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近日一個新出的韓綜《咖啡之友》,在豆瓣評分高達9.2,而它正是出自羅英錫製片人之手。

話說這位羅PD並不是第一次創造這樣高質量的綜藝,早些時候的《新西遊記》、《花樣青春》系列,還有《三時三餐》等綜藝,收視率跟口碑一樣不落。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當年製作的明星旅遊綜藝《兩天一夜》,創造韓國百分之五十的收視奇蹟,大概就是韓國有兩個人打開電視,就有一個人在看這個節目。

這樣一個其貌不揚,還有點憨憨的老羅,是如何能做到這樣的成績呢。

01.在成為製作人之前,有一個演員夢

有時候有了選擇權,也會不知道怎麼走。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都有一個毋庸置疑的目標:考大學,所以在那些奮鬥的時間裡,一門心思只有學習。

考上大學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做什麼呢?這種迷茫,是很多大學生都會出現的問題,而老羅也不例外。

大一某段時間,老羅經常借酒消愁,因為他不清楚自己那麼努力考上首爾的延世大學,之後自己要做什麼,喜歡做什麼,擅長的地方哪裡,對未來一片迷茫。

韓國人很喜歡集體熱鬧的氛圍,大一的時候,老羅身邊的同學們都非常熱情地在一起交流,一起參加校內活動。而對於認生的老羅來說,這些集體活動太過於吵鬧,不是很適應。

但老羅也是普通人,也需要朋友喝酒聊天,所以也在尋找跟自己氣場相吻合的集體 。

偶然的機會進入了戲劇社,這個社團相對來說,比其它集體氛圍更加安靜一點,老羅就這樣找到了自己舒適區。

而這個戲劇社以後則成為老羅大學生活的全部。就在這個戲劇社中,跟前後輩一起認真背臺詞,積極地演出,傾注著少年的熱血。於此同時,老羅也一直在寫劇本,除了演戲,寫劇本是他的第二興趣。

都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但有時候也要“認清現狀”

四年之後,即將步入社會的老羅選擇了他的第二興趣,之所以不選擇演戲這條路,用他的話說:演戲需要天賦跟美貌,而那兩樣,他的父母正好沒給他,“迫於”無奈,選擇了在寫劇本方向發展 。

盲目的自信是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共有的特徵,老羅也不例外。

當時有一則編劇的應聘,主要考核方式是,把當時很火的一個喜劇《三個朋友》寫成三十分鐘的短劇。老羅“自信”地認為自己隨便寫寫就能過,畢竟大學經常寫這些,尤其是喜劇類的。

寫完劇本之後,老羅自己看了好幾遍,每看一次都能把自己笑抽過去,覺得自己的這個作品簡直就是出自“上帝之手”,內容幽默風趣。等到通知結果的那一天,電話始終沒想起,“這不可能,一定是弄錯了”,老羅壓根沒覺得自己作品過不了關,所以只好 自己打電話去問了一遍,對方回答卻沒有任何驚喜。

老羅再一次陷入了迷茫,自己要做什麼,不過這次很快找到了新的目標,就是製作人。全身心的投入準備各種考試,最後考上了KBS電視臺。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02.成年人的職業,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目標就清晰很多,現實卻是骨感的。

比較認生的老羅很難跟初次見面的人遊刃有餘地交談,而一名製作人,這必須要有的能力,一個節目都是由他來協調控場製作的,本以為沒有這樣能力,已經是一個大挑戰了。

但沒想到,最大的挑戰根本不是這個,而是“藝人恐慌症”,也就是說見到藝人說不出話來或者說話結巴,面色潮紅,也是因為這個,給老羅職業生涯帶來一次重大的改變。

在一次青龍獎頒獎典禮的直播中,老羅分配到一個任務,就是在藝人表演結束後提醒在休息室的主持人去主持,但這是一個輔助角色,因為主持人那邊會有其他工作人員提醒,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表演都快結束了,主持人遲遲未出現,老羅卻還在猶豫要不要去喊主持人出來。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還是晚了,造成嚴重的節目事故。不管是老羅的領導還是自己,都無法輕易原諒這次的事故。

