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带着巨额的财产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一位富豪说过的话,而且他也践行了自己的这句话,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个人财产全部捐给了国家的公益事业,要说现实中这样的人的确不是很多,我们经常就说,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帮助你的人才是你的大恩人,大家也都知道,对待恩人当然是要回报了,在我国古代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所以到现代来说,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大家知道吗?有时候你做了好事也不一定会有好的回报,而这样的事情,在晚清时候的大富豪胡雪岩身上就有了很大的体现。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很多人对这个人可能不太了解,胡雪岩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捐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最后临到老死却是一贫如洗,他也被很多人称为我国封建社会里面的最后一位商人了,按理说这样的人就算死了也会留一点家产的,但是为什么却是一贫如洗的死去呢?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我们都知道,当时晚清的时候,国家的国库已经很空虚了,当时左宗棠被派去西征的时候军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左宗棠就看中了当时国家对外贸易的形式比较好这一点,由此想到了填充军饷的一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把当时国家海关的税收款当做抵押物向外国借钱,但是这样却导致了后来对外欠下了很多债,第二就是向当时的中国境内的外商借钱,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非要借外债呢?我们都知道,晚清政府的国库入不敷出,当时左宗棠不是没有想法在国内解决问题,而是当时这个问题在国内已经得不到解决了。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在1878年的时候,左宗棠第五次西征的时候,又向全国借钱,而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就想到了模仿外国的股份制,想在中国商人手里筹款,现实是后来只筹集到了目标金额的一半,剩下的钱还是只能在外国汇丰银行借款,而且当时外国也有报道这件事,称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资源富饶的国家居然会跟外国用高利率来进行小额度的借款,虽然说当时的中国商人手里都有钱,但是谁也不愿意承担风险将钱借给政府,他们宁愿去做一些小本生意,因为政府随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拒绝还款。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所以说,在当时胡雪岩作为中间人,帮助晚清政府借款,是非常明智的行为了,作为中间商赚差价的胡雪岩,自然也在这其中有了一点利润,而且他还利用这些合作的便利去开了很多的商铺,当时没多久,就成了中国的商业的巨头,在和政府合作的时候,胡雪岩也自带了一些政治效应,对现在的很多企业家来说,这种和政府沾边的商业行为也都是十分可取的,而胡雪岩作为当时的富豪,在慈善事业上面也是十分的慷慨。当时光绪年间,55岁的胡雪岩创办了胡庆余堂,后来还一度和北京的同仁堂南北呼应,后来慈溪却下令将胡雪岩革职查办,还让左宗棠查胡雪岩的欠款,后来左宗棠在上报的时候说胡雪岩多年来给朝廷军队捐赠的各种东西钱财加在一起已经成了巨款,还多次向陕甘两地捐赠珍稀药材,晚年的胡雪岩,被大清朝掏空了自己的家财以后,郁郁而终离世了。

他在国家危难时捐献巨款救国,晚年却被抄家含恨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