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過於自負,74師主動受圍,否則以其火力和突擊能力很難被圍

1946年3月,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黨第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全師3萬餘人,全副美械裝備。

張靈甫過於自負,74師主動受圍,否則以其火力和突擊能力很難被圍

74師武器精良火力強勁

全師裝備計有12門105毫米榴彈炮(卡車牽引)、36門75毫米山炮(吉普車牽引)、108門105毫米迫擊炮(騾馬牽引)、108門81毫米迫擊炮(騾馬牽引)、108門37毫米戰防炮(吉普車牽引)、486門60毫米迫擊炮。

除了這些重武器以外,74師還裝備255具火焰噴射器、324具M1“巴祖卡”火箭筒、324挺7.62毫米勃郎寧M1917水冷式重機槍、1080挺7.62毫米1918A2輕機槍、2400支9毫米美製M1湯姆森衝鋒槍和加拿大卡賓槍、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槍,軍官配9毫米勃朗寧M1911A1手槍。無線電報話機配備到連一級,共有機動車約300輛、騾馬上千匹。

張靈甫過於自負,74師主動受圍,否則以其火力和突擊能力很難被圍

先佔淮陰,再奪淮安

淮陰是蘇皖解放區首府,是解放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言放棄的要地。內戰爆發後,整編七十四師作為主力中的主力負責主攻淮陰。

當時華東解放軍主力有陳毅指揮的山東野戰軍7萬餘人和粟裕指揮的華中野戰軍11萬餘人。張靈甫親臨一線督戰,巧攻加硬攻,佔領淮陰。然後繼續南進攻佔淮安,國軍基本控制兩準,華野主力只得北撤山東,華東局勢日趨嚴重。張靈甫為此獲三等雲麾勳章,名聲大振。

張靈甫過於自負,74師主動受圍,否則以其火力和突擊能力很難被圍

攻克漣水,佔領蘇北

張靈甫率領74師攻佔兩淮後,稍加休整,於10月開始進攻漣水、益林地區。粟裕在漣水外圍集中了第1、6師,9、10、11縱隊共23個團的兵力,另以第5旅防守漣水城。此役雙方打成平局,74師傷亡9000餘人,解放軍傷亡6000人以上,10縱司令謝祥軍也在戰鬥中陣亡,這是華東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陣亡的職務最高的將領。

12月,整編74師捲土重來,二戰漣水,不僅成功佔領漣水,還重創華東野戰軍主力之一——王必成第6師,王必成差點被陳毅撤職。由於兩淮、漣水接連失利,蘇皖解放區絕大部分地區被國軍佔領,華中野戰軍主力不得不北撤山東。

張靈甫過於自負,74師主動受圍,否則以其火力和突擊能力很難被圍

過於自負,主動受圍被殲

但進入山東的華中野戰軍與陳毅所部匯合後,實力迅速得到恢復,並在隨後的孟良崮戰役中,一舉包圍了孤軍冒進的張靈甫及他率領的74師。實際上,憑74帥的戰鬥力,如果內外合擊,突圍應不成問題,即使做不到全身而退,大部分主力還是可以保存下來的。

但是身為師長的張靈甫對自己的作戰經驗和部隊戰鬥過於自負,認為74師佔據著制高點,享有地利之優,加上戰力、裝備超強,附近又有兵力雄厚的外圍部隊。於是決定“將計就計”,主動上山讓解放軍來包圍自己,妄圖“中心開花”,一舉消滅山東解放軍主力。

不過,令張靈甫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周邊那麼多友軍竟然全都靠不住,或者壓根就沒有打算救援自己,眼睜睜看著自己的3萬精銳損失殆盡,自己也落個身死孟良崮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