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元債務違約,中信國安總經理:所有集團領導只領北京最低工資

中信國安集團的2019年過得比較煩:沒錢還債。

此前,集團25億元保險債權違約,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被下調,相關的中票信用等級,展望也變成了“負面”。

好在還有擔保方北京銀行。

3月18日晚間,北京銀行公告稱,已履行了約3945.38萬元之擔保責任。公告還稱,如中信國安未能按合同約定支付本金或利息,本行承擔的最大風險敞口為該項目項下的全部本金及利息。

25億元債務違約,中信國安總經理:所有集團領導只領北京最低工資

北京銀行的意思很明白:中信國安集團沒錢還債的話,這筆錢我出!

中信國安集團的資金危局,能否從此開始逐步破解?

25億保險債權違約

這次北京銀行兜底的保險債權融資,名為“中信國安棉花片危改項目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融資本金人民幣25億元,實際融資期限5年。

該計劃按季付息,但2019年一季度利息,中信國安集團卻沒能按期償付。身為責任擔保方,北京銀行於3月15日,代還了這一季約3945.38萬元的本息。

由於該計劃附有加速到期條款,因此市場也很擔憂,按照目前中信國安集團的資金狀況,到時候是否拿得出這筆錢(中信國安集團如果在首個付息日起六個月內仍未支付利息,則該債權投資計劃將提前到期,到期日為2019年9月3日)。

25億元債務違約,中信國安總經理:所有集團領導只領北京最低工資

對此,北京銀行表示,本行承擔的最大風險敞口為該項目項下的全部本金及利息,換句話說,如果中信國安集團到時真沒錢還債,北京銀行先全額墊付這25億元的本息!

2018年三季報顯示,北京銀行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為411億元,淨利潤為166億元,確實有先行墊付的資金實力。

3億元資產被凍結

喜事成雙。3月18日,中信國安集團發佈涉訴公告,其之前因中關村銀行申請而被法院裁定凍結的3億元財產目前已解除凍結。

上述存款凍結案,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視為中信國安集團資金危局爆發的前兆。

今年1月,因北京中關村銀行申請,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已於2018年12月底裁定,查封、扣押、凍結被申請人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的財產,限額約3億元。凍結銀行存款的期限為一年,查封動產的期限為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為三年。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

同期,中信國安集團的債券價格突然暴跌28.85%和46.19%,引發評級機構聯合資信下調了集團的主體信用評級,集團的資金危局被全面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據中信國安集團2018年三季報,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資產總計2215.13億元,負債總額1782.9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0.5%。

集團總經理坦誠資金困難

公司的過快擴張,可能是中信國安集團陷入資金危局的關鍵原因。

1999年,此前的中信國安總公司正式更名為“中信國安集團公司”。2014年,公司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制,目前業務涉及金融、資源開發、信息網絡、文化旅遊、城市運營、消費品、健康養老等領域。

據內部人士透露,國安集團總經理劉鑫此前曾在內部會議上坦陳,目前國安集團確實面臨很困難的資金問題,包括他在內的所有國安集團領導從2018年12月開始只領取北京市最低工資。

25億元債務違約,中信國安總經理:所有集團領導只領北京最低工資

單從賬面上來看,中信國安集團的資金還算充裕。2018年3季度,集團賬面現金尚有84.95億元,而2017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68.37億元。短短一年的時間,集團現金減少了一半。

錢大多被用於還債。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國安集團短期及長期借款合計超千億元,帶來了40.5億元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長近40%。

大手筆甩賣旗下資產

為籌措資金,藉助A股上市公司中信國安(代碼:000839)這個平臺,中信國安集團開始大手筆甩賣旗下資產。

2018年6月,中信國安公告稱,擬以21.72億元轉讓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31.80%股權給榮盛控股;當年12月28日,中信國安稱21.72億元交易價款已全部收到。

今年3月14日,中信國安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國安通信目前持有江蘇有線(代碼:600959)11.99%的股權,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擇機出售。

據悉,本次出售數量不超過江蘇有線總股本的2%。

藉助賣資產套現自救,中信國安集團,未來是否能破解自身的資金危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