,种地吃不上饭,被逼的上蹿下跳,漂洋过海,走街串巷做生意,反倒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这种闯劲也逼着他们找路子,所以能一直走在前沿产业,例如金融,互联网。

其实看全国,因为体制的原因,中国是适合走大城市驱动的发展模式的,靠投资来拉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看看这些年的成都,西安,武汉,一个个都成了明星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风头盖过济南青岛,山东城市在全国范围内似乎越来越没有存在感,自然就没有人才青睐。

山东,当然也需要靠大城市来驱动,目前来看,打造济青,打造优势产业,打出山东名片,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做好产业升级,山东或许能在万年老三的位置上再往前拱一拱。


山东味儿


我是山东人。

我来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剧相关信息表示,改革开放时候,有关领导人想把试点定位山东半岛和广东。

后来选择广东,为什么,稍后会解释。

山东有2点不适合。

1-距离日韩太近,2-受儒家思想困扰,思想封建

自古以来,山东不缺的就是忠臣,军官,唯独能做生意的和江浙,广东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选择了广东。

其次,近年来两姜耽误山东发展黄金期。

最后近年来,过来重视山东,山东也认识到与江浙沪广东的区别在改变和重视。

特别是青岛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被认同,加上山东领导人重视。

山东青岛未来10年内可以打造为中国一流城市。加上最近山东济南兼并莱芜,可以看出山东政府也想把济南打造为国内一流城市。

以济南和青岛为发展中心辐射全省。

山东经济马上开始腾飞。

欢迎各界商客来山东旅游,参观,投资。

谢谢大家,我可以为大家做向导。

我是山东人在苏州。

我会选择回山东,为山东经济建设出力。


不忘初衷76155441


确实,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GDP常年位居全国前三,2018年山东GDP为76469.7亿元。山东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全省17个省辖市中有15个进入全国GDP前100名。随着济南和莱芜的合并,山东就只有日照市的GDP没有进入全国一百名。但2018年日照的GDP也有2202亿元,与排名第100名的龙岩市差距不到200亿,未来也是有可能进入前100名的。

山东走均衡的发展模式,省内经济强市林立,但放眼全国,知名度其实都不高,像山东GDP老大青岛,在全国排名进不了前十,青岛也是山东唯一一个“新一线城市”。而省会济南,GDP虽然也比较高,但它的省会首位度却是全国最低的,而名气也比中西部的独大型省会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小得多。

其实放眼全国,中国还是更适合走大城市驱动发展模式,而经济大省,基本有两个大城市驱动。比如广东有广州和深圳、江苏有苏州和南京、浙江有杭州和宁波……省内两个经济中心驱动全省经济发展。

如今山东似乎也在向这个模式转型。山东的济南和莱芜合并,GDP已经达到8862亿元,新济南今年或者明年GDP就有可能跻身万亿俱乐部。山东在提高省会首位度,增加省会对全省的经济影响力。但就目前而言,山东青岛、济南双核与广东、江苏和浙江还是有差距的。山东当然是需要走大城市驱动发展模式的,打造济青双核,驱动全省经济发展,打出山东名片。


锦绣中源


今年上半年的各省成绩单发布,山东GDP还是同往年一样,排在全国第三位,次于广东和江苏省。

至于济南和青岛这两位龙头城市,其实说不上全国突出,但也说不上“不突出”——至少对青岛而言。因为青岛也是全国14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2017年的GDP达到1.1万亿元,与南京、长沙、武汉等城市都大差不离。而这些城市基本上属于我们日常所说的“二线城市”之列。如果说“一线城市”才算突出的话,那全国范围内要想再诞生一个深圳,确实挺难的。

至于大城市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武汉、郑州、成都等都算是吧?

比如,武汉一个城市的GDP就占去湖北全省的30%;郑州的GDP则占到河南全省的20%;成都则占到四川的37%!这几年,山东的临省安徽也是大省会战略,合肥的GDP占比高达26%。

相比之下,青岛GDP在山东的占比为15%,济南为10%,烟台也有10%。在有17个城市的山东省内,除去几个人口和面积均小的城市,其他都相对平均。

那么,大城市驱动适用于山东吗?应该说,是山东发展的一个目标。目前,放眼全球的城市发展战略,都是“大湾区”“城市带”,一个绝对的核心城市是必须的,其经济辐射能力是巨大的。

目前,青岛在胶东地区,济南在内陆地区,相对来讲均有一定的辐射能力,但都不够大,更别说在渤海湾地区或华东地区了。

为此,青岛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中心城市。最近的消息透露,济南也由打造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转向申报国家中心城市。虽说一个省份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由此可见,山东两座龙头城市确实也在积极落实大城市驱动战略。

