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信陽,地處秦嶺淮河分界線、大別山腹地,是座被長江、淮河夾在中間的城市,地理劃分上被稱作南方或南方的北方。

今年鄭州雪少,位於河南省最南端的信陽、雨雪從未缺席。去年是二十年一遇的大暴雪,酣暢淋漓的兩場,來的快、去的也快。今年不慌不忙,頭場雪輕飄漫舞,第二場才算是大雪。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女兒初到鄭州上學,離家半年、已有些羽翼漸豐的模樣。在裝有暖氣的寢室輕鬆自在地打來電話,沒忘記從前早起晚歸寒冷的日子,知道信陽下雪了,滿臉複雜懷念的表情。

雪是冬季的靈魂,再寂寥的風景,有了雪的妝扮,也變的詩情畫意。難怪人們調侃,一下雪西安變成長安,南京變成了金陵,那下雪的信陽湊個風雅也該叫申城啦!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雪落江南,如婀娜女子撒個嬌,只作是雨水稍冷些的浸潤。在北方更能感受冰天雪地的氣勢。而南北分界線的信陽,獨具氣韻的雪,飄飄灑灑厚積薄發在高山丘崗上,脈脈溫情點綴在河流溝壑間,即可遠眺高山茶園的翠色蒼茫,亦可近觀雞公山奔湧的雲海,天地造化般的山水畫卷,不需粉飾也讓人才思橫溢。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在河南,雖頂著宜居城市的招牌,地理上的南方,帶來的不全是繁花似錦,信陽不僅是個獨特的存在,也是省內2座未集中供暖的地級市之一,冬天最是難熬。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與南方的豔陽高照,北方的暖氣融融不同。冬季的信陽多雨雪,氣溫長期徘徊在0度左右,江淮間特有的溼潤讓人有種刺骨的滲透,“冷”對人的摧殘是刻骨銘心的存在。雖然部分地方有空調、電暖器等眾多取暖設備,那都不是最好選擇(個別有小鍋爐的單位除外)。想捱過寒冷的冬天還得靠"凍“。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會在冬季選擇了逃離、加入到南來北往的候鳥群。

長期以來,信陽人盼望能搭上集中供暖的東風。受計劃經濟影響,60多年前國家供暖的分界線,以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讓分界線上或線南的信陽及同類區域的夥伴們很受傷。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終於,在2018年底信陽市發改委批覆了信陽城區集中供暖方案。2020年前,主要建設範圍為羊山新區。後五年,以溮河區作為重點,兼顧發展羊山新區和平橋區。2030年前,重點發展工業城西區和工業城東區。

信陽下了雪,宜居城市還差這一步

雖然還得等,畢竟希望已經不遠矣。想想幾年後,信陽的小夥伴們在寒風中愜意地啃冰棍、看風景都不是個事兒!誰還能說信陽不宜居嗎?

注:本文圖片來自信陽新八景,聶品及網絡,版權歸攝影人所有,如有侵權可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