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原来会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感恩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原来会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王心仪)

王心仪的家境十分贫困。妈妈体弱多病,家中有两个弟弟,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但是她并没有抱怨生活的艰辛。面对姥姥患癌去世、面对同学对衣着的嘲笑,还有上学路上的交通不便,王心仪通通把这些困难化为了两个字——“感谢”。

她写道:

感谢贫穷,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感谢贫穷,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永不低头的气量。

......

很多人都说从王心仪的脸上看到的都是阳光。正是因为她常怀感恩之情,所以她所经历的都是晴天,看不到任何阴霾。

1 不会感恩的孩子是自私的、冷漠的

前不久,看到过一则新闻:

美国加州一位15岁的女孩Nicolette Gray在一档美国知名的电视调解节目中控诉自己的妈妈Nina虐待自己,而虐待的方式却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Nicolette Gray来自单亲家庭,妈妈Nina心疼女儿没有父亲的疼爱,于是拼命工作,努力为女儿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于是,小小年纪的Nicolette Gray花钱如流水,最大的人生乐趣就是用妈妈给的钱买各种自己喜欢的名牌包包和衣服。

意识到女儿的挥霍无度后,Nina决定将女儿的零用钱从原来的每月5000美元减至1000美元。

接受不了零花钱被大大削减的Nicolette Gray于是跑到调解节目中,声泪俱下地控诉母亲,称这是在虐待自己。

要知道,Nicolette Gray自出生以来就有专属的司机、保姆或私人教练。比起上文中提到的王心仪,她过的可谓是公主般的生活。可是这样优渥的生活,却并没有让她感到满足,也并没有用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辛苦工作的母亲,甚至认为减少零用钱是一种虐待......

这样的现象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家长明明已经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可孩子似乎变得更加“贪心”,连半点感激之情都没有!不懂感恩的孩子是多么的让家长心寒。

2 为什么孩子会缺少感恩的心?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

我们总是说要好好爱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就不知不觉中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问原则对错。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被爱是应该的,父母就该这样对我。TA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从而就会变成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更不懂的感恩的“白眼狼”。

在《教养在生活的细节》这本书里,书的作者之一蔡颖卿就讲过最这样的一个故事。

她一位朋友的哥哥要去美国留学时,因为学费不足,父亲卖掉房子筹钱让他出国,他拿到学位后,在美国成家立业又置产,父亲很高兴,觉得苦心终有代价,退休后决定赴美与孩子团聚。没想到孩子向父亲提出,如果他真要来美国同住就得付房租,老父亲当然很伤心。

老父亲卖房为孩子上学,却落得如此下场,这样的教育到底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这位父亲的错,就错在当时不该把全家所有的资源都给了这个孩子。一个成年的孩子能不管父母生活上的负担,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就足以看到他的自私,没有感恩之心。

如果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有对他进行过心怀感谢的教导,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原来会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3 怎么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其实,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懂得“感恩”,并不见得就是想着要孩子能够孝敬自己,记得自己的好。

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具备这样一种美好的品质,拥有关怀他人的能力,懂得珍惜别人对TA们的好。

其实感恩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正能量的流动,很多时候是触景生情,被出发的。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来说,感恩出发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知道自己受益,这一点是基础。

要知道给予者的付出。知道有人在为我们做事情。

要知道给予者的善良。懂得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应该为我们做事情的。

要有满足的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获得的超出期许的时候,会感觉极大的开心。而当达不到期许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抱怨甚至怨恨。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适当的期许。

3 两个学会感恩的小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改变沟通表达的习惯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原来会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很普通的餐桌对话,但是却传达出奶奶的付出和提醒孩子付出感恩行动。没有说教,水到渠成的触发着孩子的感恩情怀。

感恩不是口号,感恩也不需要进行很多的仪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改变一些沟通和表达习惯,感恩之心就已经流淌出去了。所以,请各位家长从触发感恩的条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也培养自己和孩子对恩情的感受能力。

(2)写感恩日记:每天写下至少三件令自己感恩的事情

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原来会感恩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感恩日记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积极的视角,不一定都是愉快的事情,对于感受不好的事情也可以转换视角。我们感受到提升,感受到温暖和感恩,长期坚持下来,我们不但会关注积极的事情,即使我们遇到了消极的事情,我们也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