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世者:带你揭开“真心自性”的世界,其乐无穷

有人问:“什么叫做真心自性”

答曰:“真心自性即真心自性”


有人说:这是“真心自性”。

觉世者:带你揭开“真心自性”的世界,其乐无穷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世间万物错综复杂,都存在不易之本性,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同样有着不易之本性,也叫真心自性。人的思维和行为要完全合于大道,合于自然,也必须回归本根,回归真心。芸芸众生多姿多彩,哪个不依赖他们自己的根本而活。而回归生命本根的唯一方法是求静,静到极点才能回归到生命的本来状态。宇宙之中每一个生命,皆依赖它自己的根本而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草被锄掉会很快又长出来?因为它的根还在。草木无根,无法活命。人也有根,人如果失去了根本,同样也无法活命。怎样才能“归根”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求静。“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能够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一句话,谈的是“复命”,并非是指“真心自性”。

复命者,复归于命也,复命这个词,是在说回归本源的道理。那什么是命呢?如何复命呢?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命。命者,命也。也就是说命就是命。我们有说“生命”,是生之命。我们有说“命令”,乃是命之令。细细品味,读者可以体会命的意思与含义。

我们有一个词叫“命定”,如果强言解释“定”,只能说它很像“定”的意思。像在哪里啊,因为“命”是“定”啊。所以这里要引入一个词,“本源”。

大家都知道本源即是本源,本来的源头。同于“无中生有”的道理,本来的源头是“无”,这大概是儒家的解释,道家曰道,佛家曰空,大抵一个意思。本源是没有属性的、全面的,而谈到命的时候,已经有分别了,正如大家知道的,我们每个人的命是不同的。这是“命”与“本源”的区别。

命和本源都是源头方面的词语,但命是本源的一面,正如生命中每个人展现的一面是不同的。

有人说:“命是‘静’的吗?”

这是个误区,命不谈静,本源也不谈。命和本源有它各自的东西,是我们在创立“命”这个字和本源这个词时已经赋予他们的含义。我们举出这个误区作为例子,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命既不是静,也不和静有半点关联。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在解释时应该这样看待:

第一步看到“归根”,然后看到“曰””静”,最后看“是谓复命”。归根这个过程,曰,静(这个静有几重意思,有动词意,也有名词意,作者统言之,立在静之高度上,自古以来言“静”的古训文章很多,“静”本来包容万法)。是谓复命,是,是非的是,谓,称谓,可以称之为,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复命,“大概可以称作复命吧”。

“世间的种种事物啊,各自归复到它们的根本上、起源上,归根的过程是静啊,就像是复命啊(可以称之为复命)”

注意"夫”,发语词。人在感叹的时候,语气和神情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满含深意的感叹,不可常理度之。归根一词由物而生,系与植物之比较,但物者本身亦有事物之内涵。联系上下,应当知道“物”之用意不止于“植物”、不止于生物、不止于事物,乃至事情啊。大有天下万物之气概,这不正是出言者“发语”的用意吗?

何为真心自性?真心自性就是真心自性啊。

好好体会何为真,何为真心,何为自,何为自性。

此时此刻的你就是真心,此时此刻的你就是自性。

从来没有人说真心一定是好的,自性一定是好的。

真心自性是个没有意义的词,或者言中性吧。如果你能明白它,那你就进入真心自性的世界,如果你还抱有偏见,即便是好的偏见,你也无法走入真心自性的世界。

(读者或许质疑,我说偏见有理。大家都知道知错就改这个词,这是两个词,一个知,一个改。大家都知道好,可是知道自身的心吗?不知道,又何以改呢。这个例子是在讲“知”。知就是“真心自性”,知无分好坏,真心自性也无分好坏,知道你的真心自性。说的猛一点,真心自性的世界,杀人放火是可以的,你想杀就杀,你必定有你的道理,有你的见识,有你的原因,或许你口舌表达不出来,你心里一定很清楚,能激起你动干戈的,绝非小事。你必定有你的道理,有你的认定,甚至有本能的反应。此时此刻若能知道你所想所欲做,便是真心自性,包括杀人放火,可以的,这是真心自性,既然生了这样的想法,就要正视看待。可是杀人放火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由此自真心自性走到正善益美的道理中去了:杀人放火解决不了问题,静下心来和和气气的,凡事还有补救,否则真的失去了便再也挽救不回来了,永远记得有比无贵,向善不向恶,向生不向死。)

有一句话是加在真心自性后面的:人生不过一场苦海,人之生于此,何须斤斤计较。转入正善之面,自得光明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