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謝貧窮,原來會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近日,一篇18歲女生關於自己、關於感恩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響。這名女生叫王心儀,剛剛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謝貧窮,原來會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王心儀)

王心儀的家境十分貧困。媽媽體弱多病,家中有兩個弟弟,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補貼家用。

但是她並沒有抱怨生活的艱辛。面對姥姥患癌去世、面對同學對衣著的嘲笑,還有上學路上的交通不便,王心儀通通把這些困難化為了兩個字——“感謝”。

她寫道:

感謝貧窮,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頭的氣量。

......

很多人都說從王心儀的臉上看到的都是陽光。正是因為她常懷感恩之情,所以她所經歷的都是晴天,看不到任何陰霾。

1 不會感恩的孩子是自私的、冷漠的

前不久,看到過一則新聞:

美國加州一位15歲的女孩Nicolette Gray在一檔美國知名的電視調解節目中控訴自己的媽媽Nina虐待自己,而虐待的方式卻讓人大跌眼鏡!

原來,Nicolette Gray來自單親家庭,媽媽Nina心疼女兒沒有父親的疼愛,於是拼命工作,努力為女兒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

於是,小小年紀的Nicolette Gray花錢如流水,最大的人生樂趣就是用媽媽給的錢買各種自己喜歡的名牌包包和衣服。

意識到女兒的揮霍無度後,Nina決定將女兒的零用錢從原來的每月5000美元減至1000美元。

接受不了零花錢被大大削減的Nicolette Gray於是跑到調解節目中,聲淚俱下地控訴母親,稱這是在虐待自己。

要知道,Nicolette Gray自出生以來就有專屬的司機、保姆或私人教練。比起上文中提到的王心儀,她過的可謂是公主般的生活。可是這樣優渥的生活,卻並沒有讓她感到滿足,也並沒有用一顆感恩之心來對待辛苦工作的母親,甚至認為減少零用錢是一種虐待......

這樣的現象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了!家長明明已經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可孩子似乎變得更加“貪心”,連半點感激之情都沒有!不懂感恩的孩子是多麼的讓家長心寒。

2 為什麼孩子會缺少感恩的心?

盧梭在《愛彌爾》中一針見血指出:

“你瞭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

我們總是說要好好愛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覺中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問原則對錯。

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被愛是應該的,父母就該這樣對我。TA認為從父母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從而就會變成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更不懂的感恩的“白眼狼”。

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這本書裡,書的作者之一蔡穎卿就講過最這樣的一個故事。

她一位朋友的哥哥要去美國留學時,因為學費不足,父親賣掉房子籌錢讓他出國,他拿到學位後,在美國成家立業又置產,父親很高興,覺得苦心終有代價,退休後決定赴美與孩子團聚。沒想到孩子向父親提出,如果他真要來美國同住就得付房租,老父親當然很傷心。

老父親賣房為孩子上學,卻落得如此下場,這樣的教育到底是在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這位父親的錯,就錯在當時不該把全家所有的資源都給了這個孩子。一個成年的孩子能不管父母生活上的負擔,只想到自己的發展,就足以看到他的自私,沒有感恩之心。

如果這個孩子小時候父母有對他進行過心懷感謝的教導,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謝貧窮,原來會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3 怎麼樣讓孩子學會感恩?

其實,作為父母,希望孩子懂得“感恩”,並不見得就是想著要孩子能夠孝敬自己,記得自己的好。

而是希望孩子能夠具備這樣一種美好的品質,擁有關懷他人的能力,懂得珍惜別人對TA們的好。

其實感恩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正能量的流動,很多時候是觸景生情,被出發的。從積極心理的角度來說,感恩出發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知道自己受益,這一點是基礎。

要知道給予者的付出。知道有人在為我們做事情。

要知道給予者的善良。懂得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應該為我們做事情的。

要有滿足的心理。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獲得的超出期許的時候,會感覺極大的開心。而當達不到期許的時候,可能就會有抱怨甚至怨恨。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適當的期許。

3 兩個學會感恩的小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改變溝通表達的習慣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謝貧窮,原來會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就是很普通的餐桌對話,但是卻傳達出奶奶的付出和提醒孩子付出感恩行動。沒有說教,水到渠成的觸發著孩子的感恩情懷。

感恩不是口號,感恩也不需要進行很多的儀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改變一些溝通和表達習慣,感恩之心就已經流淌出去了。所以,請各位家長從觸發感恩的條件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也培養自己和孩子對恩情的感受能力。

(2)寫感恩日記:每天寫下至少三件令自己感恩的事情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謝貧窮,原來會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感恩日記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積極的視角,不一定都是愉快的事情,對於感受不好的事情也可以轉換視角。我們感受到提升,感受到溫暖和感恩,長期堅持下來,我們不但會關注積極的事情,即使我們遇到了消極的事情,我們也會以積極的心態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