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不转型,会不会消失?

江山傲雪


数字化风暴席卷全球,更严监管、新客户行为、互联网模式攻击还在颠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来源/麦肯锡咨询公司作者曲向军、韩峰、石炜麟、王路、潘潇航

银行开展数字化创新转型势在必行

麦肯锡过去5年调研了全球近30家领先银行的数字化创新实践,提炼出银行开展数字化金融创新的“3+1”策略(见图1)。策略1,利用新技术手段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以此进入新细分市场或进一步提升现有市场的渗透率;策略2,以客户为中心,开展核心业务的端到端数字化流程改造,优化客户体验,降本提效;策略3,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及风险投资机会,利用战略合作与风投企业合作的机会,投资关键技术手段,将其应用到银行的场景和平台上,以渗透周边市场、进入新市场,甚至颠覆现有市场并创造新需求。与此同时,银行还要着眼于打造包括双速IT、大数据和高级分析能力、敏捷组织和创新文化在内的一整套基础能力,以支撑上述三大策略。(见图1)

策略1:建设全新商业模式

通过直销银行开拓新客群与新市场

直销银行能够成为传统银行抢占新市场的利器,但国内很多银行推出的直销银行同质化高,客户粘性差,往往成为“鸡肋”产品。成功的直销银行需要具备以下要素:

  • 差异化品牌经验与营销手段

  • 线上、线下联动经营客群

  • 切入生态圈平台,场景化、规模化获客

  • 尽早切入资产类盈利产品

  • 应用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精准营销和风控

  • 保持运营独立性

  • 敏捷、持续迭代运营

例如,某国际领先银行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打造直销银行,布局新的客群市场。其推出了面向下一代消费者的全新零售银行品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客制化智能投顾服务,将自身营收多样化,扩大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以外的中产消费者客源。

建设生态圈银行,全方位打造场景金融

打造或嵌入生态圈对银行具有战略价值。银行的服务正在“隐形化”,通过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粘性,提升客户体验,提高钱包份额。

某澳洲银行在房地产领域成功打造生态圈,整合房产交易过程和金融服务,打通产业链。其通过自建的网上银行和App,提供分步购房的专业服务,包括价格比较和交易的地区分布信息等,促成交易达成。这些创新的举措整合大量房源客户信息,撼动了原有买房价值链。

生态圈战略能为银行带来海量的用户数据,帮助银行触达更多客户,完成更精准的用户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经营风险。我们预测该战略的成功制定以及全面实施有望帮助银行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2到5个点。此外,由于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估值普遍较高、银行业估值普遍较低,银行向生态圈战略进军也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对它们的估值。

策略2:以客户为中心的现有业务数字化转型

领先银行CEO已经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对客户旅程的评估,试图以客户的视角重新定义业务流程,率先将改善客户体验列为战略重点,通过数字化流程改造提升体验、降本增效。

重塑端到端客户旅程

银行正在从“产品驱动”转向“客户驱动”:从客户视角出发,重新梳理和定义核心客户旅程,并持续推动敏捷、快速、端到端的数字化流程再造。数据研究表明,银行只要聚焦20-30 个核心客户旅程改造,就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覆盖40%-50% 的成本),并显著提升客户体验(覆盖80%-90% 的客户活动)。2014 年,某全球领先银行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改造项目,先后完成了近30 个客户旅程数字化改造项目,推动银行总体成本降低约20%。

数字化、场景化产品创新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开发具有独特的“场景化创新”、“快速上线”、“小步迭代”等特点,从产品创意到上线的周期极短。领先银行正积极适应并追赶这种短平快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模式,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借鉴互联网产品开发思路,快速上线产品原型,并基于客户反馈持续优化迭代。以某澳洲银行为例,在数字化产品开发上,运用创新车库模式加速产品创意的孵化,邀请客户参与设计过程,产品从创意到原型上线只需十几周时间。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借力金融科技技术快速实现数字化产品创新。例如,某美国领先银行通过与某大数据贷款服务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完全数字化的小微企业贷款流程,点几下鼠标,几乎就可实时进行贷款审批,并可在24小时内发放资金。该银行一跃成为美国第三大中小企业贷款机构。

全渠道体验

银行与客户的接触渠道日益多样化,客户线上线下海量信息零散割裂在各个渠道,信息和体验不一致成为一大痛点。打通数据和信息在各个渠道的无缝交互,不仅能为客户创造完美的服务体验,且能利用高级数据分析进行深度数据挖掘,还能帮助银行显著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做大客户的钱包份额,提升跨渠道的协同效应。包括荷兰ING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在内的国际领先银行都在积极打造全渠道银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某国际领先银行可以将一个客户在网点开户储蓄的信息与移动端浏览基金产品的频次和时间联系起来,识别出该客户的理财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其推送基金产品,增强客户粘性,将其培养为主办客户。主办客户的交叉销售成功比例更高,其使用的平均产品数量比非主办客户高出60%。

策略3: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及全新风险投资机会

麦肯锡对全球百家领先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约有三分之一的银行采用风投或者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花旗银行(Citibank)、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等领先银行均密切关注金融科技投资领域,意图通过外延并购深入金融科技平台,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技术,从而应用到相应的业务平台上,转化为生产力,加速技术成熟,捕捉投资效益。(见图2)


