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前面在“ ”中说了,身体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负责把胆固醇送到身体各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在全身各处的胆固醇就多了,就会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所以通俗地把它叫做“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有人说,既然是坏胆固醇,就应该降得越低越好。

“坏胆固醇”就应该降得越低越好吗?

不是的。即使是“坏胆固醇”,也不是越低越好。只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低一点,好一些”。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原本在身体里也是有用之材,只是不需要那么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了,就成了祸害了。所以,不能高,高了就要降低,这一点非常明确。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可是,降低是有度的。

降胆固醇“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极端的说法都不太对。

要说这个说法的来源,我觉得和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关。学过英语的同学一定会记得,英语语法中有个“比较级”。比较级里有一种句型,“the more……, the more……”,表示(翻译成)“越……越……”。而在降血脂治疗中就有一句这样的英语,叫做“the lower,the better”。套用句型翻译,就成了“越低越好”。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降血脂当然不能“越低越好”,“坏胆固醇”也不行。

“坏胆固醇”降到多少为好?

根据目前医学研究的结果,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极高危人群),比如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或者放了支架、搭了桥的,或者有脑血管病(脑缺血、脑梗死),或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都要求降到1.8mmol/L以下

以下多少,以下到1.5mmol/L左右。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1.8mmol/L到1.5mmol/L的水平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因为研究发现,对于这样的病人,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这个水平,可以使病人获益,包括减少心血管病的急性事件、死亡和全因死亡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低一点,好一些”。

为什么不提降到1.5mmol/L以下?是因为医学临床研究还没能完全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更低(<1.5mmol/L)会不会使患者获益(医学上提出哪种治疗还是很严谨的)。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但是,不同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就像有些患者说,我的血脂(胆固醇)并不高,为什么还会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心肌梗死放支架呢?

对于这部分人血脂是可以并需要继续降低的。降低多少?一般需要降低30%左右。所以,国外最新的血脂管理指南已经有了新的靶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2mmol/L以下时还有不稳定性心绞痛等进展性疾病 ;或者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家族遗传的高胆固醇血症;或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就得了心脑血管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要求降到1.43mmol/L以下。对于这类患者,降胆固醇就是“低一点更好”。

“坏胆固醇”就该越低越好吗?

最下限是多少?按照目前临床治疗的管理,不低于1.0mmol/L。一般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8mmol/L以下,1.5mmol/L以上,病情平稳,就这样维持;低于1.5mmol/L了,可以减少药物剂量;如果低于1.0mmol/L,可以考虑停药。

其他不同危险层次的患者,降胆固醇的目标值是不一样的( )。

所以,就算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样的“坏胆固醇”,降脂治疗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低一点,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