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別用金錢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科學精神面面觀

施一公:別用金錢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科學精神面面觀

“科學男神”施一公,幾乎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河南。今年6月回鄉,他用了一個晚上與河南農業大學師生分享心路歷程。

有同學問,夢想和世俗是否不可調和?

他說,這個問題很大,涉及到目前普遍存在的科研工作者的心態問題。聽一次報告,看一場電影,你會激動半天,甚至兩三天;當這股熱情過去,看看房價、物價,你不得不又“落入現實”。這都沒關係,只要跟隨內心就好,想去做研究,想去學習,那就去吧!

他告誡那些有志於科研的學生:讓價值觀迴歸理性,別用金錢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並且要不斷追問自己,是否真正在為人類社會創造價值?

但就是這個對專業一無興趣、二無專長的人,最終還是開啟了生命科學研究的“開掛人生”。原因是一位清華老師的話點醒了他:“在這個世界的發展中,生命科學一半以上的學術問題來自於對人類的關注。大生命學科在21世紀是最大的學科。”

於是,在博士畢業半年後,他開始強行培養對生命科學的興趣。施一公表示,現在看來,培養這種興趣有點晚,但極其濃厚,哪怕廢寢忘食,哪怕沒日沒夜,都樂在其中。

科研成為了施一公的樂趣,也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這能讓人無憂無慮地思考和解決一些科學問題。

施一公還認為,從事科研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回報社會,為人類作出貢獻。現在學生受物質衝擊太厲害,施一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們覺得做科研很酷,而不是賺錢很酷。

不去攀比個人待遇的高低,應該“攀比”科學貢獻的大小,“攀比”對國家貢獻的大小,“在生活上要知足常樂,在科學研究和對國家貢獻上,要不知足而常樂”。

他說,要成為一位優秀的科研人,必須具備3條要素:一要注意工作時間的付出,刻苦努力做研究;二要善於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維,敢於懷疑權威;三要有脾氣,要有那一份執著和堅持。

專家點評

施一公院士在學校作報告時,場面人山人海。這說明,一方面,施院士無疑是一位“科學偶像”;另一方面,現在年輕人的內心依舊澎湃著對科學的憧憬。

偶像效應,源自他對國家和人類的巨大貢獻;而讓年輕人激動的,則是科學精神的力量。

科學是構成現代文明的基礎,科學精神則有著穿越階層與時空的滲透力,穿透這個受市場衝擊、人心普遍浮躁的時代,直抵每顆心靈,形成強大召喚力,讓更多有志科研的年輕人走上科學之路。

科學精神可以通過產品的迭代、技術的革新,輻射至大眾觀念,也可通過如施院士這樣“偶像”的一言一行一思,傳承散播出去。

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

只要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去選擇生活,打心眼裡認為做科研一樣很酷,甘願付出時間的成本,就一定能夠“不畏浮雲遮望眼”,不為世俗所動,永不浮躁。

(點評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 張改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