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许多瑞士之最。因紧邻德国和法国,据说是最不像瑞士的瑞士城市。

从奥古斯塔.劳里卡开车20来公里就到了巴塞尔,有地下车库尽量停在车库内,安全是一方面,主要是没有时间限制。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是车库的入口。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上来才知道,车库上方就是巴塞尔大学医院。巴塞尔大学医院,始于1842年,是瑞士五家隶属于大学的医院之一。不过创建于15世纪的巴塞尔大学历史还要更早。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现在的巴塞尔大学主校区就在大学医院的南面,这是大学的校园一角。巴塞尔大学成立于1460年,瑞士最古老的大学,也算是欧洲较古老的大学。伊拉斯谟、尼采以及数学家伯努利都曾在巴塞尔大学任教。伊拉斯谟和伯努利的墓就在巴塞尔大教堂内。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样的房子在巴塞尔还不算是老的。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一座小教堂,圣彼得教堂。教堂的历史可追溯到14-15世纪或更早,不过在1529年归了新教的归正教会。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教堂前的半身像,约翰.彼得.赫贝尔(Johann Peter Hebel,1760–1826 ),出生于巴塞尔的短篇小说家、诗人,在德国也很有名,经常被说成是德国诗人。不过他的墓确实在德国。歌德和托尔斯泰等人都是他的崇拜者。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有人说,巴塞尔是最不像瑞士的瑞士城市,这可能与这里离德国实在是太近了有关吧。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现在来到的这个广场,就是巴塞尔的历史中心,集市广场或市集广场(Marktplatz),红色的建筑就是巴塞尔市政厅,在欧洲,有非常多的城市都有这个传统,市政厅前的广场就是集市广场。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五百年历史的巴塞尔市政厅,后面单独介绍。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周边的商业街,各大名牌店一点不乏。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家店专门卖烟具。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不知为什么,这两年总是跟莱茵河有缘。莱茵河把巴塞尔市分成两个区,左岸(图中右)的大巴塞尔区和右岸(图中左)的小巴塞尔区,历史中心主要分布在左岸的大巴塞尔区。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现在所在的桥,叫巴塞尔中桥(Mittlere Brücke)。今日所见的石桥,建于1903-05年。桥长192米,宽18.8米,石材为采自圣哥达山的花岗岩(前面提到过卢塞恩的繁荣始于圣哥达山口的开通)。石桥的前身,则是巴塞尔最早建桥的位置,一座13世纪早期的木桥。罗马时期,莱茵河上曾有过几座桥,但罗马人退出日耳曼高卢后,桥就都荒废了。中世纪时,巴塞尔的上游可能有了几座桥,但巴塞尔的下游还没有一座桥,直到14世纪,下游的斯特拉斯堡才有个一座桥。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桥头的三王大酒店(Grand Hotel Les Trois Rois),得名于耶稣降生时的三王朝拜。13世纪建桥后,由于位置好,这里就有过一家客店。三王的名字17世纪时就存在了。19世纪时原来的旅馆被拆除,重新建造了这座酒店,据说也是瑞士历史最古老的酒店之一。

住过这家酒店的名人有,拿破仑.波拿巴,埃及苏丹法鲁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蒙哥马利将军,伏尔泰,萨特,查尔斯.狄更斯,卡拉扬等。

还有一位住过这酒店的人,那就是犹太复国主义之父 。1897年,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就是在巴塞尔举行。会后,赫茨尔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巴塞尔,我创建了犹太国,也许很多人现在会嘲笑,但也许五年,最多五十年,人们将见到它的实现。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中世纪时,由于莱茵河上的桥很少,这座桥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桥上还设立了收费站,对来往的客商收税。这桥还有个作用,那就是执行死刑。被判处死刑的罪犯,被捆上手脚从桥上扔下莱茵河。不过下游有个修道院的修女们,经常“做好事”,把罪犯给救了上了,于是,那些修女后来被驱逐了。到了17世纪,这种死刑方式被砍头取代,幸存的几率就没有了。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桥上经过的电车。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莱茵河上游方向的另一座桥,韦特施泰因桥(Wettsteinbrücke)。建于1877年,是巴塞尔的第二座大桥。得名于纪念17世纪的一位巴塞尔市长,瑞士外交家。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大桥的模型还获得过金奖。当时,美国自由女神像的头也在会场上展出(8年后运到美国组装)。

