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破億,再出發!

再破亿,再出发!

再破亿,再出发!

2018年湖州港吞吐量達1.05億噸

其中進港4551萬噸、出港5935萬噸

再次列入全國億噸大港

尤其是集裝箱河海聯運

在中美貿易戰逆境中保持高增長

一路示範領跑

2018年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7.8萬標箱

同比增長35.3%

位居全國同類型內河港首位

再破亿,再出发!

作為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湖州港承擔了全省內河運輸32.3%的貨運量,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為加快推進內河水運供給從數量增長到品質提升轉變,推進綠色水運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全市通過集裝箱河海聯運、碼頭整治、航道提升、岸電覆蓋和船舶汙染治理、多證合一改革等舉措,秀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美麗曲線”,成為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的鮮活樣本。

再破亿,再出发!

位於乾元鎮武新線旁邊的德清多功能港區碼頭邊,大型龍門吊臂一把抓住集裝箱,沿著軌道慢慢移到貨船上,一批化工產品在碼頭完成裝箱,經河海聯運、水水中轉,最終出口運抵埃及。

浙江德泰港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梁偉

德清多功能港區一期主要為港口物流區,設計年吞吐能力350萬噸。“以前,企業大都通過上海港、寧波港等大港口進行進出口貿易,有時候清關通關需要等候較長時間。現在,外貿企業在家門口就能直接享受清關、通關、提單、結匯、退稅這些便利。”去年開始,德清多功能港區具備通商口岸功能,開始了“出海”新歷史,吞吐量同比增長93.2%。

再破亿,再出发!

後起之秀的德清多功能港區亮出漂亮的成績單,而浙江內河集裝箱運輸“領頭羊”的安吉上港碼頭,憑藉與上海港集團資本、技術、業務等方面合作優勢,降成本、優服務、拓市場,在中美貿易戰逆境中保持增長,去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2萬標箱。

再破亿,再出发!

張錦國攝

另一邊,連通湖嘉申線、長湖申線兩條千噸級航道的京杭運河湖州段“四改三”整治工程的施工依舊火熱,該項目將建設三級航道43.6公里,長湖申航道西延工程也正抓緊建設,湖州一條條高等級航道貫通長三角海港、長江,為江海河聯運創造了條件。

再破亿,再出发!

張錦國攝

正是一條條航道連通成百上千的港口碼頭、臨港企業,才匯聚成了湖州港崛起加速度,水運經濟向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展的轉型,推進內河水運高質量發展。

去年湖州港進出港比例43.4%比56.6%,礦建材料佔比下降到47.4%,與2017年相比,進出差距進一步縮小,貨運結構不斷改善,加上臨港經濟風生水起,除一枝獨秀內河集裝箱外,鋼材等臨港大宗貨物吞吐量增幅明顯,去年鋼材吞吐量達790萬噸,同比增長94.8%。

再破亿,再出发!

為港口企業排憂解難、牽線搭橋,拓展周邊箱源腹地和市場,市港航局趙列克局長帶領企業負責人專程趕赴安徽宣城、上海,合力推動浙皖、湖滬兩地集裝箱聯動發展,有效提高“陸改水、散改集”運輸比例。

經濟轉型,規劃引領,湖州編制發佈《湖州市臨港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構建“一芯、兩帶、多組團”空間佈局後,去年又編制發佈全省內河首個生態產業帶發展規劃——《湖州市長湖申生態產業帶發展規劃(2018—2022年)》,通過構築六大廊道,有效提升長湖申生態產業帶的綜合經濟實力,使其成為湖滬綠色廊道“項鍊”、水運轉型標杆、江南運河名片。

再破亿,再出发!

在高標準建設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的基礎上,湖州市加快推進示範區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力爭以標準形式將創建成果進行提煉和固化,加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湖州經驗,為國內其他地區內河水運轉型發展提供借鑑。

截至目前,已搭建了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科學適用的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標準體系框架,包括8個一級子體系、19個二級子體系、17項待制定標準、16項引用標準,以及部分政策、平臺和規劃。已發佈了《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建設指南》《內河普通貨船“多證聯辦”服務規程》等6項標準,《美麗航區建設規範》等3項標準已公示即將發佈。

- END -

再破亿,再出发!

圖文 | 局組宣科、局運管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