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燃料電池公交車起波瀾,申龍聯手神力幹了票大的

2019年1月18日上午,“上海市奉賢區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交車儀式”在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神力”)舉辦。由上海神力聯合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研發的兩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交付上海奉賢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奉賢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實現首次上海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非項目性商業化”交付。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幹頻、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佾、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建華等出席儀式。


上海燃料電池公交車起波瀾,申龍聯手神力幹了票大的

本次交付的兩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分別為8.5米和10.5米。經實際測試,兩款車型均可實現15分鐘內加滿氫,續駛里程達到360公里。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實現燃料電池自主化的先驅企業,上海神力研發的電堆體積功率密度突破2.2kW/L,支持-30℃低溫自啟動、-40℃低溫存儲,進一步提升中國燃料電池“芯”實力,廣泛適用於客車、物流車、乘用車等領域。


上海燃料電池公交車起波瀾,申龍聯手神力幹了票大的

上海神力是科技部重點培育、上海市重點支持的新能源高科技企業,自1998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燃料電池研發。2008年,公司為北京奧運會服務用車項目提供20輛燃料電池轎車及3套燃料電池大巴發動機;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提供30臺燃料電池發動機,分別配套榮威、奔騰、志翔、領馭、東方之子車型,以及為申沃客車提供燃料電池發動機配套服務;2017年,公司發佈了新一代國產電堆,並在2018年建成產線,當年實現批量化生產。

此前上海市燃料電池公交車上線均為政府項目,而此次交付實現了上海市首個全商業化運營。從車輛出廠、上公告、上牌照到最終通過投運審批,均與純電動公交車上線程序相同。上海神力總經理戴威表示,公司未來將再接再厲,進一步提升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水平。

在推動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方面,上海市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00年,上海就將“燃料電池轎車關鍵技術研究”列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001年,上海市參與國家“863”計劃相關項目,相繼成立多家重點科研機構;2017年9月,正式發佈《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目前,全市產業鏈企業已超過30個,覆蓋關鍵材料、零部件、動力系統與整車以及推廣應用與配套服務等環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幹頻在發言中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在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進展,但相較於部分國際企業仍然差距較大,尤其是商業化程度相對滯後,產業鏈較為薄弱,工程化能力不足,以神力科技為代表的自主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強化國際競爭力。

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佾認為,此次交付有助於推動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把神力科技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進行支持,同時,希望神力科技進一步突破關鍵技術,加快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流的現代化企業。

據悉,這兩款公交車將分別在奉賢區7路和27路公交線路投運。通過示範運行,可以有效採集技術數據和積累管理經驗,完善公眾對燃料電池車型和氫能安全的認知,同時為上海乃至全國燃料電池公交商業化運營提供驗證,進一步推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