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开学之际,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疯狂补作业模式,家长也开启疯狂催作业模式。不过,这种情况在我这大家族中很少出现,不是因为他们很自觉,而是他们真的很不简单!在我受亲戚所托去改表弟的寒假作业时,我原本的想法碎成了一地鸡毛。这场改作业的智斗战争中,我分分钟被套路,佛性等级蹭蹭上升。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1讨要作业

“弟,你作业怎么样了?给姐姐看看。是不是这本啊?”我讲话时面带笑容,尽可能表现地和善一些,心里已经作好要多夸奖他的准备。不料,表弟一手抢过我手中的作业压在身下。我在风中凌乱。瘦小的我能被他拎起来一把扔掉。最终,问我只能求助于家长的狮吼功来赢得本阶段的胜利。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2批改作业

语文作业瞎写拼写,数学作业瞎算算术,英语作业瞎选ABC。我瞬间明白这孩子写寒假作业时有自动变“瞎”的技能。我给他讲题目还要采取“花式”讲法。听题要躺着,写题要趴着,讲题要走着。一页讲下来,运动量堪比体能测试。见此,我便打算改完再说,中止了被动的局面,达成平局。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3催补作业

有几页空着没写!我散发着毕生强烈的气场以压迫他。他乖巧地说自己写完再给我改。一瞬间,我差点流下老母亲激动的泪,这方法有用!于是便开心挥手让他写作业去了。就在下一秒他悠然自得拿着手机出现在我面前。“作业呢?”“自己找!”我的气势瞬间兵败如山倒。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4完成作业

找不熟悉的老师教孩子写作业!

催孩子写作业就是在催命。相信有不少妈妈都惨遭过孩子和作业的摧残。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老师才能把孩子治的死死的,而老师的孩子只能其他老师来教。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妻子/妈妈/孙女等,除了家庭关系赋予角色外,社会以及团队对个体所赋予的角色特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当我们在扮演妈妈这个角色的时候,为了不辜负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便会不自觉地按照角色规范来要求自己,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角色行为。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老师”则是一个社会角色,当我们踏入社会时,会按照社会的规范去行动。当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相互碰撞的时候,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是家庭角色。原因很简单,从小孩子出生以后,我们最先开始担当的角色就是妈妈这一家庭角色,孩子上学前的那段时期,着重在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明辨是非/认识世界等特性,不那么偏重于知识的教育。

心理学上的权威效应表示说话者若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就易于引起他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你身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或父亲。在孩子面前,你就是母亲或者父亲。面对孩子时,你往往会带有过多的情感而无法保持职业的冷静性,这两种角色糅杂在一起,反而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

催作业如催命,老师的名头也不好使!折磨skr!

最后,我想说:教育这种事,不应该是家长背后逼着孩子做什么,而是他主动去做什么。小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承担起责任,迎接风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所在,关键在于如何了解他们的内心并加以恰当的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