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你还在迷信“价值投资”?三大概念告诉你,为何“价值投资”会害死人

文:财经有料哥 公众号:财经天天有料 约4000个字,预计用户阅读时长12分钟

一、一篇爆款文章引发的思考

周末,料哥看到《证券时报》旗下的财经媒体发表的一篇文章刷屏了,文章的标题叫作《震撼!A股史上第一牛股竟是它,涨了274倍,超百倍有6只!两大秘诀熬出大牛股,价值投资仍是不二法门 》

由于文章的内容和标题都相当地吸引股民,最后也果不其然地成为了一篇“10万+”爆款文章。就是以下这一篇文章: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但是,料哥看完之后还是不由得产生了一股寒意,引发了思考。

因为文章当中所描述的这种观点,在股民当中其实蛮有市场的,也是很具普遍性的观点,尤其是文章当中的这一句话:“事实上,价值投资一直都在,只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

看完这一句话,你如果再看一下上市至今涨幅高达274倍的“第一大牛股”万科A, 和涨幅为227倍的伊利股份,还有上市以来的涨幅均超过100倍的泸州老窖、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云南白药等等这些鲜活的案例,你作为股民能不心动?让股民朋友们又要准备去进行所谓的“价值投资”了?

股民们看完文章后,会不会在怨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买万科A,又或者曾经买过万科A但只赚到了一点小小钱,甚至于是因为“割肉”就卖掉了?

这时,你对于在这些股票上长期投资从而收获百倍收益的“价值投资”者们除了顶礼膜拜,恐怕只剩下或多或少的“羡慕嫉妒恨”了。

如果单纯地看上文的内容和数据,还有那些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案例都没有毛病,很详实很客观很准确。

但是,料哥想问一句:全面吗?

也正因此料哥在看完这一篇文章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再补充一些内容,好让股民朋友们能更加全面地理解股市里的现象: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二、料哥今天要说的第一个投资方面的概念:幸存者偏差

谈这个话题,料哥必须要引用一个著名的统计学术语了: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外也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们往往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并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比如:在“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日常表达中,其实都涉及幸存者偏差。

料哥举一个著名的例子,当然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段子,大家不用纠结于其真实性,料哥只是用它来举例说明幸存者偏差:

“记者在某趟列车上进行采访,随机问了一位乘客:您好,请问你买到火车票了吗?乘客高兴地回答:买到了!记者又如此反复地随机问了十几个乘客,最后记者高兴地发现每位接受采访的乘客都说买到火车票了。于是记者对着摄像机镜头兴奋地说:今年春运的火车票购买率达100%!春节回家‘一票难’已经成为历史!”

大家看到这时,是不是觉得这名记者的行为很可笑?这就是一个有关于“幸存者偏差”的代表性例子。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介绍完这个统计学概念后,料哥再和大家回过头看一下那些“百倍牛股”。

就以A股市场历史上“第一大牛股”的万科A为例,如今我们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感到很震撼?但是,万科A在90年代初刚刚上市之时,你又会怎么看待它?那个时候,你能判断万科企业比其他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要更优秀吗?那个时候,你能预计到万科企业在未来的20多年时间里,能够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吗?甚至于,在那个时候能够预计到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会在未来的3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产业的人都寥寥无几。

大家留意一下深交所的主板上市公司名单,从股票代码为“000001”的平安银行(前身是深发展银行)开始,前面头几十家上市公司大部分是深圳的本地企业,而且大部分企业都与房地产业务相关。

但是,在万科A发展成为中国股市第一牛股的同时,其他与它同时代的房地产企业现今状况如何,你又有没有留意?

比如,股票代码紧随万科A的深金田A(000003),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和纺织业,但是如今已经“退市”了10几年。

深金田的前身深圳纺织工业供销公司,成立于1984年并于1989年2月首次在深圳公开发行股票。到了1991年,其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随后还于1993年5月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成为了深市著名的"老五股"之一。

在万科还在耕耘深圳房地产市场时,深金田在1994年就已经进军投资上海地区的房地产业务,成立了上海银田房地产公司,也曾经有过辉煌时刻。

但因为后面连年亏损,深金田于2000年5月被深交所实施特别处理,后又于2002年5月被证监会宣布不受理深金田的恢复上市申请,深金田在中国股市上的历史基本终结。

除了深金田,其他与万科企业同一发展时期、同样在深圳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其中有部分也同样是上市公司(比如深振业、深深房等等),它们如今的状况如何?在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50强名单上,还能占据多少席?

如今知名度和行业排名很高的部分房企,比如华夏幸福、富力地产等,是在21世纪初才成立的,已经比这些80年代、90年代就已经成立运营的房企要“晚了一代”。

因此,万科企业无疑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但更多地是体现在它成为了90年代那批中国房地产行业当中极少数的“幸存者”,而更多的与它同时期的同行业企业,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浪潮里了。

而股民们却只在事后记住了这一位“幸存者”,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Peter Thiel(彼得·蒂尔)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对冲基金管理者,PayPal的共同创建者之一,也是Palantir的共同创建者和对冲基金Clarium Capital的总裁。

即使只是因为共同创立了PayPal,就已经是很高的创业成就了,但彼得·蒂尔更为股民们和投资者们津津乐道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他曾经在2004年,为Facebook(脸谱网)的创始人提供了一笔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而这笔投资为彼得·蒂尔带来了高达2万倍的投资收益!

