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說起中國坦克,大家心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圓圓的腦袋頂著一根細長的管子,再加上五對輪子!相信這是很大一部分軍迷對於中國坦克最初的印象了。這種印象的由來這也跟我國第一代坦克及其後續發展型號的外形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五對輪”的傳奇故事。

首先我們先解答一下,何為“五對輪”?要了解我國第一代坦克——59式坦克,就必須先了解他的直系親屬,也是他的仿製原型——T-54A型。

蘇聯人在研製戰後第一代坦克時,經過對原型車不斷的修改試驗,通過採用半圓型鑄造炮塔,從而解決窩彈區所帶來的防護隱患。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T-54A型

為了提高坦克的火力,蘇聯人通過反覆的試驗,最終選定經歷戰火考驗的原先裝在SU—100坦克殲擊車上的D-10TG型100mm線膛炮。再加上首上傾斜裝甲設計,讓自重只有36噸的T-54A中型坦克有了堪比以往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護,並且在機動能力上,蘇聯人給T-54A裝上了520馬力的V-12型柴油機,讓他可以達到最高每小時55公里的的時速。

這麼好的坦克,作為剛剛打完朝鮮戰爭,正面硬剛17國聯軍的中國,在見識了美軍的坦克劈入作戰等眾多裝甲戰形式後,亟需設計建造一款符合自己條件的坦克,用以裝備部隊。但是因為基礎工業薄弱,坦克工業更是無從談起,因此第一步仿製國外先進坦克就成了必然的選擇,環顧四周,蘇聯人的T-54型以其強悍的性能,蘇式的暴力美學征服了中國的坦克專家,於是中央開始著手向蘇聯人積極爭取能引進該型坦克。

經過努力,終於在1955年11月,蘇聯人向中國轉讓了T-54A型坦克的全套生產技術資料和一輛樣車,從而開啟了五對輪家族在華夏大地的傳奇經歷。

經中央審議和決定,引進的T-54A的國產仿製型號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 中國研製代號:WZ120);它的誕生宣告了中國不能自主生產坦克的窘境從此徹底成為了歷史。它的成功引進,使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

59式坦克的生產工作由位於內蒙古包頭市的國營617廠負責(後來也增加了一些其他廠),這個國營617廠即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迄今為止,這家公司依然是我國最重要的陸戰裝甲生產廠家。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今日617廠

說完了59式進入我國的歷程,我們再來具體瞭解為何59式被稱為”五對輪”.

59式坦克的行走系統主要由主動輪、誘導輪、負重輪以及履帶構成,而網絡上著名的“五對輪”即是指的59式坦克的五對負重輪。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只有以上部件通力合作,才可以使得坦克可以飛速運動起來。

59式坦克的原型車與T-54A基本相差無幾,至今仍在部分國家軍隊服役,尚未完全退出歷史的舞臺。該車有4名乘員,駕駛員位於車內左前方,便於向前觀察;車長位於火炮的左後側,炮長位置在車長位置的前下方;裝填手位置在火炮右側。攜帶炮彈34發,右前方炮彈架內有炮彈20發,左側甲板固定有2發,右側甲板固定有4發,炮塔右壁固定有2發,炮塔尾部固定5發,另有1發彈存放在炮尾下方戰鬥艙的底板上。安全門設在駕駛員座椅後方。火炮可以發射鈍頭穿甲彈和榴彈,最大射速為7發/min。其中五九式穿甲彈仿自蘇聯BR-412式穿甲彈為穿深一千米140毫米。輔助武器有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同軸安裝在火炮右側的7.62mm並列機槍和1挺安裝在駕駛員右前方的7.62mm前機槍。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在引進的時候由於成本和技術的原因,蘇聯T-54/55坦克上普遍裝備的紅外探照燈在59原型車上未能安裝。

59式坦克在引進後在其引進後,由於其本身優異的性能和本身巨大的改進潛力,在廣泛裝備解放軍的同時,也在中國發展和衍生出了眾多型號,其中不乏名車,這裡我們就細細盤點一番,當然,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只對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型號的進行簡要介紹。

南國輕騎——62式

上世紀50年代後期,為適應我國南方水網稻田地區較多,中型坦克通行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解放軍總部機關提出了研製適合於中國南方地區作戰的輕型坦克的設想。於是62式應運而生,該型坦克以59式中型坦克為基礎,於1962年設計定型,因此被命名為“1962年式輕型坦克”。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62式

