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3月8日,農曆“二月二”,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標誌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釣友們此刻也是“釣心”欲動,大有“一年釣魚在於春”的勢頭。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釣好魚,就要選擇一款合適的釣竿,小編今天就說說選擇釣竿時的四個誤區。

誤區1:釣竿越硬越好

一些釣友覺得硬竿是好釣竿的唯一標準,軟竿似乎已經快被淘汰了,這明顯是一個誤區。一味的強調硬竿是錯誤的,如果遇到大魚,硬竿不但沒有什麼優勢,而且還有可能斷線斷竿。其實軟竿和硬竿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

軟竿更適合溜大魚,可以科學合理地化解魚的衝擊力,而且更護線;而硬竿回魚快,更適合需要打頻率的綜合魚情。

客觀的講,目前硬竿更為暢銷,這可能與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人們做事講究高效率有關,釣魚自然也就喜歡用回魚快的竿子,以便快速解決戰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快和穩是不能兼得的,回魚快勢必會增加跑魚的風險。如果是野釣,難得會遇到一條大魚,所以建議釣友們不要使用太硬的釣竿,以免跑魚留下遺憾。此外,不是所有的釣魚人都看重漁獲的,有的釣友更看重享受遛魚的過程,那麼選硬竿就不如選軟竿合適了。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2:釣竿越輕越好

先介紹一點常識:一般情況下,釣竿的重心所處全竿四分之一左右的位置,重心靠後,竿稍輕,空竿時手感好;反之重心靠前,竿梢重,空竿時手感不好。

但要注意的是考量一根釣竿好壞,我們不能僅僅考慮其空竿時的手感,還要考慮到其中魚後的效果。竿梢輕的釣竿,釣小魚打頻率會很舒服,但是如果用於釣大魚遛魚,可能就不如竿梢重的釣竿協調了,竿梢重的釣竿更適合遛大魚。

另外市面上的一些竿梢輕的釣竿可能有貓膩,商家為了追求手感,會把前面的竿節可以做的很輕,和後面的竿節很不協調。這樣雖然竿梢輕,手感好了,但是釣竿的韌度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時間久了很容易發生斷竿的情況。還有的商家會在手把上“附加重量”,讓手把節變重。這樣一來初上手時的手感的確是變好了,可使用時間長了手會疼,整體的舒適度並沒有得到改善。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3:釣竿越細越好

現在的釣友都喜歡使用細的釣竿。不過在使用相同的釣竿製作材料下,把竿體做得越輕細,釣竿的彈性和腰力就會打折扣,有可能成為所謂的“麵條竿”,用來釣魚的效果非常不好。

所以在選擇釣竿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的認為細就好。如果看中了一款細的釣竿,要搞清楚是什麼原因使得釣竿又輕又細的,如果是使用了高端製作材料使得釣竿變得輕細,那可以接受;如果是通過犧牲釣竿性能的方式讓釣竿變輕細的,那就不可取。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4:碳布噸位越大越好

製作釣竿的碳布是由碳絲編織而成,所謂T位即每平米碳絲的數量,如36T即每平米有3600根碳絲組成,依此類推。按業內的觀點,普通碳布一般為20T-30T;HVF則為30T-40T,SVF為40T-60T。噸位越高,碳纖維質量越好,強度越硬、質量越輕,製作出來的釣竿相對也就越輕,但T位數每上升一個等級,原材料價格可能就要上升一倍。

做釣竿不是T位數越高越好,有的釣竿標示是55T,並不是整個釣竿都是55T做的,釣竿的調性實際上是用不同模量的碳布調出來的。

釣竿的含碳量越高,也就越“脆”,越容易折斷。一般來說,有嫻熟手法和技術的釣友才能夠駕馭高碳竿,對於垂釣水平一般的釣友來說,價格昂貴的高碳竿並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您的技術和手法一般,建議選擇含碳量低些的中檔釣竿,雖然重量稍高一點兒,但是結實耐操,而且性價比高。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這篇文章能否給你帶來一絲幫助,由於篇幅問題,這篇文章裡也還未能講出所有的誤區,如今釣具市場風雲莫測,大家在購買時候多琢磨琢磨,在權衡價格和性能的同時也要根據自己使用的釣法來選擇。畢竟好竿千萬支,適合自己第1支。

評論功能已開通,歡迎評論留言,關注【龍王恨漁具】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釣友之窗】選擇釣竿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評論功能已開通,歡迎評論留言,關注【龍王恨漁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