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 · 三山祖庙


粤东揭西 · 三山祖庙

粤东揭西 · 三山祖庙简介

肇迹于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明贶庙,又名三山祖庙,俗称大庙,在粤东揭西县河婆镇之西2公里的玉峰东麓。庙前有拱形石桥,石门内是大院,有正殿、后殿、斜殿,共有60尊神像,广东、福建、台湾三省及东南亚各国有几百座三山国王庙都源于此庙。八十年代以来,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资700多万元,将祖庙修葺一新。三山祖庙现正成为粤东地区的旅游胜地,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潮汕地区的游人香客前末观光瞻拜的络绎不绝,被汕头市旅游局定为重点旅游点。

唐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任潮州刺史时曾因淫雨求晴作《祭界石神文》,(据《明贶庙记》载:“界石即三山神显圣托灵之处”)并派官员前来祭祀。明《永乐大典》及清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潮州府志》、《揭阳县志》、《韩江见闻录》等文献皆有所载,并称“三山神肇迹于陏,显灵于唐,受封于宋”,足证它历史悠久是潮汕最为古老的庙寺之一,是世界所有三山国王庙的始祖。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三山国王是广东潮府本土神祇,是潮汕、梅州、惠州共信神灵,更是很多潮汕乡村里的“地头老爷”、“大老爷”。每年正二月潮汕的营老爷必定有三山国王,这些都是大多潮汕人共有的成长记忆。按资料介绍,其为明山、巾山、独山三山之神。最初是在隋朝甲子二月下旬五日,有神三人,出于巾山。自称昆季受命于天,分镇三山,托灵于玉峰之石,庙食于此地,前有古枫树,后有石穴,降神之日,枫树上上生满莲花绿白色,人者盈尺而肇迹。

至唐代开始显灵,即唐元和十四年,韩文公任潮州刺史,适逢久雨成涝灾危害庄稼人畜、众人祷告于三山国王而响答,不久天开始放晴,农田丰收。韩文公随命属官以少牢(少牢礼:羊、猪各一只)之礼致祭而祝以文曰:「淫雨既齐,蚕谷以成,织女耕男,街衙欣欣,是神之庥庇乎人也,敢不明受其赐。」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到宋太祖开基,为一统天下平息五代十国长期的纷争,更是矢志出兵,试图削平残存的南汉、吴越荆南、后蜀、南唐、北汉等六国,他的愿望虽然没有达成,至少已平定了四国,结束了唐代以来中原藩镇割据的局面。当他在位十一年时,在广东一带领有岭南四十七洲的南汉屡犯边陲,多次遣使劝逾无效,给北宋的安定带来莫大的威胁,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太祖命潘美率军剿讨,不出数日,连破诸城。翌年辛未,南汉君主刘张被迫至广州栅头附近,依峙山谷筑木栅困守。潘美献计火功,当时的潮州守侍监王某,为求得胜,乃向三山神祷告,果然风云大作,在风势助火势之下,刘鋹落败就擒,北宋领土自此扩及广东沿海。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宋太祖去世之后,太宗继承其遗志,首先是在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收服了领有闽海漳泉之地的吴越。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太宗御驾亲征,并以潘美为北都诏讨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三路夹击,北汉军在辽军援不继的情况下,宋军直围太原城,正在宋军于城下攻坚未克之时,忽见金甲神三人挥戈驰马前来肋攻,迫得北汉君主刘继元开城投降,终于消灭十国中最强劲也是最后一个王国北汉而完成其霸业。太原大捷,奠定了北宋的基础,凯旋之夕,忽见城上云端有「潮州三山神」旗帜出现,宋太宗乃诏封明山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曰「明贶」,力勒本郡增广庙宇,岁时合祭。这就是三山国庙又称明贶庙的由来。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广东揭阳:全世界三山国王文化的发祥地

又今人根据宋元史志及元代刘希孟所撰《明贶三山国王庙记》考证,在宋真宗时,由潮州前八贤许申向朝廷上报,而复加诏封广灵二字。故而,三山国王之庙宇又被称为明贶+广灵庙。不过,这一称呼不太接地气,所以传过一段时间而淡出,现仅少数村庙沿用。

普宁市南溪镇金滘村的地头老爷宫即如此,极少见。对了,提到三山国王,据闻有专家学者研究说,其为琉球群岛之国王在隋朝被军队连民俘虏带来潮州的?这听起来就尴尬了。外附:今人猜测配祀三山国王的舍人爷、指挥爷,舍人爷是北宋当时前来霖田都为三山国王宣降圣旨的朝廷官员,而指挥爷则是潮州前贤许申。(贶:潮州话读: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