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學原創:沙河之殤

沙河,源於河南省魯山縣堯山,自西向東穿越魯山縣境滔滔而去,最終匯入淮河。 沙河所經之處,造就了大片良田,兩岸人民亙古恆今耕種養殖,安居樂業,薪火相傳。

沙河 ,無愧於我們的母親河。 我的家在沙河北岸,我生於此,長於此,親眼目睹了它的興衰變化。 曾經的沙河,一灣碧水清流 ,河灘芳草茵茵,兩岸樹木成林,野鴨戲水,白鷺飛舞。此情此景 ,似珍饈佳釀,秀色可餐。

崔新學原創:沙河之殤

而今,河還是那條河,卻失去了它原來的容貌 。 原因在於沙河河床蘊藏著優質豐富的河砂資源。 近年來,受巨大利益驅使,個別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人員無視黨紀國法,利用卑劣手段,明目張膽盜採河砂。導致沙河河床毀壞,兩岸村木遭砍伐,部分良田被開挖。 直接的後果是,沙河河道嚴重扭曲,到處坑坑窪窪,滿目瘡痍;水體汙染,不可供人畜正常飲用,無數生靈身體健康受到侵害;防風固沙的樹林消失殆盡,護河大壩的壩基侵蝕鬆動,一旦遭遇大的暴雨洪水,將有潰壩的危險。

沙河在哭泣。 好在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儘管這是遲到的正義。有良知的人們越過重重艱難險阻,給中央有關部門檢舉揭發了沙河遭受嚴重蠶食的問題。央視記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一線走訪調查,在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央視一套焦點訪談欄目以《瘋狂的河砂》為題,深入報道了魯山縣沙河事件。昭然若揭下,引起了全國尤其當地的震驚和憤怒。

崔新學原創:沙河之殤

目前 ,沙河事件正受到省、市紀委監察委調查 ,全部責任人將受到應有的懲罰,人民企盼看到事件的真相和結果。

但問題在於 ,在中央三令五申領導幹部要講政治規矩、紀律規矩的形勢下,在大力懲治貪汙腐敗的高壓態勢下,依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地方保護主義 、官僚主義頻頻露頭,法制中國的道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魯山縣沙河生態恢復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但還沙河以原貌談何容易。然而隱隱擔憂中畢竟透露出一絲曙光。 人民渴望祖國大地處處青山綠水,但願類似沙河事件的悲劇不再重演!

(文 崔新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