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泸州第一高楼现在还在,但是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解放前泸州第一高楼现在还在,但是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声明:图片自己拍的,文字自己写的,如果要转我欢迎,我也不要钱,至少注明出处谢谢我是江阳沽酒客,写作不易,给个赞和鼓励都是我的动力,如果愿意关注更好,呵呵我要求不高吧。

江阳沽酒客虽然是个八零后,但是对泸州得历史文化民俗一直乐此不疲,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岁数不算大,但是对传统得东西向来毫无免疫力。常常写自己业余时间收集来的泸州文化,虽然人微言轻,但是还有一部分读者,让我感到很欣慰,今天我想大家聊聊泸州解放前的第一高楼。虽然和现在的摩天大厦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但是,它的历史底蕴却是如今这些高楼大厦无法比拟的。

据说在很早以前,原来的老泸州城不在长沱两江汇合处,当时城内有一老太婆在屋门口抱着孙儿玩要,孙儿不自觉地用小手拍打了一下婆婆,婆婆开玩笑地说,你们看,孙孙打婆啊! 这时正好有一个地方官路过听到,未经询问原由,就赶紧上奏朝廷。朝庭认为,孙打婆还了得,民风不纯。下诏泸州“改州为县、换地建城”。后来才有了现在地处长沱两江汇合处的泸州城,而且在解放前叫泸县。

这个传说我一直觉得太脑洞大开,而且如果真的那真是对一向重视孝道的老泸州人误会颇深了。传说归传说,泸州两千多年的历史,确实经历了不少沧桑变迁。

解放前泸州第一高楼现在还在,但是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据泸州地方县志等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泸州内城墙,从东门口经大河街城垣到会津门,再从会津门经小河街城垣到大北门,再从大北门经枇杷沟到西门,再从西门经广场(原小校场)、营沟头到南门,再从南门经新马路(疑光门)到东门。而从内城墙到外城墙,要经南城乡飞跃村到龙透关,关门左右两侧伸向长沱两江的3.5公里城墙,就是外城墙。这就是老泸州城的城廓概貌。

后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区又从两条线向外延伸。一是在解放前,从南门口向外延伸发展,通过治平远路直达三岩脑渡口;再是在解放后,通过忠山围城公路,修建了泸州高中和白杨坪电厂。

那么泸州在解放前,川南民居风格的建筑为主,就算有楼房,也不是今天这座,基本两层就差不多。还是以院落平房为主。老泸州的城市街道,在抗日战争时期,绝大多数的临街铺面都是一楼一底,楼上住家楼下经商。

解放前泸州第一高楼现在还在,但是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1939年被日机多次轰炸,市民死伤四千多人,房屋被毁近万间,四处都是残墙断壁。抗战胜利后,市容恹复十分缓慢,大十字的“宝元泸”百货公司和大河街经营铁锅厂的“联一公司”,重建四层楼后,才出现了新楼,四层楼也是当时泸州的第一高楼。

这个联一大楼,如今依然在大河街,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很多人路过都不知道它的来历,如今成了川剧团体泸州河基地博物馆,但是江阳沽酒客这几年没有见过一次展示和演出,不知道为什么。

说的联一大楼,就不能不提”宝元泸“,更不能不提肖则可,这个当年川南商界的风云人物,这个人在民国时期可是川南巨贾,其产业甚至到了海外,宜宾人,在泸州做锅炉和百货公司发家,最后到重庆,据说现在的重庆百货,就是他创办的宝元通的前身。

解放前泸州第一高楼现在还在,但是你们知道在哪里吗?

肖先生是爱国实业家,在那个年代,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江阳沽酒客之前专门写了民国”宝元通“在泸州开的”宝元泸“的发展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老泸州人中,谁不知道“联一大楼”?这座位于泸州市大河街70号的高楼建筑,西式风格,民国时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川南百年工商业历程,具有丰富的人文记忆,是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大河街看看哦,感受一下当年的岁月情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