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又響了,但這次沒人能夠全身而退


響水又響了,但這次沒人能夠全身而退


響水又響了,但這次沒人能夠全身而退



我正在小本本上研究中部某省會城市的時候,鹽城方向傳來了一聲巨響,響水縣的一家化工廠爆炸了。

這次爆炸的後果非常慘烈。據權威消息,截至目前,爆炸事故已經造成47人死亡、90人重傷,另有部分群眾不同程度受傷。從央視播出的畫面看,爆炸中心區域一片狼藉,令人觸目驚心。

這次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正赴國外訪問途中的習近平總書記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蘇省和有關部門全力搶險救援,搜救被困人員,及時救治傷員,做好善後工作,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強監測預警,防控發生環境汙染,嚴防發生次生災害。要儘快查明事故原因,及時發佈權威信息,加強輿情引導。他同時強調,近期一些地方接連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各地和有關部門要深刻吸取教訓,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範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就科學搜救和全力救治傷員、控制危險源、消除重點行業安全生產隱患等做出了批示。

響水這個地方,做新聞的人並不陌生。幾年前,響水縣萬人奔逃的事件,就曾經引起過我的關注。2011年一個料峭春寒的深夜,響水縣化工園區附近的部分民眾聞到了空氣中的異味,化工廠即將爆炸的謠言迅疾傳播開來,大量民眾帶著行李連夜出逃,相關道路發生嚴重堵塞,還有車輛發生事故掉進了河裡。我至今還記得,這個新聞當時帶給我的魔幻感受。那時還是大年初八,夜裡氣溫很低,但沒有出處的謠言卻讓附近鄉鎮的老百姓盡皆棄家外逃,那樣的情景幾乎是聞所未聞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只能用驚弓之鳥來形容。

在那之前,響水縣的化工廠的確發生過爆炸事故。因為當地“處置輿情”非常得力,似乎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但異味始終是存在的,安全隱患並沒有隨著記者的離開而消失。從媒體的報道看,涉事化工企業多個安全證書過期,還多次受到過監管機構的處罰,企業負責人還曾因汙染環境罪受到刑事處罰。中央環保督查組在對江蘇“回頭看”之後,也指出響水縣化工園區存在問題。遺憾的是,所有的徵兆和預警,並沒有引起當地和企業足夠的關注和警惕,最終導致了惡性事故的發生。

對隱患的懈怠,對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漠視,依然是難以迴避的癥結所在。

也不能說響水當地對生產安全完全不重視。媒體通過新聞檢索,發現今年以來,響水確實多次開會強調生產安全。但為什麼走訪調研、開會強調,都不能防範事故的發生呢?這裡面確實藏著很深的、難以被外界所知悉的教訓。對於生產安全這種人命關天的大事,如果重視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和文件中,而沒有紮實的制度和措施作為保障,就會陷入“越是強調就越是被忽略”的陷阱,就會淪為講形式、走過場。這實際上就是中央一再強調要防範的形式主義。此外,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對於重點行業的安全隱患,未必真能做到心裡有數。一旦職能部門和被監管對象達成了某種“默契”,就很容易糊弄過關。重要工作不能一抓到底、不能抓鐵有痕,而是側重於聽彙報、看報告,本質上這就是官僚主義。會議強調千百遍,檢查組來了一趟又一趟,安全隱患依然擺在那裡,這樣的“重視”,其實和翫忽職守沒有什麼區別。

響水化工廠爆炸事故無疑是令人痛心的悲劇。但也要看到,事故發生之後,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職能機構、消防救援、醫療衛生等系統也反應迅速,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相信受傷的人員,肯定也能得到最及時和充分的救治。國務院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調查組,並已開展調查工作。這家劣跡斑斑的公司何以能夠帶病作業,響水縣在安全監管中存在怎樣的致命病灶,相信很快能夠水落石出。

這一次,只怕沒有那麼容易過關了。


響水又響了,但這次沒人能夠全身而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