2万倍投资收益,连万科A那274倍的股价涨幅都只能对它予以仰望,这也是最打动那些梦想一夜暴富的股民们和投资者们的地方。

但是彼得·蒂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坦然承认当时他投下这笔钱时,真的是当作一笔很可能全损的风险投资,而且他当时也并没有看出Facebook有很高的确定性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成为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Facebook最新的股票市值高达约1500亿美元水平)。

而他在当时看好的其实只是“互联网社交平台”这个创新性的产业领域而已,于是,他把当时做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几十个初创团队全部都投资了一圈,而最终的结果是Facebook成为了那一位“幸存者",其他的那些同类平台的创业团队早已经并不为世人记起了。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万科、Facebook身上,像其他的乳制品行业的伊利股份、白色家电行业的美的电器、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等等,也都是在它们的行业领域经过重重浴血拼杀才最终突围而出的“幸存者”。

在这里,料哥也想问一下目前还有多少老股民仍然记得90年代中后期沪交所的龙头股是四川长虹、而深交所的龙头股是深发展A?如今它俩的状况又是如何?

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业绩好、增长性强,再加上当时的公司市值占市场的权重较大,而分别成为了沪深股市的龙头股,也是当时的那批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研究员、分析师们极力推荐给投资者们的股票标的。

可是如今,四川长虹目前的市值大约是166亿元,在众多企业已经以千亿元为市值单位的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无法再现“龙头”的风范。而它目前的股价(经复权后)也仅仅只有20年前的1998年时的大约三分之一。

而深发展A,早已经被平安银行收购,连“深圳发展银行”的名字都已经不复存在。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三、料哥今天要说的第二个概念:复利效应

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学派奉行的长期投资,当中其实也隐含了另一个投资学当中重要的概念:“复利效应”

如果某一家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经营并每年增长,哪怕每年的增长率并不惊人,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它也能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大家再看一下上面的那些“百倍牛股”的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集中在2个行业:地产、消费。无它,这些行业的“生命周期”长,所以这些行业里更容易出现能体现出“时间复利”效果的伟大企业。

而高科技企业因为更新迭代速度太快,一旦有新基建推动了新动能出现,原本的高科技企业那新动能的地位就会变成了旧动能,导致高科持企业们往往具有很强的短期暴发力,但是持续力就远远不如这些“生命周期”长的基础消费行业。

这是长跑和短跑的区别,论短途爆发力,没什么人会认为人类在百米竞速里能跑得过猎豹吧?但是,论长期持续的奔跑能力,人类要比猎豹强得多,人类祖先能进行长途甚至是跨越大陆板块的超长途迁徙。

四、料哥要说的第三个概念:因果论证

就是困果论证关系。

我们现在在回顾万科、伊利、茅台等等这些百倍大牛股,看到的是“果”而并不是“因”。

它们是成为了“幸存者”之后才会被投资者们重点关注,而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的却是“因”,而那个未来才会知道的“果”在进行决策的当下是不确定的。

用奉行“价值投资”的研究员、分析师们用各种财务、经济指标所构建的那些估值体系来进行的“价值投资”决策行为,在本质上和用K线图做的投机交易决策行为并无太大区别,要面对的还是这个不确定的市场和未来,也就是“押宝”于某一个概率预期。

五、如何在持续上涨的股市里赚钱?

中国股市虽然被股民们称为“牛短熊长”,但是从90年代初设立至今,整个中国股市是持续震荡上涨的。但是在股市这个长期上涨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股民却是亏损的。

原因除了一些纯投机性的短线交易行为之外,很多是因为这些“价值投资”理念。

而这种押宝于某一家企业能够成为未来伟大企业的“价值投资”的投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投机行为

股民们与其去相信运气,认为自己能提前通过“价值投资”的方法,抓住那仅有的一两家行业或产业的“幸存者”,何不投资于你所长期看好的产业指数?而目前投资指数最为方便的就是投资对应的指数基金。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如果你还担心自己没有彼得·蒂尔的眼光,只投资于某一个产业指数,会像当年曾经红火的VCD、DVD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最终被淘汰。那么,你也可以考虑投资于宽基指数和它们对应的指数基金,比如反映整个股市状况的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

274倍涨幅的A股史上第一牛股!你还在因此而迷信“价值投资”?

股民们也别想太多抓“牛股”的事,先想想如何跑赢股票指数吧,自2005年推出沪深300指数以来的这10几年里,能赚到比沪深300指数2.83倍涨幅更多的股民,甚至是那些专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可并不多。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内容,不妨关注一下;如果能点个在看,更加是一种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