該型坦克總體設計與59式中型坦克基本相似。不少坦克兵說,開過59式坦克的,再開62式輕型坦克沒什麼問題,但明顯感覺後者加速性能好,速度也快得多。咋一看簡直就是小號的59式。主要特點就是在59式的基礎上大幅削減重量和部分性能。例如火力上:將100mm炮換裝成85mm,還減掉了火炮垂直穩定儀;防護上:車體前裝甲由59式的100mm減為35mm,炮塔正前方裝甲由59式的205mm減為45mm。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62式

經過瘋狂的減重,62式的戰鬥全重由59式的36噸下降到了21噸。不過在坦克乘員上62式依舊與59式一樣採用4人車組。

魔改初始——59-1式

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後,針對59式中型坦克在作戰中暴露出來的火控系統落後、防護能力弱等缺陷,中國決定對59式中型坦克進行第一輪改進。1979年開始進行改進設計,產品代號為WZ120A。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59-1型

改進方案被批准後,隨即投入了試製和改進後的戰術技術性能試驗。1984年,59式改進中型坦克通過了定型試驗並正式定型,命名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是中國自行生產59式中型坦克以來,第一次比較集中的改進,標誌著中國主戰坦克走上了研改結合的道路。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該型車相比59式,其改進主要體現在1.加裝了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和73式激光測距機,大大提高了火炮的首發命中率,結束了“判距靠炮長的眼睛、射擊靠射手經驗”的歷史; 2.在車外增裝了紅外大燈;3.在非指揮坦克上增裝一根偽裝天線。這是吸取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教訓。此外,還對防護動力裝置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進。

中西結合——59-2

改革開放之後,因為共同的威脅,中國和西方進入一個短暫的技術交流的“蜜月期”;在此期間,一門性能十分優異的火炮被引進中國,這就是英國製造的L7型105mm線膛坦克炮。

L7型105mm線膛坦克炮由英國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在20世紀60年代研發出來的新型線膛炮。該炮長5.89m,重1282kg,口徑105mm;由於該炮率先採用了身管自緊技術,使其身管最高可以承受503MPa的高膛壓,在發生穿甲彈時初速可以達到1490m/s,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350mm厚的均質裝甲,它的到來有效的提升了中國坦克的火力水平。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59-2型

因此59-2型坦克最大的改進特點就是換裝105mm坦克炮,除此之外,加裝了電視火控系統、新型通信電臺,自動滅火抑爆系統,使得坦克整體性能達到或接近了當時世界同期先進水平。

小幅改進——59-2A

在81式坦克炮之後,我國又對105mm坦克炮的潛力進一步挖潛升級,推出了帶有熱護套的81A式105mm坦克炮,這門炮就被安裝在59-2A型坦克上。該型坦克還安裝了炮長微光夜視瞄準。車首加掛國產符合裝甲,兩側加裝側屏蔽裙板,炮塔兩側各安裝四具煙幕彈拋射裝置,以及其他的一些改進設備,這些改進極大提升了坦克的綜合作戰性能,其中特別是火炮熱護套的安裝使得坦克避免了外界環境改變而產生的輕微變形,從而提升了火炮精度。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59-2A型

魔改再魔改——59D

進入90年代,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西方新型坦克接連推出,59-2型系列坦克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國又開始對59式坦克進行了一次比較大的升級改造,這便是59D型坦克。

59D的主要改進還是集中在火力與防護上,其換裝了比一門比L7身管長許多的94式105mm線膛炮,在坦克車體首上與炮塔前部加裝了爆炸式反應裝甲,在炮塔後部加裝了柵欄式屏蔽;車長指揮鏡和炮長瞄準鏡均得到了升級,特別是車長指揮鏡具備了晝夜觀察能力。

邸報軍情——簡說“五對負重輪”的傳奇發展歷程

59D型

除了一系列以59XX命名的坦克以外,還有諸多不叫59的成員,例如69式和79式。以及眾多試驗型號和民用型號,例如:59-120、59消防、59吹雪、59渦噴特種滅火車等等,可謂是家族龐大,子孫眾多。

時至今日,59式坦克家族在人民解放軍中服役已經將近60年,現在他們大部分已經離開現役崗位,被更先進的裝甲車取代,但是我們始終不會忘記是它在那些血與火的年代中,為祖國和人民築起了一道敵人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不論是獨對北方的裝甲集群,還是力戰南疆的白眼宵小,它都一往無前;服役至今,這群由鋼鐵打造的老兵們見證了共和國裝甲力量的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它們的功績將永遠刻在共和國裝甲兵的史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