财资一家


我认为银行不转型的话,很可能过一段时间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支付的普及。像支付宝,微信,快钱 等,他们越来越和我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些支付方式都在蚕食着银行生存空间,他们的目标是消灭现金。没有了现金,也就没有了传统银行存在的必要了。

首先要从银行的诞生说起,中国古代是以钱庄,这是古代中国银行的前身。现在银行的事同西方引进,随着贸易增加,传统的金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贸易的需要,每天需要大量的金钱,进行交易,有一些在发现金,我经营非常不方便,纸币和一现在的银行就这样产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功能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方便 。再加上信用体系的建立,传统的银行作用越来越小,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没有把钱存进银行。银行的储蓄业务,越来越少,随着储蓄业务的减少,银行的资本成本不断提高,那么他们的贷款业务必将受到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差,其他各项功能也会资本成本增带来来的影响。银行在想躺着赚钱,越来越难了 。

传统银行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普及,盈利能力越来越差 ,那么如果他们不转型的话。银行的待遇也会下降,最高待遇的下降,将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离开传统的银行。

移动支付的资金成本远远小于银行,他们的运作成本也比银行低,他们的竞争力不断变强。当传统的银行盈利能力变差时,运作成本变高时,他们再不转型,就算有央行的支持,也终将有一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江山傲雪


感谢题主。

本人在银行工作多年,了解一些,对此题看法如下:

1.银行永远不可能消失

银行的职能不仅仅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存取款服务,还包括贷款投放、商户服务、代发工资以及更加重要的国家货币政策的落地。

2.但会以另外的面孔、另外的方式展现出来

由于金融科技、网络技术、大数据应用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确实对传统银行提出了挑战,但这只会让银行不断变革、创新,持续提高服务能力。随着技术的应用,服务的方式肯定会改变,但银行不会消失。

3.移动支付再怎么发达,根还是在银行

移动支付只是提供了一种支付的方式,以前你拿现金,现在拿手机。但你支付时你的钱来源于哪里,还是来源于银行账户,来源于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所以,银行不可能消失。除非,数字货币法定化了。

你的关注和点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安慰,希望能帮到你


金融街新视角


目前,银行正处于改革的大潮之中,虽然很多的制度,部门改革,业务条线等银行内部的变革大家看不出来,但我们可以看看,上一年四大行分别跟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大鳄合作,所以不难看出,高姿态的银行都在积极寻求出路,往日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积极拥抱社会新潮流,锐意改革才是银行长久发展的新思路。

我们再来说说,如果银行不转型会怎样,首先,服务硬软件就会跟别的银行拉开差距,失去了客户基础的银行只能在风雨中飘摇了吧。其次,国家允许银行破产了,生物法则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在各个资产大行的夹缝中生存已经很不容易了,再不跟上时代的步伐,离跟这个金融街届说拜拜的日子就不远了。最后,银行只存在不断的破产重组兼并,永远不可能消失,为什么呢,银行是国家的支柱,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可以促进国家有序发展,少了它,在培育其他机构?不太容易。

好了,就说这些,希望有所帮助~


凝安宁


其实我也是一个银行人,但是我敢肯定,银行不转型肯定会消失。其实我们从历史里面去寻找答案,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钱庄如果没有顺应历史进行转型,就被历史无情的消灭了。



从明朝钱庄诞生起来,各项业务蒸蒸日上,但是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清廷内忧外患,财政困难,而大部分钱庄依旧投机倒把,没能顺应当时时代的潮流,大量倒闭,而有一些钱庄积极转型成洋行,被当时的外资银行所扶持,学习了当时西方的现代银行经验,最终转型成真正的银行,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当今的银行也面临着转型之殇,面对支付宝微信和各种P2P的冲击,如果传统的商业银行不能向投资银行智能银行成功转型,不能为储户创造最方便快捷服务和为他们带来资产增值的话,那么就算是垄断行业,银行依旧被历史所无情的抛弃。事实上,澳洲刚刚宣布银行裁员两万人,而在国内,近五个月消失了八百多个银行网点!


经济史小达人


只要有经济活动就离不开银行,国家的金融安全靠微信支付宝吗?企业间的往来都需要银行!


盛唐遗风啊


银行永远不会消失,你会消失


七只小公羊


十几二十年内那是肯定不会的,就算网银再发发达,但是前提还得先把钱存入银行。还有很多人没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使用网银,还有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不会使用网银,也有一些人不愿意使用网银。别说网银太方便了,那些专门在网络上赚钱的不法分子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把全部存款放在网银上,相信很多人都会睡不好觉。相信一般人都是放少数钱在网银上,真正存钱的卡不会用开通网银的卡。


海丰暖男哥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我认为它会消亡,生产力改变一切,银行不是从古就有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行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它也会消失,成为历史,这是它的宿命。

更不用说现在的科技发展这么迅速,今年也看不到明年的趋势,瞬息万变,到了该银行淘汰的时候,就会消失……,早晚的事


易烊千玺红海猖狂


若银行转型,中华民族腾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