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國軍雖多,在正面戰場上亦多次和日本人進行殊死抵抗,然而一個番號從頭打到尾,並且越戰越勇,功勞卓著,聲名遠播的唯有第七十四軍。

美國人也比較看好七十四軍,美軍顧問團曾經這樣讚譽過七十四軍“國軍只有七十四軍能打”。

整編七十四師的前身抗日鐵軍七十四軍

七十四軍事在淞滬會戰的戰場上組建的由已經投入戰鬥的第51師和58師組成,兩個師都是國軍中的餃餃者,因此這個搭配可以說是強強聯手,就是要打造一支尖刀部隊,同日本進行血戰。

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抗日鐵軍七十四軍

58師是老蔣的心腹俞濟時組建的,儘管當時國軍的主力是德械師,但是在抗戰初期德械師基本就幹報廢了,老蔣能夠仰仗的部隊,更多的是58師這樣的部隊。

58師屬於齊裝滿編的主力師,下轄兩旅四個團,全師總人數在一萬一千多人,武器方面配備得也可以,重機槍54挺,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各種炮46門,在當時來說,這種配置這種編制,比得上很多雜牌的一個軍。

51師相比之下能遜色一點,其前身是劉峙的侄子劉夷在南昌組建的補充一旅,有地方軍閥的背景,但是這隻部隊1933年交給王耀武后就屢立戰功,尤其是在1934年江西剿匪的過程中,補一旅基本全殲紅十軍團,使其以雜牌軍的身份晉升為國軍中的正規野戰軍,1936年51師經過調整再加上陝西一個保安團,也成為兩旅四團制。

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前排左2是王耀武,中間是俞濟時

七十四軍組建初期由老蔣的心腹俞濟時擔任軍長,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等戰役,但是由於和薛嶽的關係不太好,在長沙會戰的時候經常不聽從薛嶽的安排,最後被老蔣又調回身邊了。

打出來的七十四軍

俞濟時被調走後,由王耀武擔任軍長,王耀武雖然是黃埔三期畢業,但是一直有三李不如一王,三個黃埔一期的國軍將領(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不如一個三期的王耀武,因為都是山東人,所以才有這個比較。

王耀武是農民出身,沒有什麼背景,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因此,七十四軍在王耀武的帶領下也敢於打硬仗,率部七十四軍多次與日軍發生激烈對抗,國軍五大主力,十八軍是寵出來的,第五軍是練出來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是裝備出來的,唯有七十四軍是打出來的。

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七十四軍靈魂人物

算上俞濟時任軍長時,七十四軍在抗日戰場上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是國民黨當中為數不多的全部參與正面抗戰戰場的部隊之一。

很多人都認為七十四軍是在張靈甫手下打出來的,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七十四軍抗戰中的成績大部分都是王耀武打出來的,抗戰中張靈甫的主要職務是團長到師長,張靈甫是七十四軍的第四任軍長,是在1946年4月才升任的,隨後七十四軍被改編為整編七十四師。

整編七十四師後實力更為增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七十四軍被空運到南京受降,並且擔任南京守備,因此被稱為老蔣的御林軍。

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日本投降簽字

抗戰獲得成功,內戰卻一觸即發,為了向對手展示和平的願景,在重慶談判後,向美國表示國民黨精兵簡政的方針,更是為了獲得美國的援助,老蔣著手對軍隊進行改編,比如將戰區改成綏靖區等,對於軍隊,表面進行縮編,實際更是參照美軍進行整合。

老蔣的計劃是將全國的軍隊整編為90個師,但是由於內戰全面爆發,老蔣也只整編了58個師。

整編是實際上就是將原來的軍壓縮為加強師,番號降了,編制為降,反而配備美式裝備,增加兵力,整編師基本等同於原來的軍。

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七十四軍系統

七十四軍改編為整編74師後,滿編的話全師三萬多人,全副美式裝備,火力裝備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種火炮306門,火箭筒36具,火焰噴射器54具,重機槍108挺,輕機槍1080挺,衝鋒槍2400支,步槍4800支。

就連無線電都配備到連,想想亮劍中,八路軍的獨立團都沒有無線電,就可以看出當時七十四軍有多硬了。

遺憾的是,儘管有如此裝備,在解放戰爭中卻是第一個被全殲的五大主力,連三大戰役都沒趕上,這支在抗戰戰場上組建的軍隊,隨著抗戰結束亦完成了歷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