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沿着宣化街蜿蜒走去,左右小巷纵横交错。穿过卓厝巷、南市巷、梅林巷,一幅古色古香的“梦里水乡”便会映入眼帘,这分明就是现实版的“小桥流水人家”。

榕江,有南北两河,而坐落在梦里水乡的南滘北滘便是连接南北两河的大动脉,南滘北滘上无数小桥浮卧而上,一条条船只仿佛还在书写揭阳人的“爱拼才会赢”精神。

南滘水乡

悠久的水井

榕城,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多处饮水古井。

梦里水乡,作为经济、生活的重要活动区域,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古老,而坐落在卓厝巷与南市巷之间这口井,便是历史的见证。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此井,是榕城古井群之一,相传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岁月的打磨,古井的石碑字迹已无法考证。

相传,自发掘以来,这口井便清泉不断,即使是大旱,也从未干涸,这便是水乡居民的饮水之源。抗日战争时期,古榕城居民怕日寇在榕江下毒,不敢饮用江水,这井便成为抗日时期榕城人民的生命之源。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奋斗不息的

南滘水乡,人才辈出。孙厝巷是孙氏家庙所在,现是孙乙纪念馆。孙乙是置县的县令,宋绍兴十年置揭阳县,县治榕城。而后代的“青狮精神”更是展现了揭阳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挖掘孙乙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文化名城灿烂的一页。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青狮展馆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纪念馆前的许愿古榕树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孙厝祠堂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通往“青狮”展馆的

古城水乡

水乡容貌

南滘于六十年代彭启安同志当榕城镇镇长时已修整,一式用石头铺设滘底,两边用石头垒好。剩有古“踏头”两处,一处是公用“踏头”,一处是私家“踏头”。南滘是“一河两街”,从南滘桥进滘,右边是南滘直街,连接史巷横街,再接洁水庙街。左边是滘墘街。滘墘街古树参天,植于1790年的芒果树在大东桥前面,大树撼天阅尽人间秋色。在古树旁边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杨氏家庙修缮一新。杨氏家庙是潮汕特有的“四点金”建筑,现存石雕和木雕,精细逼真,至今保存完好,从修葺一新的杨氏家庙中,可窥见当年的盛况。大东桥头有一座姑母宫,宫庙深邃,庙宇曾作为榕城环卫站办公地点,如今庙宇恢复原貌,香火旺盛。这片热土因水而生,风生水起,城市景观融入南滘水中,化为一个个美丽的传说,留给人间,印证了 “开窗借看邻家月,绕道常呼市上船”的诗句。可见古时的南滘,家家流水,户户绿榕,明窗净几,好一派休闲的流水人家。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久远,文化的厚重,民风的淳朴,建筑的古老,清澈的河水构成了南滘两街的人文景观。流水人家和着那川流不息的南滘水,生息与共。南滘水道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先民密集居住南滘“一河两街”,在南滘直街和史巷横街之间就有南市巷、卓厝巷、东桥巷、宝锡巷、昭桥池厝,火烧地直街、曲尺巷。南滘的滘墘街、敦仁里、水心亭、太和巷、张厝巷、孙厝巷、黄厝巷、许厝巷等,街巷阡陌,住满人家。居民依滘水而生活,悠闲的城市汇景图将成为榕城的独特印记。这些街巷的人家居住的建筑记载着榕城从宋代到现代的历史,是一幅留给后人活的地图。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卓厝巷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水乡

揭阳古城,梦里水乡

研究和挖掘、保护南滘两街的古民居将能掀开南滘昔日的盖头。岭南水城营造忱河人家,应该着重修复南滘,还南滘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