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与目的论

因果关系与目的论

说到人类的认识,必然会涉及因果关系和目的论的话题。因为,这两个问题与认识的实质密不可分。因果关系是人类的认识最基本的逻辑关系,而人类的认识是离不开逻辑的。所以,因果关系既是人类认识的萌芽,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比如,人类认识的起因是缘于“模仿自然就能够重现自然”这一朴素的思想,其中已经蕴含了因果关系。模仿自然是因,重现自然是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因果关系的意识,人类就不可能从事主动的认识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认识的实质,就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审视其所面对的世界。不过,虽然因果关系对于人类的认识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因果关系只是关于客观世界有机联系的一种理想化的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起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模仿阶段、抽象阶段和综合阶段。因果关系作为人类认识的基础,在这三个认识阶段中的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

因果关系与目的论

在模仿阶段,因果关系还没有在人们的意识中产生明确的因和果这两个不同的逻辑概念。因果关系只是现代人对原始人模仿自然这一下意识行为的解读。在原始人看来,他们的模仿行为仅仅是生存经验的结果。因为,模仿成功的狩猎,确实能够有助于获得更多狩猎的成功。然而,原始人并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不知道正是由于他们通过模仿活动,获得了狩猎的训练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提高了他们狩猎成功的概率。对于原始人来说,与其说是意识到了因果关系而进行模仿活动,还不如说是因为模仿活动而使他们萌生了因果关系的意识。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认为原始人的模仿活动对于人类的认识尤为重要。认识活动是从模仿活动中逐渐产生和分离出来的一种更具主动性的人类活动。

人类的认识处于模仿阶段的时期为图腾时期,该时期的认识特点是以某个具体

的自然物为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以神话传说为理论的形式。前者是模仿自然的属性,而后者则属于宗教的范畴。所以,在人类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因果关系是被迷信的外衣包裹着的,原始人虽然已经具有了因果关系的思维,却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因果关系,属于模糊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与目的论

从公元前5世纪起,人类的认识步入经典时期,该时期的认识属于

抽象阶段。此时,古希腊人不仅已经具有了各种抽象的概念,而且还明确地建立了关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过,此时的因果关系是形而上学式的非此即彼的因果关系。在这种理想的因果关系中,原因和结果都是绝对的,不存在多因和多果,更不允许互为因果。

这种绝对的因果关系不仅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有着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对人类的整体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一维认识观的产生。因为,绝对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必然会将人类的认识引向对本体的追问,即追问世界的终极原因是什么。于是人们诧异地发现,他们的认识只能在目的论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是由于,除了目的,是不可能找到其他关于世界的终极原因了。所以,在整个经典时期,人类各种不同的认识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目的论。

比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其中就有目的因;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把世界说成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而经典力学的缔造者牛顿,认为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在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牛顿理解为是一个迷信上帝的人。出于无奈,无论牛顿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天才,他都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

终极原因。牛顿本人就曾多次声明,尽管世界是机械的,但关于世界的终极原因却肯定不是机械的。于是,绝对的因果关系使人类的认识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放弃对终极原因的追求,要么就只好用目的来取代终极原因,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承认人类认识的失败与终结。

随着20世纪近代物理的发展,人类的认识扩展到了微观领域、宇观领域和高速领域,人们惊呼因果关系不存在了,使认识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实际上,近代物理否定的仅仅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动摇的也只是一维的认识观。于是,人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综合时期。在这一时期,由相对的因果关系取代绝对的因果关系。这种相对的因果关系是与世界的有机性相一致的。在现实世界中,相对的因果关系是随处可见的。

因果关系与目的论

比如,有一个著名的互为因果关系的例子,叫“囚徒的困惑”。这个例子是说,警察抓住了两名纵火嫌疑犯,把他们关在不同的房间。警察分别对这两个犯人说,如果一方承认放火而对方不承认,则承认的一方被判处5年监禁而不承认地一方被判处15年监禁;如果两个人都承认放火,他们都将被判处10年监禁;反之,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犯罪,他们就会获得无罪释放。于是,在不能相互串供的情况下,这两个囚徒面临着一个令人困惑的抉择,即究竟哪一种选择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呢? 借助计算机的模拟,如果连续选择多次的话(比如1万次),作为最佳选择的策略之一,囚徒乙每一次的选择都应与囚徒甲上一次的选择相一致。这说明,不仅囚徒乙的选择结果依赖于囚徒甲的选择,而且囚徒甲的选择还将影响囚徒乙下一次的选择。

沿着这种思路,读者可以发现,在自己周围存在着的各种关系都无一例外地属于相对的因果关系,而不是业已习惯了的绝对因果关系。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单向地抱怨和指责的人是不在少数的。有些人经常抱怨世态炎凉,却并没有从自己关心旁人做起。实际上,人际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于是,因果关系的相对性,使人类的认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二维认识观取代了一维认识观,由探究世界的相互作用取代了追寻世界的本体,由人为的同构系统替换了上帝的目的论。

根据相对的因果关系,“目的”只是人对互动的有机系统朝着概率最大化的方向演化的一种非理性的解释,因为“目的”阻断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同构系统”则是人对上述演化的一种理性的说明,因为“同构系统”提供了事物内部因果关系的互动机制。因此,认识的实质是从因果的角度构建互动的机制,以说明和预见互动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