可能老羅是有才華的吧,最後領導還是繼續用他了,不過這件事對老羅造成的影響沒有畫上句號。

老羅之前有一個夢想;要做過程有趣,結果正確的事情。

他也一直堅持這樣想法並投入到實踐中,所以又讓老羅覺得不喜歡的事情,他就會放棄掉,不會去碰,就像這次事故一樣,知道自己有“藝人恐慌症”,在主持人沒有準時到場的情況下,還在糾結要不要去提醒,他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想法,卻忽略一件事;這是工作。

自負而又敏感善良的老羅通過這件事明白,職場不是自己可以耍情緒的地方,既然拿了薪水,就要付出與它相匹配的價值。老羅把這個夢想暫時收到抽屜裡,讓自己放下各種內心戲,無條件認真工作,不要對他人造成困擾。

這樣的老羅讓人心疼,一個被磨去稜角的少年,開始對社會妥協。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看法是片面的,人都是需要改變的,改變也沒有什麼不好,最可貴的是沒有丟掉初心。


不過是想做個安分守己的製片人,卻不小心創造了綜藝收視奇蹟


03.創造奇蹟之後路要怎麼走

在認真踏實工作的信條下,十年後迎來了《兩天一夜》,這個改變老羅職業生涯的節目。

這個節目的前身《準備好了》,雖是跟綜藝紅人姜虎東合作,但收視率十分慘淡,節目也接受改版,這時候老羅已經是職場前輩了,有一定的話語權,靈魂深處的幽默開始出來了,帶著一點“看好戲”的心態,想讓長期處於光環下的藝人,去農村跟爺爺奶奶聊天,玩“福不福”遊戲。按照這樣的想法進行試拍,因為足夠有趣跟創新,播出之後反響不錯,《兩人一夜》就按照這樣的拍攝定下來的。

藝人雖是拍節目,但在拍攝中玩的遊戲自己也是樂在其中,甚至有時候,還跟工作人員玩遊戲。藝人們跟老羅打賭,模仿老羅,如果老羅笑了,工作人員就睡在外面,反之藝人睡在外面。

在這樣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兩人一夜》的工作人員以及藝人就像一家人一樣相處,收視率也一直穩高,老羅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正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結果正確,過程有趣

節目慢慢成為國民綜藝,一次次到達收視高峰,慢慢的也有人開始退場,從藝人夢C開始,其實他的離開沒有什麼“正當”的理由,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選擇,夢C去國外留學了。

後來姜虎東出事從節目下車,老羅自己也選擇離開那個實現他夢想的節目。對於老羅的行為很多人不解,身邊人知道後也無一不問他為什麼。

可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人生的競賽只要活著就沒有停止過,老羅也在擔心這個做了五年的節目,下一個五年觀眾還這麼喜歡這個節目嗎。

有時候止步不前就是倒退,何況在韓國這樣綜藝遍地開花的國家,如果一直在,《兩天一夜》的節目中,老羅給綜藝創造的只有高度,而離開之後,卻創造綜藝的寬度。

之後的《三時三餐》、《花樣》系列,每一樣單拎出來都可以成為老羅的代表作。一直都給觀眾帶去了歡樂,也收穫了名利,老羅卻從來沒有失去初心。

他與姜虎東在兩天一夜節目中積累了很多的情感,當時拍攝的時候,因為過於創新,當藝人知道自己要去鄉下拍攝,玩遊戲失敗可能沒有飯吃,老羅擔心藝人不配合,但因為有姜虎東這個有能力,有威望的前輩積極配合,後輩的藝人也沒有多大的異議,拍攝少了很多的阻礙。

姜虎東在出事之後,一直沒有工作,後來即便查清事情真相,也沒有節目敢用他。老羅跟藝人李昇基就帶著他出來拍攝《新西遊記》,這個節目後來火了,第一季是在網絡上播出,第二季就在電視臺上播出了。

可當時決定拍這部綜藝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會這麼火,老羅跟李昇基只是想單純地幫助姜虎東跟之前《兩天一夜》一起拍攝的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