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1952年冬,志願軍15軍和12軍與以美7師為首的敵人,在上甘嶺大戰一個多月,震驚中外。後來的戰史一般把11月25日,作為上甘嶺戰役的結束之日。

事實上,雙方在上甘嶺的戰鬥並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一個陣地戰對峙階段。

此後,15軍一直在上甘嶺。

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直到1953年1月,志願軍總部才派遣了另外一個軍接替他們,15軍和12軍部隊才完全撤出了上甘嶺。

這個軍就是24軍。

24軍是於1952年9月入朝的。他們本來在朝鮮東海岸的元山港負責抗擊登陸美軍,於1952年12月30日奉命由元山地區開赴中線,經過七天七夜的長途行軍,全軍到達上甘嶺地區,接替15軍和12軍的防務。

他們正面守敵已經不是美7師,變更為了美3師、獨立第5團、比利時營、希臘營、盧森堡排及南朝鮮軍9師和首都師等五個國家部隊。其中,美3師為美軍“四大主力”之一,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參加過第五次戰役,這次是經過在越南整補後,才返回朝鮮的。

經過幾個月的激戰和對峙,敵我雙方均在上甘嶺構築了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工事。

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由於緩衝區小,24軍接防才8小時,就被美軍發覺了。美3師以為志願軍要發動新的攻勢,企圖乘24軍立足未穩,打個措手不及,立即以飛機、大炮轟擊第74師最前沿的215團陣地,接著集中兵力發起了進攻,首攻537.7高地北山6號陣地,一日內發動8次攻擊。

215團只有一個連——1連——防守。團長趙克顯親臨1號陣地,說:“兄弟部隊能守住,我們也能守住,要人在陣地在。”

經過激戰,美軍丟下100餘具屍體敗了回去。

次日早晨,美軍又以兩個連兵力,分兩路進犯6號陣地,又被1連擊退。美軍師長惱羞成怒,在一週之內,向1連陣地和縱深陣地發射2萬餘發炮彈,上甘嶺陣地上再一次一片火海。但是,24軍早有準備,依託坑道,巋然屹立在陣地,並且取得殲敵250餘人的勝利。

這樣,雙方才又轉入陣地對峙。

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在對峙中,美3師的381東北無名高地與24軍74師西方山陣地對峙,是美3師伸向志願軍前沿陣地的一個重要支撐點,由美軍15團6連防守,距74師221團2營防守的37號陣地只有200米,威脅極大。於是,221團決定拔掉它。

4月3日夜,連長李運綵帶領一個連,在炮火掩護下,強襲381陣地。他們原來判斷守敵是一個排,可是在戰鬥中發現敵是一個加強連。李運彩連長下令一個火力組吸引美軍,其他分隊向敵縱深猛攻,全殲守敵一個加強連140餘人後,然後迅速撤回。

4月24日深夜,221團第二次強打381無名高地。7連兩個加強排只花了25分鐘,便攻佔了敵陣地,殲守敵大部——美3師15團5連120餘人,隨即撤回。

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5月,志願軍總部決定24軍在上甘嶺地區參加夏季反擊戰。軍長皮定均已調任第10兵團副司令員,他請求參加最後這一仗,獲得了批准。

為了給夏季反擊戰做好進攻作戰的準備,5月26日,221團先組織8連2排攻佔了位於緩衝區的411.9高地。

此舉嚴重威脅美3師的主陣地。

第三日,美軍組織兩個排到一個營的兵力連續同8連爭奪該高地。雙方激戰16天,8連擊退美軍15次進攻。6月14日,7連加入戰鬥,與8連一起擊退美3師一個營,守住了陣地。

這一次戰鬥,殲敵600餘人。

皮定均把24軍夏季反擊戰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確定為重點打擊美3師。其中,以70師和74師為主,對美軍諸要點實施進攻,以72師打南朝鮮軍,進行配合。

6月10日夜,戰役全線發起。

15軍撤下後,這個軍上了上甘嶺,對戰美軍四大主力之一!非12軍

在74師方向,22l團第三次攻打381東北無名高地。6個連先後在381東北無名高地戰鬥5晝夜,殲滅美3師10多個連隊1800餘人。15日,主動撤出戰鬥。中美的傷亡比為1比3。美3師上下哀嘆:“無名高地簡直是一塊墳地。”

在70師方向,5個連隊參戰,殲敵2600餘人。

全軍第一階段作戰,歷時五天,總共殲滅美軍2600餘人、南朝鮮軍3262人,奪取5個前沿陣地。

隨後發起第二階段戰鬥,全軍殲滅美軍270餘人、南朝鮮軍3000餘人,佔領3個要點。

在夏季反擊戰結束後,24軍又參加了金城反擊戰。金城反擊戰迫使美軍簽訂了停戰協定。1953年8月8日,24軍將上甘嶺陣地交由16軍接防,開赴西線,參加海岸防禦。

當年攻進國民黨張靈甫指揮部的24軍,又成為了一支令美3師膽怯畏懼的王牌。(來源:搜狐歷史-陳冠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