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哥大講堂之方言和牛奶的祕密

手哥大講堂之方言和牛奶的秘密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我老婆是廈門人,前一陣遇見個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倆人正準備用家鄉話嘰裡呱啦嘮一段,突然發現誰都聽不懂誰說話,愣住了,完全無法交流。這讓我想起了前一陣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幾個北方人在一起說方言,大家都能聽懂;幾個南方人在一起,一個說方言,其他人滿腦袋問號?原來這並不是誇張,單單是一個福建,就有閩南語、閩北語、客家話、莆田話…搞不清,腦瓜疼。

另一個事是前兩天,我說喝牛奶拉肚子的問題,一個網友留言“手哥,我就是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我回復“是南方人吧?”馬上一個槓精如獲至寶:“大家都來看看啊,這留幾手什麼水平,連乳糖不耐都不懂。”看這人像中了彩票似的興奮,我實在懶得搭理。

這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之間有什麼關聯呢?一般人想不到,但是手哥是一般人嗎?我敏銳的直覺告訴我,這裡面應該有絲絲縷縷的聯繫。我簡單分析了一下。

我小時候上學,班級裡就統一訂牛奶,一個班的學生都喝,並沒有人拉肚子,我都不知道有乳糖不耐這回事。後來成年之後,全國遊歷,藏區,蒙古草原,大西北都去過,這一代的居民無論少還是漢,多多少少都有喝牛奶的習慣,也沒聽過什麼乳糖不耐。到了北京之後,全國各地移民都有了,才知道有人會喝牛奶拉肚子,比例不詳,再往南到深圳,發現有更多人反映自己乳糖不耐了,之後再去了南方多個小地方調研,發現當地居民竟然普遍沒有喝牛奶的習慣,城市還好一點,小地方基本是完全不喝。越是講方言(南方)的地方,乳糖不耐的比例就越大。

一個驚人的發現,我不知道之前有沒有人發現過,如果沒有人。那麼這個現象,可以命名為“留幾手現象”。現象是發現了,但是原因是什麼?歷史總是會告訴我們答案,這回我不但發現了現象,還給出了原因。

手哥大講堂之方言和牛奶的秘密

我們把視線拉到西安,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可以發現,兵馬俑都非常高大,普遍身高在1.75米左右,部分1.80米,甚至還有1.90米的,可見秦人身材非常魁梧,跟我們印象裡喝粥耕地的老祖宗有很大差距。大家都知道,帝王好大喜功,有沒有誇大身高的可能呢?我認為不會,因為兵馬俑還有1.70米的,可以說很寫實了。如果造假,統一成1米85多好看啊。如果秦人有吹牛的毛病,那這個是孤例,但是看漢史,依然可以發現,漢人也很強壯,漢代名將陳湯說過“一個漢兵可以打五個匈奴兵,後來匈奴兵裝備和漢兵一樣好了,一個漢兵仍然可以打三個匈奴兵。”陳湯大家可能不熟,但是他有一句名言“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1個打5個,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是依然能說明,漢兵不弱。霍去病雖然只活到23歲,但23歲前就斬殺了7萬匈奴兵。什麼概念?

那後來老祖宗怎麼形象一落千丈?變成喝粥插秧的老農民形象了呢?很可能和飲食有很大關係。漢朝時,漢地接近匈奴,兩者雖然戰爭不斷,但是也有通婚的甜蜜期,匈奴牧羊牧牛,漢地也有此習俗。漢將李廣利徵大宛(今吉爾吉斯斯坦),曾經帶了十萬頭牛當軍糧。十萬頭牛不是小數目,不可能是匈奴人送的吧?說明漢地是有養食用肉牛的習慣的,既然有牛,即便不是奶牛,牛奶多多少少也是有的,不喝不浪費嗎?所以我猜測,漢人是能喝上牛奶的。怎麼後來就突然不讓人吃牛肉了呢?想不通啊。

我們把視線再拉回到歷史的長河之中,不難發現,古代中國的中心一直是北方,歷史就是在西安、西域以及北方草原上展開的。用漢學家劉平的話來說,這裡就是一個大舞臺,群雄逐鹿,贏者吃肉,輸者種地。這樣一看,話是難聽點,但是並不無道理。

細看南方各省歷史,人口都是哪來的呢?總有一句是“避亂遷於此地”。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好聽的話叫”避亂”,扎心一點就是“被打到南邊”了。南方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傳說,祖上是北方人,因為某某原因,遷移到這,改名換姓,不得出村,否則有殺身之禍。典型的代表就是“客家人”。

這樣一看,我們就懂了,為什麼南方的方言各個地方都不相同。你是漢朝逃過來的,我是唐朝逃過來的,它是元朝逃過來的,逃荒避亂的時間點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北方的統治者也是換來換去,官方語言也有變動,自然逃過來的時候語言也不相同。再加上祖訓,不能出村,否則有殺身之禍,更不敢出去和人交流了,慢慢就形成了隔著一個村,也無法交流的狀況。

北方在五胡十六國的時候,遊牧民族南遷,帶入大量牛羊,保持著吃肉喝奶的習俗,由於一直在打仗,人口流動性大,語言也就基本相通了。通婚也非常常見,所以北方漢族多多少少,都是廣義上的混血了。乳糖不耐的比例也低。

再到後來,得了,大家都不讓吃牛肉了,牛都沒了,牛奶更無從談起了。只能老老實實的耕地喝粥了。歷史上,北方人比南方人高大一點,原因可能就是北方人多吃了幾年肉。再往後實在是不想寫了,越看歷史越慘,淚水也打溼了鍵盤。再到後面,啥肉都沒了。南方北方一起喝粥吧。400萬大明將士抵不過20萬清兵,對比漢兵1個打5個匈奴,這個差距,不言自明。

我也回憶起了當年一起看兵馬俑的時候,一個矮個的南方老鐵一邊看一邊哭,我以為他是被感動的呢。現在才琢磨明白,他是覺得自己對不起老祖宗,進化了2000年,還沒有兵馬俑高呢。哎,想起來我也想哭了。現在誰要是還不要臉的說“喝粥比吃肉幸福”,誰就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大家明白了沒有?厲害的關鍵就在四個字“吃肉喝奶”,日本人之前全民吃素,身高縮縮到了145cm,明治維新之後,吃肉喝奶,到了今天,已經平均身高達到了172cm,也沒有乳糖不耐的毛病了,喝幾代就喝沒了,身高超過了中國人。我們比日本人還矮,日本人不再是小日本了。

今天,我們有了錢了。記住,第一件事是什麼?不是買巴黎世家和買了否len。而是多吃肉,多喝奶。這樣才能對得起列祖列宗。

手哥大講堂之方言和牛奶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