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何不敢叛變是因為怕曹叡嗎?

司馬懿是曹魏四朝老臣,從曹操時期到曹芳為什麼到了曹芳時期才發起兵變呢?難道是怕了曹叡嗎?其實我認為並不怕,但是曹叡的能力卻也是很厲害的。

曹叡是曹丕的長子,曹操的孫子,226年即位魏明帝當時他才23歲,雖然很年輕但是他非常懂得馭人之術,這點到是繼承了曹氏的基因,而曹丕死前認命了四個輔佐大臣:曹真、曹休、司馬懿、陳群。而這四個人裡只有陳群沒有實權,曹氏兄弟是負責東吳和蜀國軍事作戰,曹叡聰明之處就是他考慮到這幾個人如果都在朝野,可能自己的任何指令都會受限制,所以他把曹真、曹休輪番調往前線作戰,所以他們也就無法正面干預曹叡執政。曹真、曹休也算是在前線做出了貢獻,連番阻擋了兩國的進攻,但是這兩個人都遺傳了曹氏的短命,早早就相繼病死了。

司馬懿為何不敢叛變是因為怕曹叡嗎?

曹叡雖然在政治方面很聰明,但是此人非常好色,祖孫三代都這樣,他的三個兒子也沒有活到成年就早夭了,無奈只好收養了兩個養子,由於沒有自己親生的兒子自然對這個事非常的在意,所以拼命地行走於各位嬪妃之間,希望能有個自己的後代,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沒有留後,還把自己的身體弄垮了。

司馬懿為何不敢叛變是因為怕曹叡嗎?

曹叡三十六歲就死了,死前任命曹爽(曹真之子)和司馬懿作為輔臣,曹芳繼位此時曹芳才7歲,直到這個時候司馬懿還是沒有反,不過曹爽上任大將軍後一系列操作算是毀了曹氏基業,一方面他認為曹芳不是親生兒子,自己是有可能取代他做帝王的,一方面他把司馬懿架空,在朝中各個地方都安插了自己的親信,朝野上的大臣如果不“孝順”他都會受到打壓,在曹叡死後十年的時候,司馬懿趁著曹爽兄弟陪著魏帝曹芳去拜謁曹睿的陵寢——高平陵。發動了兵變,由於出發前曹爽派人探視過司馬懿的病,被司馬懿騙過,所以城裡並沒有留下什麼可以守城的親信。而曹爽本人也是個草包天子在手,還有眾多大臣,有人建議去往許都發起討伐,但是曹爽貪戀安逸的生活投降,司馬懿也迅速找到他謀反的證據誅殺曹爽三族至少有5000人死於這次叛亂,而司馬懿從此也獲得了曹魏的軍政大權。

司馬懿為何不敢叛變是因為怕曹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