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對上班族來說,升職加薪之外,最大的願望就是多放幾天假。最近,社科院發佈了《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報告建議,從2020年-2025年,在東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4天工作制,到2030年,全國實行每週4天工作制。未來可能一週休3天了,很多網友卻一點也不興奮。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雙休和帶薪休假都沒保證,休三天更沒戲

在發達國家,實行4天工作制的企業不斷增加。以日本為例,實行每週四天工作制的企業比率在2015年已佔全部企業數量的8%,是10年前的3倍。

社科院4天工作制的建議可謂緊跟時代潮流,沒想到應者寥寥,絕大部分網友一點也不“感冒”: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其實,網友不“感冒”的原因,在社科院自己的報告中也能找到——2016年,北京市居民有業群體週休制度、法定節假日製度、帶薪休假制度完全落實率分別達到79.2%、59.2%、62.9%,三類休假制度能完全享受的群體僅佔34.2%。

北京作為首善之區,員工休假情況很可能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其他地方,單休和法定節假日加班更普遍,帶薪休假更沒有保障。 零點公司2015年的調查顯示,只有25.9%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所在單位實施了帶薪年假制度,而認為自己的單位沒有實施帶薪年假的公眾比例則高達71.1%。

中國人不僅假期休不全,工作時間還特別長。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位研究員估計,中國在職員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2200個小時,這一數字遠高於美國(每年1790小時)、荷蘭(1419小時)、德國(1371小時),甚至日本(1719小時)。

現有的假期都休不上,工作時間又這麼長,即使每週再多給一天假期,也不過是紙面假期,網友怎能不冷漠以對?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為什麼中國人休個假這麼難?

先說雙休日。1995年我國正式確立五天工作制(標準工時制),“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週六週日雙休,是有保證的,而企業則不同。

按照《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5條的規定:“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 8 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標準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結合《勞動法》第 38 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有律師指出,這意味著企業每週讓你休息一天,不超過法定加班時間限制,又經過人社局審批的情況下,特殊工時制下的單休,是合法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雖然規定了職工帶薪休假的權利和天數,但這一行政規定本身的法律地位較低,對不遵守條例的企業處罰較輕,一些企業對條例毫無忌憚之心。

人民法院報曾撰文指出,勞動法、《職工帶薪休假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各種假期的時日,為何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利仍落實難?有人認為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法律法規屬於軟法。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建築工人的休息權很難得到保障

所謂軟法是指具有法律約束力但不具有實際效力,無法有效通過司法救濟途徑解決,不能運用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法規範。軟法並不少見,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將“常回家看看”納入法條中,但因帶薪休假落實不到位仍難喚回孝子之身。

在實踐中,勞動者無法通過仲裁或者起訴方式維護自身休假權利,正所謂“無救濟無權利”,勞動者沒有話語權。(《休息休假落實難是否為軟法之殤》)

反觀休假全球領先的法國,通過一系列的工人運動,早在1936年帶薪年假便已經寫入了勞動法。而比較中法兩國的相關法律,法國細節清晰,懲罰分明,可實施性強。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法國海邊休假的人群

當然,即使法律夠硬,中國的員工也可能不願休假,不敢休假。不願休是因為可能少拿工資,休假自己的活要交給別人,比較麻煩;不敢休,則是因為“領導還沒休,你敢休?”萬一領導認為員工休假工作態度有問題,或者發現公司沒有你也照樣轉,又該怎麼辦?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在目前的狀況下,每週休3天,只是給一小部分人增福利

隨著科技的進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縮短工時,讓人們享有更多休閒時間,是世界性的發展趨勢。

從國外的實踐看,每週休三天的好處也不少;員工能獲得更充足的休息,身體更健康,工作效率也更高;女性員工能更好的兼顧家庭和工作,減少離職率;作為一項員工福利,休3天也能讓企業更有吸引力……

因此,很多國外的企業也願意嘗試每週休3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做法是企業根據員工工作效率和市場狀況自主做出的決定,而社科院的建議是從2020年-2025年,在東部地區某些行業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4天工作制,到了2030年,全國實每週4天工作制。

2011年《小康》的調查顯示,98.2%的行政機關員工表示,其單位按照或高於國家現行標準執行帶薪休假。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該比例也分別達到了97%和96.5%,而在私企,僅六成員工表示公司按標準執行帶薪休假,而員工休不休還不一定。

在每週單休依舊不違法,勞動者的休假權沒有保障的情況下,盲目嘗試每週休3天,甚至全國推廣,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一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員工能夠享受3天假期,絕大多數勞動者還是照原樣上班,不增加一點福利。

這個建議,公眾可以冷漠應對,但能否實行,如何實行,和延遲退休到底是什麼關係,公眾則必須關心。因為這事關勞動者的休息權是否得到保障和公平對待。

社科院建議一週上4天休息3天,為什麼網友不買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