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近代區劃史】宜昌大反轉,由州升府 從被荊州管到反管荊州

【湖北近代區劃史】宜昌地位大反轉,由州升府 從被荊州管到反過來管荊州

湖北初治八府 彝陵州(宜昌)升府

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省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並沿用至今。

湖北省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

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1735年,荊州府彝陵州升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併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

至清末,湖北省共領武昌、漢陽、安陸、襄陽、鄖陽、德安、黃州、荊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荊門直隸州、鶴峰直隸廳共60縣、6散州、1散廳。

【湖北近代區劃史】宜昌大反轉,由州升府 從被荊州管到反管荊州

湖北近代史“裁撤九府” 道名三改

1912年1月裁撤武昌,漢陽,黃州,襄陽,安陸,鄖陽,宜昌,荊州,施南九府。

1913年,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置鄂東、鄂北、鄂西3道;潛江等六地區屬襄陽道。1914年,鄂東,鄂北,鄂西三道改名為江漢道,襄陽道,荊南道。1925年廢除道制,各縣遂劃歸於湖北省直管。

1921年8月裁撤荊南道,分置荊宜道和施鶴道。其中荊宜道,由原荊南道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監利、松滋、枝江、宜都、長陽、興山、巴東、五峰、秭歸13縣,以及襄陽道的荊門、當陽、遠安3縣合置,治宜昌縣;施鶴道,由原荊南道的恩施、宣恩、建始、利川、來鳳、咸豐、鶴峰7縣置,治恩施縣。

文獻整理發現,鄂西道先是更名為荊南道,後是主體分為荊宜道,宜昌也由原荊州府管轄區逐步升格為管轄原荊州府的存在,文史界專家學者稱為湖北近代區劃史上罕見的一幕。

民國的道約相當於現代的地區、地級市,宜昌從荊州府劃出單設一府,實現跨越式區劃大變革,從此與荊州府平級直至民初。史料記載,湖北在這一時期共置有三道,其中一道為鄂西,而道治(相當於地市府)駐在宜昌,今荊州屬地劃入道區。

【湖北近代區劃史】宜昌大反轉,由州升府 從被荊州管到反管荊州

文獻史料

1913年1月17日置荊宜施鶴道,旋改名鄂西道,觀察道駐江陵縣(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1914年5月23日荊宜施鶴道改設荊南道。道尹駐宜昌縣(今湖北省宜昌市)。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監利、松滋、枝江、宜都、長陽、興山、巴東、五峰、秭歸、恩施、宣恩、建始、利川、來鳳、咸豐、鶴峰20縣。

1921年8月,荊南道改名荊宜道,駐所仍舊駐紮宜昌,轄區縮小,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監利、松滋、枝江、宜都、長陽、興山、巴東、五峰、秭歸、荊門、當陽、遠安16縣廢。

1926年廢除道級行政區。

【湖北近代區劃史】宜昌大反轉,由州升府 從被荊州管到反管荊州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今宜荊荊城市群就是原荊宜道屬地

2003年9月,湖北省《關於加強城鎮建設工作的決定》指出, 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發展,形成強有力的群體效應,更好發揮其對省域西南部地域的輻射帶動作用 。

相關規劃要求,在新的鄂西南地區(此概念較以前有所擴大,除了原來的宜昌、恩施、神農架之外,還 擴 進了荊州、荊門)建設以宜昌為中心的城市圈

湖北省“十一五”規劃綱要還明確要求, 建設宜荊(州)荊(門)物流圈,形成輻射鄂西、連接渝東、湘西的區域物流中心 。

湖北省2010年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在堅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抓好武漢城市圈建設的同時,逐步形成宜荊荊( 宜昌、荊州、荊門)、 襄十隨( 襄樊、十堰、隨州)等新的城市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