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浮躁最典型的5個表現及解決方法,你的孩子中槍了嗎?

學習上浮躁最典型的表現有:

(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2)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3)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條件就做;(4)做完題就上交,沒檢查好就上交;

(5)發現題目錯了,因為粗心不改正。

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們要怎麼辦?

小學生學習浮躁最典型的5個表現及解決方法,你的孩子中槍了嗎?

(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

太多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師一問“懂了麼?”他們就會隨波逐流、異口同聲地喊“懂了”。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

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孩子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

沒懂自認為懂會導致學習半途而廢。

很多同學不承認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自認為自己上課是聽懂了的。至於後來不會做了,是因為時間久了,或者又忘掉了。我會給他們解釋:“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會了”意思就是“肯定不會”!

有一句俗話:成功的路上盡是失敗者。他們距離成功有的遠,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們停下來了。學習停止了,在沒有充分學會的時候,學習停止了,這時候,遺忘的因素會很快佔到上峰。這樣,當時認為學會的知識,其實根本就沒有掌握,考試的時候考不出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看書一看就會,其實沒有真會

很多學生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

課前看書對於學生來說,深入看書有兩方面:預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了解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課上更好地學習做準備。預習時可能對重點知識認識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準,這都沒關係。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

課後看書:本節課與已經學過的什麼知識有聯繫?

這個部分的知識學到這裡,接下來應該學習什麼?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學的內容創造出來?

小學生學習浮躁最典型的5個表現及解決方法,你的孩子中槍了嗎?

(3)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條件就做

學生很多時候看到題目,沒有仔細審題,而是急於動手,所以經常出現題目看不清,條件沒有看全就開始做題。這種情況做對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題目做錯了,才恍然大悟:有個條件沒看清楚!

做題目的時候,先寫出明確的已知,求證或求解,然後再做題目是一種比較好的解題習慣。

失敗的人都會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會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但下一次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就是現在!!一位作家曾經說過:“如果有那麼一天,時空倒轉,讓我們從80歲活到一歲,那麼,世界上一半人將成為哲學家,世界上一定會多出幾百個百萬富翁”。

要停在當下,不要急著往前走。

小學生學習浮躁最典型的5個表現及解決方法,你的孩子中槍了嗎?

(4)做完題就上交,沒檢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學總是急匆匆地把題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讓他檢查,他就根本檢查不下去,有些很明顯的問題,本來應該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他盯著看半天都看不到問題。

那為什麼沒有檢查出來?

以前出現過這種情況麼?如果認為這種情況只是偶爾的,下回就不會出現了,所以,就不會認真對待,不會下定決心,也不會每次做題時做到一次性把題目做到滿分,不會每次做完考題後認真檢查直到不出錯誤。

如果不是每次這麼做,到考試的時候就不能一定保證會做的題目得滿分。所以,我們認為:學習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不檢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學生做完題目後,耐心已經達到極點,最想的事情就是趕緊交上去萬事大吉。

這種浮躁心態是學習的大敵,如果不徹底解決,學習永遠不會好。

小學生學習浮躁最典型的5個表現及解決方法,你的孩子中槍了嗎?

(5)發現題目錯了,因為粗心不改正

有很多孩子都說:“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我的成績還要高。”

這次有多少分是因為‘低級錯誤’丟的?

上次考試有沒有犯‘低級錯誤’?再上一次呢?

只要你認為是‘低級錯誤’,你就永遠改不了,就永遠不能重視這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題目會做,但怎麼都不能把會做的題目得滿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