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節約越窮

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宏觀經濟學的領域。這個領域,比我們前面講的所有內容都要更抽象、更復雜,讓人費解。在這個領域,有些是知識,有些只是觀點,甚至有些只能說是推測和猜想。所以,你會發現宏觀經濟學的世界裡,掐架的特別多,再厲害的大師,都會被罵得狗血淋頭。有人把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關係,比作中醫和西醫,許小年甚至直截了當地說:宏觀經濟學,就是偽科學。

所以,這一週我們講的東西,都只是觀點,不代表真理,你一定要批判地聽。

概念: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就是,對國家來說,越節約越窮,越消費越富。

為什麼會出現節約悖論?

宏觀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GDP。

GDP,它的中文名是: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個時間段內,一個國家生產的全部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它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和財富的最佳指標。

那怎麼來計算這個“總價值”呢?所有的價值,最終都體現在買賣裡面,通常計算GDP的方法,就是把四個買賣加一起:消費、政府採購、淨出口、投資。

理解GDP的四個組成,就會理解為什麼凱恩斯鼓勵個人消費了。你不花錢,別人怎麼賺錢;反過來說,別人不花錢,你怎麼賺錢?

而且,消費還有一個:乘數效應。

比如,你花了100元,別人就賺了100元。他拿其中的50元也消費,50元投資擴大經營。50元消費,50元投資,再次變成GDP,又被別人賺走,他們又花掉,又被別人賺走,如此生生不息,GDP越滾越大,經濟也會越來越欣欣向榮。

但是,如果你節約呢?砰,什麼都沒有了。

越節約越窮

案例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1936年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裡提到了一則寓言。有一窩蜜蜂原本十分繁榮興隆,每隻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後來一個哲人教導它們說,不能揮霍浪費,應該節約。

蜜蜂們覺得哲人的話很有道理,於是貫徹落實。但結果出乎預料,整個蜂群從此迅速衰敗,一蹶不振了。

越節約,越衰敗。凱恩斯認為,人類社會也是一樣。

勤儉節約在很多國家都是傳統美德。這對個人沒問題,但對國家來說,節約意味著消費減少。

你要知道,你的消費,就是別人的收入,那就同時意味著,企業收入減少。

而企業收入減少,經營困難,企業就要削減產量,解僱工人。

工人收入減少,甚至被解僱,就更不敢消費,進一步減少企業收入。

然後再減產,再裁員。如此往復。所以,越節約,國家越窮,就會形成“貧困循環”。

辯論:正方 VS 反方

正方:凱恩斯認為,越節約,越衰敗。

反方:居民不消費,把錢都用於儲蓄,但儲蓄的錢,也會被銀行用貸款的方式,轉移到企業手裡,用於增加投資。投資也是GDP的一個部分,還順便解決了就業。

正方:企業拿到再多投資,從事生產,但大家不是節約嗎,沒人買怎麼辦呢?

反方:沒人買,那是因為你的產品,沒有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你鼓勵大家買不符合自己需求的東西,不管怎麼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都是徒勞無功的。

正方:那你說怎麼辦呢?

反方:要開發新的、好的新產品,用產能升級,滿足消費升級。但是,開發新產品,產能升級,要有大量的投資支持,所以,必須有大量居民儲蓄。從這個角度來講,節約不但不會讓國家變窮,反而還會促進經濟增長。所以,從長遠的觀點看,它依然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美德。

正方:可是,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我們都死了吧。

到底誰是對的呢?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神奇的地方,這個問題,到今天為止,經濟學家們,還在爭吵中。

小結:認識幾個基本概念

1. GDP。

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一個時間段內,一個國家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它的計算方法通常是:消費,加政府採購,加淨出口,加投資。

2. 乘數效應。你的消費,都是別人的收入。他的收入,又會變成新的消費,或者投資,GDP因此會越滾越大,這就是乘數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