要想带动周边城市发展,首先自己得足够强大。目前,济南正在打造“四个中心”,完善CBD、新东站片区,开拓先行区,提升省会首位度,这些都是提升自我能力的建设规划;青岛则通过招才引智,打造中国蓝谷、海洋高地,通过举办国际性重大会议,打造国际名城,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

期待山东的双子星会越来越亮。cp


齐鲁壹点


山东省是省强,市不强,济南青岛在全国的排位都不靠前,但是其他地级市都比较强,加起来山东就成了GDP大省。有说好的是均衡发展,有说差的没有发挥济南青岛的引擎作用。与郑州武汉成都合肥比较济南确实没有他们省会的作用大,但是他们是集全省之力建成的省会。青岛现在发展强于济南,但是引领作用也不够。现阶段可以提出建立双核,共同引领山东省前进,不要争谁是老大,优先发展谁,放开手脚各展所长,各自发展。青岛已经是计划单列,省里很难吸血也不愿意输血,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济南是省会可以合并周边做大,周边县市也盼望并入济南,这是一拍就成的。青岛也可以合纵连横扩大青岛,但不能只吃海岸线,把鲁北的贫困区甩出来。两核形成后再建第三核烟台,到那个时候山东就是省强市也强。


列假陈兵


这是个很正经的问题,有回答的价值!

山东乃至全国从计划经济走来几十年来,各省之间、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有的省会独大,有的相对均匀不突出,山东属于后者。

山东计划经济时期过分强调平均主义痕迹明显,城市之间不管禀赋怎样都被平衡了,青岛跟济南只有十几二十亿差别,都在千亿上下。省会比青岛占了不少光是肯定的,但仍低于青岛一点,说明青岛具有发展更快一些的潜力。

市场经济下,省级政府强力扶持省会的作用仍在,省级总部多集中于省会,这种情况下青岛还能领先一步并拉开了距离,说明青岛在计划单列和开放前沿的发展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山东在想搞平衡已然很难扭过市场,所以搞济青双核是唯一的选择!不可能丢下省会不管。山东这么大,双核也是很合理的方案,在这个前提下,山东许多资源投放理应集中于济青两地才对,但现实执行中并不是这样,山东有点偏向济青烟三核了。许多资源在日照烟台威海等多地分布,等于说一套做一套了。实际上青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胶东半岛的火车头。

山东这个隐晦的三核真正有希望参与全国竞争的只有青岛吧,济南能不继续落伍并稳坐老二就很不错,不能要求更高。

产业上只能以城市为单位来谈,青岛可发展的产业几乎没有限制,跟踪新兴产业的速度也较快,吸引投资也有优势,目前主要吃亏在非省会或直辖市地位,省级政府能挖到省会的应该都挖完了(包括过去的山东大学和后来的中国银行山东总部)。

半导体行业青岛有所动作,还没做强,这个很重要。


曾经沧海85707291


山东的经济从来不是大城市驱动的,看看今年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单,山东进五百强四家,除了排名最后的海尔集团在青岛,其余三家分别为:魏桥集团(滨州邹平)、山能集团(总部济南,但公司主要分布在全省六个地市)、兖矿集团(山东邹城),所以山东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省份,或者有长三江珠三角海峡西岸的政策扶持,或者靠大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的发展方式,相比于上述发展模式,山东的发展模式正可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用户名叫什么呢1029


我建议将泰安市划归济南市,虽然目前可能性不大,但我看3~5年就会有希望,毕竟做大做强济南,是我们山东省与全国其它省市竞争的需要;近年来,整个山东省在与其它省市竞争中逐渐被动,省会不够强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济南市、山东省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将泰山医学院并入在济南刚刚成立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才会有将地级市莱芜并入济南;想想看,将拥有泰山的泰安并入济南,并没有什么不可能!到那时,孕育中华伟大文明的黄河、五岳独尊的泰山,都是济南市的市内河、市内山,呵呵,其它什么郑州、合肥、武汉、成都等等,也只能呵呵了[捂脸][捂脸][捂脸]


智羽双全


关键济南保守,官本位太严重,争官保官是首要,河南郑州、合肥、成都,包括省内青岛各区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您追我赶,稍不留意就会掉队,市民都有危机感,济南不做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干劲还远不如烟台,潍坊,既使合并,再不争气,也会浪费全省的税收,拖累山东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