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食164---清蒸肥肠

民间美食164---清蒸肥肠

齐凤池

我我下乡的时候,听生产队杀猪的颜子山大叔说过,猪的内脏分两部分,一种是红下水,一种是白下水。红下水包括肝、心、肺,白下水就是肠子和肚子。

颜子山大叔每次给人杀猪回来,都拎回一大兜子猪下水。因为当地有个习惯,杀猪的不要手工钱,只要猪的下水。因此,颜子山大叔家每次酱肝煮肠都叫我去吃。

如果,按照西医的说法,这些猪内脏都属于垃圾食品,胆固醇非常高,是绝对不能吃的。如果按照中医吃啥补啥的说法,猪下水绝对是好东西。究竟是西医说的对,还是中医说的有道理。老百姓就不考虑这些了,只要是人吃的,只要是有人敢吃;好吃,自己想吃,就不考虑什么胆固醇了。

据资料上说猪大肠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便秘等症,因其性寒,凡脾虚便溏者忌食。

每年到了冬天,我要给家里人做几次焦熘大肠,软熘大肠或清蒸大肠。偶尔也做一两次豆皮西红柿炖肥肠或者白菜烩大肠。给家里人换换口味。

做焦熘大肠是比较费事的,需要挂面糊,过两次油。用葱姜炝锅后,翘一把蒜薹,少许胡萝卜,炒熟后勾芡,放入过好油的大肠,翻勺,加一勺明油,就出勺。这样焦熘出的大肠,外焦里嫩,光滑明亮,香脆不腻。做软熘大肠比较简单,也最容易做。就和炒肉一样。

做清蒸大肠,需要将半成品的大肠切成寸断,配上葱姜盐味素,要多放些大蒜,在锅里蒸半个小时就可以。蒸出的大肠是乳白色的,夹一块尝尝试试口感,是烂嫩香不腻。在浓浓的脏器味道里,还弥漫着大蒜和各种小料的味道,非常好吃。如果用清蒸大肠就贴饼子和大米饭,绝对是下饭的好菜。

榛子镇葛家棒子骨馆的清蒸肥肠就非常有特色。就像林西的王老狠炖肉一样,吃了不腻,吃了上瘾。今天吃了,明天还想吃。如果按照西医说的,葛家棒子骨饭店就别开张了。

我喜欢吃清蒸肥肠,个把月就做一次。

昨天上午,我在林西早市看到一份卖大肠的,煮的雪白干净的大肠,摆着一大盘子,我一打听价格,还是十八块钱一斤。我挑了一根又肥又粗肠子里是满罐白油的大肠,上秤一约,一斤八两。到家后,我把大肠切成寸段,放在一个大碗里,切几片姜,拦几段葱,剥两头蒜,撒点盐味素,再捏几粒花椒,扔两瓣大料,将碗放进锅开始蒸。大约蒸了半个小时。我揭开锅盖一闻,喷香!我用筷子夹了一块品尝一下,那乳白色的大肠又烂又嫩又香,而且一点也不腻。我把清蒸大肠端到桌上,又用醋蒜末花椒油拌了盘菠菜,炒了一碗酸菜粉。这样荤素搭配,吃起来既合理又讲究。一家人坐在桌前,吃着雪白的大米饭,就着清蒸肥肠,腻了吃几口菠菜,夹几口酸菜,吃的很自在也很舒服。我自己喝着酒,细细地品味着清蒸大肠里还隐藏的,没有被咀嚼出来的味道和感觉。

喝酒的时候我想,在老百姓每天平淡的日子中,不一定顿顿吃大鱼大肉,我们也不一定天天都吃清蒸肥肠。只要我们每天吃的顺口,吃的开心,吃的高兴,一家人整天和和睦睦的,其实,比开着宝马到饭馆吃山珍海味还幸福。

我感觉,在我个人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中,根本不想有过高的奢望,也没有考虑过太高享受,我只想,偶尔想吃清蒸肥肠了,自己能做,能吃到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不可能按照我的想法去生活,但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