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健中:當年高價發行 如今一地雞毛

■ 應健中

股市的熱點真是像“猴子掰苞米”,掰一個,扔一個。大家蹭當下的熱點,過往的瘋狂忘得精光。

2010年5月6日,深圳上市了一個醫藥股海普瑞,這是一家以提取肝素鈉原料藥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當年分析師們對這家公司做出瞭如下的評價:這是一家發展前景廣闊,科技含量極高的高科技公司,是中國股市有史以來質地最好的公司,投資者可以砸鍋賣鐵全部投入這家公司,並終身持有股票。在這樣的起鬨之下,海普瑞的IPO創下了中國股市有史以來發行價最高,1元面值的股票發行價148元,發行市盈率高達87倍,當年公司計劃募資8億,結果硬塞給公司57億元,財運來了,這錢想推都推不掉。

有意思的是,深圳的創業板是2009年10月上市第一批股票的,海普瑞那麼具有科技創新的形象,且創業板又在初創時期,海普瑞怎麼沒在創業板上市,卻在中小板上市,海普瑞的股票代碼是002399,這也是一件蠻怪的事。

如果穿越時空,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發行海普瑞這樣的公司,在科創板候選名單中也可以列入第一梯隊的,當年所有對該公司的讚美之詞現在依然適用,不僅有科技含量,而且又是特效藥必不可少的原料藥,也有穩定的上下游供銷渠道,但曾經風光無限的海普瑞現在只是在中小板一隅中坐冷板凳罷了。

市場的邏輯、科技創新的邏輯和公司經營的邏輯並不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市場熱衷於炒一把就走,留下一地雞毛。148元的海普瑞,上市開盤價166元,最高188.88元,在產生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價格之後,進去接盤的“韭菜”卻沒有“發發發發”的福分。現在的海普瑞股價在24元左右,當然當年高價的海普瑞也多次擴股,復權價如何,可以自己去算一下的。

2009年創業板開板,當時實行的是IPO詢價制,市場的主題也是崇尚科技創新。當年發行價最高的是148元,發行市盈率最高130倍。最奇葩套人的股票是華銳風電,90元發行價,發行價即為該股有史以來的最高價,上市開盤87元,八年多來,漫漫的下跌路,現在的股價1.50元左右,風電在當年也算是科技創新的前沿行業啊。

正由於當年詢價給市場帶來了無盡的壓力,IPO之後的一路高開低走,使一大批人的財產高高的掛在了上面,成了世紀之套,所以,對IPO的詢價制進行了改革,確定了23倍市盈率發行的上限。但這一改,機構的詢價成了形式,市場變成了類似計劃的定價機制。接下來科創板的IPO,又要推出市場化詢價的方式,儘管現在具體的操作版本還沒有形成,但願不要重蹈海普瑞的覆轍。

其實,在交易層面的任何改革,跟科技創新沒什麼關係。當年海普瑞IPO僅僅需要募資8億多元,結果高價發行,海普瑞多拿了近50億元,這多出來的50億元也沒法變成科技創新的成果。科技創新是需要紮紮實實對科學技術的探索和開拓,這需要錢但不可能與錢劃等號。科創板正撲面而來,但願能從中產生偉大的公司,市場的各方參與主體多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