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帶著鉅額的財產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美國一位富豪說過的話,而且他也踐行了自己的這句話,在自己死後將自己的個人財產全部捐給了國家的公益事業,要說現實中這樣的人的確不是很多,我們經常就說,能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幫助你的人才是你的大恩人,大家也都知道,對待恩人當然是要回報了,在我國古代就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到現代來說,這句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是大家知道嗎?有時候你做了好事也不一定會有好的回報,而這樣的事情,在晚清時候的大富豪胡雪巖身上就有了很大的體現。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很多人對這個人可能不太瞭解,胡雪巖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捐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最後臨到老死卻是一貧如洗,他也被很多人稱為我國封建社會里面的最後一位商人了,按理說這樣的人就算死了也會留一點家產的,但是為什麼卻是一貧如洗的死去呢?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我們都知道,當時晚清的時候,國家的國庫已經很空虛了,當時左宗棠被派去西征的時候軍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左宗棠就看中了當時國家對外貿易的形式比較好這一點,由此想到了填充軍餉的一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把當時國家海關的稅收款當做抵押物向外國借錢,但是這樣卻導致了後來對外欠下了很多債,第二就是向當時的中國境內的外商借錢,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非要借外債呢?我們都知道,晚清政府的國庫入不敷出,當時左宗棠不是沒有想法在國內解決問題,而是當時這個問題在國內已經得不到解決了。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在1878年的時候,左宗棠第五次西征的時候,又向全國借錢,而這個時候的胡雪巖就想到了模仿外國的股份制,想在中國商人手裡籌款,現實是後來只籌集到了目標金額的一半,剩下的錢還是隻能在外國匯豐銀行借款,而且當時外國也有報道這件事,稱中國這樣一個國土資源富饒的國家居然會跟外國用高利率來進行小額度的借款,雖然說當時的中國商人手裡都有錢,但是誰也不願意承擔風險將錢借給政府,他們寧願去做一些小本生意,因為政府隨時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拒絕還款。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所以說,在當時胡雪巖作為中間人,幫助晚清政府借款,是非常明智的行為了,作為中間商賺差價的胡雪巖,自然也在這其中有了一點利潤,而且他還利用這些合作的便利去開了很多的商鋪,當時沒多久,就成了中國的商業的巨頭,在和政府合作的時候,胡雪巖也自帶了一些政治效應,對現在的很多企業家來說,這種和政府沾邊的商業行為也都是十分可取的,而胡雪巖作為當時的富豪,在慈善事業上面也是十分的慷慨。當時光緒年間,55歲的胡雪巖創辦了胡慶餘堂,後來還一度和北京的同仁堂南北呼應,後來慈溪卻下令將胡雪巖革職查辦,還讓左宗棠查胡雪巖的欠款,後來左宗棠在上報的時候說胡雪巖多年來給朝廷軍隊捐贈的各種東西錢財加在一起已經成了鉅款,還多次向陝甘兩地捐贈珍稀藥材,晚年的胡雪巖,被大清朝掏空了自己的家財以後,鬱鬱而終離世了。

他在國家危難時捐獻鉅款救國,晚年卻被抄家含恨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