如果仔细看这座桥,会发现桥的右边会比左边高出不少,的确,这桥的桥面就是倾斜的(斜率2.67%),当时为这个方案还争论了很久。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我们沿着巴塞尔老城往莱茵河上游方向(东南)走,很多这样的老式建筑。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1438,标志着房屋的年代。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看清,这脚手架是画的。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些老房子很有德国木筋房的风格,所以人说巴塞尔是最不像瑞士的瑞士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又一座1437年的建筑。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一栋老建筑前的喷泉。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老建筑是巴塞尔城市州档案馆(Staatsarchiv Basel-Stadt),后面的教堂是圣马丁教堂。

这里解释一下巴塞尔城市州,虽然巴塞尔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但巴塞尔所在的巴塞尔城市州是瑞士26个州中最小的,有城市州,那是不是还有个乡村州啊,没错。1833年,原来的巴塞尔州因为城市与乡村的权利问题闹矛盾(还险些发生战争),后在联邦的干预下分裂成了两个州。巴塞尔市和周边的几个镇成为了巴塞尔城市州,原来的州的大部分成为了巴塞尔乡村州。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档案馆的前身是11世纪的一个修道院,后来改为巴塞尔城市州的档案馆,是瑞士的第一个档案馆。属于政府机构。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修道院回廊内的壁画是一位近代瑞士画家海因里希.艾瑟尔的作品。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是巴塞尔大学的一个分支。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大学社会科学院非洲研究中心。牌子左上角的是巴塞尔大学的Logo。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右前方的建筑是巴塞尔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Basel)。再往前是巴塞尔文化博物馆,远处的钟楼就是巴塞尔大教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地势越来越高,从高处看莱茵河上的中桥。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河对岸的小巴塞尔区。巴塞尔是瑞士的化工和医药中心,罗氏和诺华的总部都在巴塞尔。右侧的大楼就是著名的罗氏公司总部大楼。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著名的巴塞尔大教堂,伊拉斯谟的墓就在这里,以后另说。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从大教堂出来,沿莱茵河往回走,去看一家建筑师事务所,他们的作品之一就是北京的奥运场馆-鸟巢。又回到中桥,桥中间有个红砂岩色的小礼拜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成立于1899年巴塞尔州银行,瑞士的国有银行。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巴塞尔的普雷迪格教堂。苏黎世也有一座同名的教堂,属于苏黎世四大教堂之一。普雷迪格就是修士(或传教士)的意思。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前面这个城门叫圣约翰门(St. Johanns-Tor),大约建于1367-1375年间,是巴塞尔现存的三座14世纪城门之一。中世纪有十几座城门,城门之间有城墙连接。

出此门继续再往前走一公里多,往左就是法国的圣路易,往右是德国的魏尔(我们就住在魏尔),也就是说从这走路半个小时就能去三个国家。

不过我们来这不是为了看城门,是城门前的这座建筑。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座不太起眼的建筑,就是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我们北京的鸟巢设计就是出自这里(当然也有中方的参与者)。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是事务所的正门。HERZOG & DE MEURON,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名称是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两人名字的组合。两人同为1950年生人,同为苏黎世联邦理工( )校友(前面提到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建筑排名世界第四)。他们的作品除了北京鸟巢,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其中还有获得过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真是知识创造价值啊。现代瑞士的富有,一是靠美丽的自然景色(旅游),还有就是靠科技靠智慧以及传统手艺(手表)。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除了那栋老式建筑,周边还有一些建筑(或一部分)也属于他们的事务所。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栋楼的一层也是。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不方便近距离拍照,远远地能看到里面很多建筑模型,学建筑的基本必修。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最后来到的是巴塞尔现存的三座中世纪城门之一,斯巴伦门。据称是瑞士最漂亮的老城门之一。

斯巴伦门(Spalentor),大约建于1356年10月的巴塞尔大地震之后。19世纪后,巴塞尔的城墙和城门也大都被拆除,三座老城门能留下来也属于万幸。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城门两边的塔楼高28米,过去是卫兵站岗的地方。最高的尖顶有40米高。尖塔上还贴有彩色瓷砖。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现在的老城门只能走行人了。门上方有两个人手持巴塞尔城市州的徽章。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城门里外各有两个闸门。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这扇木门看上去怎么也有几百年了,很有古老的味道。地面的花砖似乎还有色彩。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老城门的内侧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城门上的时钟。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城门内正对的街道(Spalenvorstadt)。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城门附近的一个玻璃房,属于巴塞尔大学的植物研究所(Botanischer Garten der Universität Basel)。历史可追溯到1598年,是瑞士最古老的植物园,最初是为了种植一些药用植物,现在里面有很多热带稀有植物。

巴塞尔,瑞士第三大城市


下篇:巴塞尔市政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