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這座湖,湖北做了一件事,河南這次難答應

信陽這座湖,湖北做了一件事,河南這次難答應

據南方週末報道,河南信陽九里關水庫與湖北大悟取水之爭再起波瀾。

沒有霧,走在九里落雁湖畔、早晨的空氣中,皮膚都是潤滑的感覺。九里落雁湖,本名九里關水庫,湖北名界牌水庫,主體庫區位於羅山縣鐵鋪鄉,距信陽市僅30公里。

1970年,為支援大悟縣用水,應湖北提請,鄂豫兩省協商,在九里關址上建庫。水庫長14.5公里,寬約900米,面積約30平方公里,總庫容8100萬立方米。

淹沒在湖下的九里關為古義陽三關之一。義陽三關南屏荊楚、北扼中原,列席天下九塞。千百年的金戈鐵馬與商旅繁華。歷史的積澱在這裡如秋冬落葉般厚實。

歷史再長,總有節點,隨著清末京廣鐵路、建國後107國道的貫通。繁華的九里關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讓雄關消失於視野的正是九里關水庫。

信陽這座湖,湖北做了一件事,河南這次難答應

九里關水庫,曾見證鄂豫兩地兄弟般友誼。根據當初建庫約定,河南移民、湖北築壩,湖北發電、灌溉,河南漁業養殖。水庫投入使用後,大悟縣連年豐收,所產糧食,暢銷全國。

而上游同為貧困縣的河南羅山縣,因大片良田、山地茶園被淹沒,地形地貌發生了巨大改變。水庫落成前,大山腹地的山民,在重山峽谷中尚有一條崎嶇官道與外相連。建庫後,則變得出門不易進山難,生產生活資料進出成本高昂,豆腐盤成了肉價錢。

隨著大悟縣人口、田地的增長,九里關水庫又承擔起20多萬人居民有償飲水功能,需求越來越大,逢降雨少的年份,庫容不堪負荷,不得不在死水位下取水,而取水口並沒有取得取水許可證。

長期以來,羅山部分村民對水庫回水淹沒耕地、水庫養殖業承包戶虧損,以及交通不便等問題表達不滿,自1986年起,兩地群眾發生多起激烈衝突。雖請來長江委多次出面調解,給予一定經濟補償,但根本問題卻無法調決。

2018年7、8月份,河南省接到湖北省環境廳來函,才知九里關水庫已由湖北省單方面完成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而且一級、二級保護區和准保護區全部在河南境內,佔據了羅山縣很大面積”。

接到草案的河南省感到意外和不滿。而按照水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跨省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需要由兩省的市縣政府一起組織劃定。

2018年12月8日,河南省信陽市政府緊急起草了一份《反對將九里關水庫作為大悟水源地》的情況說明向上級彙報。說明指出,大悟縣水利局對“界悟飲水工程”發放取水許可證和徵收水資源費的行為,違反了取水條例。

信陽這座湖,湖北做了一件事,河南這次難答應

九里關水庫東臨靈山,西望雞公山,四季風景如畫,擁有大量歷史人文景觀。信陽為保護這一帶生態環境、不懈努力,幾年來成效顯著。而當地老百姓守著青山綠水,呼吸著新鮮空氣過著窮日子,也熱切盼望能發展好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脫貧致富。

一旦劃定保護區,上游羅山縣即將建造的高速公路和已經獲得河南省批覆的5A級風景名勝區規劃將可能成為泡影。

最近,大悟縣終於決定棄用九里關水庫,啟用新水源地。新方案已報給湖北省,一部分採用當地備用水源地姚河水庫,另一部分對接建造中的"鄂北引水工程"工程、水源從丹江口取水。

工程預計2020年啟用,在此之前的過渡期繼續沿用九里關水庫。

啟用新水源地,也意味著持續三十多年的豫鄂取水之爭很快畫上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