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年輕人把錢作為最重要的東西去奮鬥,就全完了

施一公:年輕人把錢作為最重要的東西去奮鬥,就全完了

著名教授施一公近日接受央視專訪,講述自己參與創辦西湖大學的心路歷程。他直言不諱地表示,“我認為男子漢大丈夫把錢作為最重要的東西去奮鬥,全完蛋了。”而自己之所以選擇執教,就是希望改變學生,讓他們在個人奮鬥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腦子裡有一個“大我”。

何謂“大我”?施一公教授用自己的人生選擇作出了詮釋。這位“學霸”,曾是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正教授,曾是第一位獲得“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的華裔學者。然而當功成名就,待遇優渥之時,他卻放下所有、毅然回國。類似的人生抉擇與精神光芒,同樣鐫刻在南仁東為“天眼”燃燒20多年的無悔人生中,烙印在黃大年“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黑白照片裡……學成必歸、報效祖國,這些國之棟樑用行動寫就了精英的擔當、學子的赤誠。

小我之上還有大我,大我之下方有小我。這樣的價值觀,一直傳承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譜系裡。無論《論語》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還是《呂氏春秋》中的“士之為人,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抑或是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士”總是被寄予特別的期待。而“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讀書人敢做敢為,領風氣之先。特別是近代以降的每個歷史節點,都有“一群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肩負起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

發展起來的中國,有了更為廣闊的施展平臺,也有了諸多的利益誘惑;擺在讀書人面前的,有無數所謂的“成功捷徑”。眾聲喧譁中,一股精緻利己主義潛滋暗長。“40歲沒有賺到4000萬不要來見我”“年薪過百萬才稱得上是人生贏家”等等論斷,話裡話外莫不是用金錢多寡衡量知識的價值,將絕對的利己主義凌駕於社會利益之上。要求所有人都無私奉獻固然不現實,但一個民族的知識精英若只侷限在狹小的“錢”字中,又如何追趕時代的步伐?正如施一公反問的,哥德巴赫猜想值幾塊錢,牛頓的三大定律值幾塊錢,或者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量化嗎?但這些重大科學發現最後都在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命運的軌跡。

“第一有社會責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創新人才。”這是西湖大學首批博士研究生入學即受到的告誡。將個體生命投射到實現公眾利益和社會價值中去,在與國家、與民族的同頻共振中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終將發現知識的真正價值,也會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出發。


監製:毛穎穎、王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