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对于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指责与赞美相结合,他算得上是中国最有争议的一位帝王了。他遭人唾弃是因为在历史上对功臣的大肆杀戮,而赞美他的则是他在治理国家上的手段以及治理贪污的方法。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高僧与朱元璋之间产生的故事,说起来这两个人并没有太大的交集,而朱元璋仅仅凭借一首诗中的一个字最后却把此人处死。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这位高僧名字叫做来复。是元朝末期一位十分出名的僧人,年幼时出家,后来得大师真传,通晓儒术,同时对诗词歌赋也精通一二。

在元末期的时候天下局势十分混乱,可以说整个中原大地都变得民不聊生,最终还是朱元璋结束了战乱,让整个中原重新走上了统一的道路。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而来复在元朝消亡之后就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又跑到寺庙当了和尚。因为他的才学很高,并且出家的时候留起了胡子,写诗也写的十分出彩,人们就赠与他一个雅称,叫他诗僧。说实话这个人写诗的水平真的是很高,吸引了很多人去拜访他,这些拜访他的人当中也有许多大人物。刘伯温就是其中的一个。

刘伯温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算得上是皇帝身边十分必要的人物,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强的手腕。同时这个人的才学也是一流的,所以他才会找到来复和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和尚写诗的高明之处。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刘伯温回去后就吧这个人的事情告诉了朱元璋,在朱元璋听说这个人的故事之后很好奇,而且觉得这样一个人才在寺庙里做和尚太过埋没了。于是就将他叫到朝廷做官,但是刚开始给他的官职只是一个七品小官。来复觉得这样一个七品小官的官职太小,就不愿意去做,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心中不平的愤懑。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朱元璋这里,于是他也认为这个僧人是个不知深浅的人。但是太祖虽然对他有很大的意见,但是也不能无缘无故的杀人。于是就对他说,我知道你向往自由,但是你既然已经选择了做和尚为什么不遵守佛家的规矩,将自己的胡须全部剃光呢?

而来复直接回复到,剃掉头发就是我对寺庙规矩的遵守,而留下胡须是因为我想证明我是一个男子汉。朱元璋看到这个回复之后就不再追问,但是心里却很不高兴。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朱元璋这个人我们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质,就是非常记仇。为了这件事他就想方法除掉这个来复,于是最后朱元璋就设宴邀请他,吃过饭之后,来复为了表达自己对朱元璋的感谢就做了一首谢恩诗:

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

但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听到这首诗之后十分生气,说他这是在侮辱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朱元璋最称帝后,最忌讳就是别人说跟朱有关的词汇,而这首诗中的第一句中,有个“殊”字,所以才很生气。

高僧面见朱元璋赋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发现一个字,立马将此人处死

其实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意思是说宴请上上的菜肴都是来自异域,很多珍贵的食物是上天赐给的,能让皇帝这样招待,自己无功无德感到很是惭愧。本来就是一首拍马屁的诗词,谁曾想,因为一个“殊”字,后来被当场处死。

这件事其实是文字狱的一种开端,其实这种事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并不少见。不过明朝也是有那些有骨气的人的,钱谦益就是一个,在明朝末期的时候,他就用这件事为来复解释,说自己的皇帝并不是因为一首诗想要杀人,只是因为来复与胡惟庸关系太近了,想要将他铲除掉。而这也是后来流传下来来复的另一个死因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