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年後,我毅然選擇去讀博!如果不讀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工作2年後,我毅然選擇去讀博!如果不讀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資料圖

一、有時候實現不了夢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有一句俗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形容的就是有著軍旅之夢的熱血青年,如果去當兵了,在部隊的服役兩年甚至更長,因為這兩年脫離社會之外說不定你說以後會後悔;但是不會當兵,你會後悔一輩子。是的,我就是因為沒去當兵後悔了一輩子的那個人。本來計劃高中畢業去,結果沒考上軍校去了一所地方高校,本來計劃大學畢業就去,結果又考上研究生,計劃研究生畢業了去又錄取為了公務員(後辭職轉到國企)。總之,實現不了兒時的夢想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儘管你過得很好。

如果說參軍是第一件的話,那麼讀博就是第二件了。老實說讀研期間我是有過讀博的想法的,但是那是走進軍營似乎比讀博士更有吸引力,所以研究生畢業之時並沒有參與考博。工作之後,心裡總覺得第一件事我已經再也無法實現了(參軍有年齡限制和應屆生限制),但是第二件事我還是有機會實現的,正如《喜劇之王》裡的那句臺詞

“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考研、考博只要有這種想法,只要沒實現它在裡心理就會是揮之不去,無論你是20歲、30歲、40歲,只要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個想法就會在腦海裡浮現出來。

讀研的時候,我就知道博士肯定是要讀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是25歲學術性研究生畢業的,考博的時候已經工作一年多了,入學的時候距離研究生畢業已經兩年過了,滿了27歲一些本科直博的同學都已經畢業了。雖然是男生,但是也還是有點在意年齡的,畢竟“出名要趁早”。私下問一個朋友,我說我這會去讀3-4年讀出來都三十過了,他反問道,你不去三年之後你不也是三十嗎?說的也是,就這樣我去報名了。

工作2年後,我毅然選擇去讀博!如果不讀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二、厚積薄發才是硬道理

原來有一句話“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這句話現在已經過時了,由於國家經濟疲軟,碩士擴招,就業困難等諸多因素的疊加,現在博士報考人數猛增,尤其是985高校,在招生人數並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導致考博競爭是很激烈的。

現在985高校主流的都是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考生的現有水平,首先需要拿到進入考場的入場券。

申請考核制,一是要把自己的條件達到報考院校的招生要求,比如本碩學歷層次,外國語等級,論文發表要求,參與課題情況等等,比如論文發表水平,英語水平,獲獎證書這些後期的努力還是可以改變的。

二是相關資料的準備,比如各類的證書、論文的複印件,專家推薦信,還會有很多預計不到的各種材料,這些材料的準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三是科研計劃書和個人展示的材料,科研計劃書很重要,你的實力決定了你是否考上,你的科研計劃書決定了哪個導師會要你。因為到時會根據你的科研計劃書,來尋找哪個學生跟她的研究方向最為契合,後期還會涉及到調劑。還有個人陳述,PPT展示,考場的臨場發揮都是需要精心籌劃與準備的。

申請考試製模式也是有筆試考試的,也需要進行英語和專業課的複習,一般3個月是需要的。所以筆試科目複習加上申請材料的準備,3-5個月的準備期是必要的。只要準備的細緻周全,就會有條不紊,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工作2年後,我毅然選擇去讀博!如果不讀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三、好心態是制勝法寶

從校園離開到重新走入校園,我是整整沉澱了兩年,這兩年進體制出體制你會體會到人情冷暖,你會有一個更穩重的心態對待社會,你會拋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你也會逃不了的更世俗。朋友問我,你怎麼不碩博連讀,白白耗費了這兩年。我仔細想了下,這間隔的兩年其實一點也不白費,你如果是碩博連讀出來你進入社會前兩年依舊是焦頭爛額的,兩年時間還是可以打磨出一個穩重的心態。

考博和高考、考研一樣也是很需要一個穩定,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報考院校信息的收集,對於導師的聯繫,對於考試的把控,對於專業課的複習……都需要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規劃。比如對於自己的不足之處,就需要花上半年時間來充實和加強,對於導師的溝通,需要以一個社會人的角色去理解老師需要招一個怎麼樣的學生,你怎麼對待接下來的博士生活,怎麼對待之後的路。我想在職工作之後去考博對這些心理上的感悟跟學校畢業應該會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正是工作之後帶給人的改變。

考博和考研一樣,有的人輕而易舉,有的卻屢試不第,我認為一個核心的問題準確看待自己。很多學生只顧著自己埋頭去考試,卻沒有準確的認識自己,給自己做一個SWOT分析,認識自己的同時就是認識別人,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只有定位找到了才能做好匹配性選擇,比如報考院校的選擇,是C9,還是985,還是211,還是普通;報考導師的選擇,是大牛,還是中青年教師,還是海歸導師。報考城市的選擇,課題組,實驗室的研究重點,自己的研究興趣,個性特徵……,這些都是需要在充分的進行信息比對的情況下才能做好優化設計,經過了這些系統性的分析之後,我相信考上的概率會大增。

最後送上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話給大家: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