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狀元、探花、榜眼在當今是什麼文憑?

巴山老區


古代狀元、榜眼、探花是通過殿試的前三名的稱謂,他們的學歷都是進士,如果放在現在他們的文憑相當於文學博士。殿試第一名是狀元、殿試第二名是榜眼、殿試第三名是探花,通過殿試的人都可以獲得進士出身,而進士就相當於相在的博士。科舉制度下學歷有四層,分別是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對應今天的學歷就是高中、本科、碩士、博士;當然今天的學歷不僅僅有文學,還有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而古代的科舉制度下只有文學。

科舉制度開始於隋朝,主要是國家選撥優秀的讀書人進入政府部門為官治民,最高層次的選撥是由皇帝本人親自主持的殿試,通過考試的人可以獲得進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稱為狀元。進士出身是步出仕途的基本條件,通常有進士出身的人可以直接任一個縣的最高長官,特別優秀的可以任州部最高長官。殿試的前三名還可以進入太學深造,出來後可以直接做京官,御史、大學士、著作郎等官職可以手到擒來。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要想有進士出身,那得經過層層考試,競爭十分的激烈,有的人一生皓首白經也無法取得進士出身。當了狀員後,高官厚祿,嬌妻美妾就都有了;比如唐僧的父親當了狀員後就被丞相的女兒看中,而得到了繡球。

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院試在縣、府、省三級均可主持考試,跟今天的高考差不多,考上的人稱為秀才,沒有考上的稱為童生。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朝廷派員在各地省城主持考試,參考者為秀才,考上者為舉人,舉人就可以從政為官了。會試在京城考試,由禮官尚書主持,參考者為舉人,考上者為貢士,貢士同樣可以從政為官。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只有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古代的狀員都是國學功底深厚的飽學之士,他們對四書五經十分的熟悉與瞭解,字跡優美,文章華麗,但是他們不一定都是治國理民的能官幹吏。唐代,姓名可考的狀元有147人,事蹟可考者有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書一級的官員;著名大詩人大畫家王維就是狀員,他是開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狀元。愛國丞相文天祥也是狀員出生,他是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狀元,後來官至丞相。大清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狀元翁同龢是近代比較著名的狀員,他曾兩次擔任皇帝的帝師,支持康有為的變法主張,並最終促成了“戊戌變法”。


大秦鐵鷹劍士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是什麼文憑?

看到這個問題,整個人都不舒服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從來都不是學歷教育,也根本不涉及文憑問題。科舉考試是一種官員選拔制度,如果非要比,只能和今日的公務員考試比一比。

今日的公務員考試,面向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進行招聘,一旦考上,直接擔任相應職位,可是距離“做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現在的很多遴選考試、選調生考試,貌似比一般的公務員國考要更厲害,也不過就是儲備幹部而已。

如果考上狀元、探花、榜眼,將來大部分都能成長為省部級官員,巡撫總督跑不了,宰相首輔也不是沒可能。每年800萬以上的大學生中,狀元榜眼探花妥妥的幾百人,將來能有幾個當上省部級?

在古代,要想“學而優則仕”,需要走很長的一條路。

第一步,好好學習,參加府試和院試,成為秀才。

這一步,已經攔住了大部分人,首先你要參加府試和院試,必須有老秀才或者老舉人的舉薦,當然大部分都是老師給舉薦的。參加各種私塾輔導班是必須,給老秀才端茶倒水送錢也是必須。沒有一定的財力,絕對不敢走科舉這條路的。

府試,顧名思義,就是在所屬的州府進行考試。當時的府,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地級市。舊社會大部分的農民一輩子沒有出過村,少部分進過縣城就是見過大世面了。而你作為小小的童生就有機會到州府上考試,已經是全村人全族人的驕傲了。

院試,和府試差不多,院試常常在省會舉行,主監考就是學政(副省長兼教育廳長)。

如果你考上了,你就成了秀才了,獲得了一定的特權。在家種地有免稅的權利,出門在外不用買車票買船票辦理介紹信。

如果你穿越到明清,一定要辦一個秀才文憑,否則可能被當做盲流抓起來打死的。

第二步,繼續努力學習,參加鄉試,成為舉人。


鄉試和院試一樣,也在省會舉行,這是國家統一組織的考試。鄉試的主考官一般來說是翰林院出來的大才子,如果得到這些大才子的青睞,將來不管是考試還是做官,都大有益處。

鄉試成為舉人,幾乎成為所有讀書人最難攻克的高峰。明清兩朝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就是說,舉人難考,但進士好考。成為舉人,就得到了做官資格,比如我們熟悉的左宗棠和于成龍,就是舉人出身。

考取舉人的鄉試,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遴選或者選調生考試,屬於優中選優。通過考試,就以為著獲得了國家官方的舉薦,所以這裡面作弊現象十分嚴重。我們熟悉的魯迅先生的爺爺,就是因為在舉人考試中作弊,導致了家道中落。要不然也是紹興當地響噹噹的望族。

因為作弊嚴重,所以,參加舉人考試的秀才們,通常都會花很多錢去買通考官。這個操作,把絕大多數寒門子弟排除在外。當然,如果你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子,可能直接被主考官或者學政招納為女婿了。

第三步,更加努力學習,參加會試,成為貢士。

貢士這個階段,很多人不熟悉,這是因為貢士大都在首都舉行,考上貢士的人,直接要接受皇帝的面試,從而成為國家高級儲備幹部。

貢士,顧名思義,就是貢院走出的士子,也是貢獻給國家的優秀人才。即便不會被錄取為進士,將來的前途也不會太差。

第四步,百倍努力學習,參加殿試,成為進士。

貢士的考試,是高級儲備幹部的筆試,進士的考試,則是高級儲備幹部的面試。既然要面試,長得醜的話,可能直接就被刷下去了,連參加殿試的機會也沒有。

進士的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有趣的是,歷史上又很多有名的狀元和探花,但幾乎沒有有名的榜眼,也許是很多人寧可當探花也不當榜眼吧!

成為進士,就有可能進入翰林院當官,如果進入翰林院,將來最不濟也能當個省部級官員,甚至直接當上宰相。放在明朝,大部分的內閣班子成員都來自於翰林院,翰林院的學士們,雖然窮的沒錢花,可是一想到將來有機會出將入相,心理都是熱乎乎的。

清末最有名的三個半翰林,分別是徐世昌、楊士鑲、張謇和張佩綸,這些人因為袁世凱的點評而出名,也因為與袁世凱的關係,為人們津津樂道。

成為進士後,如果沒有門路當翰林,那也可以出去當官。九品縣長或縣丞起步,當縣令的也有。到了地方上,基本上是財政、軍事、法律一把抓,那是真正的一把手土皇帝。當然不要分到《讓子彈飛》裡面的鵝城縣,沒到任直接就沒命了。

順帶說說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龍,于成龍是明朝崇禎年的舉人,年齡大了,考什麼也考不上。恰好清廷準備錄用一些明朝的舉人,他就報名了,直接分到了廣西羅城縣。羅城縣這地方,土匪橫行、縣衙就是個破房子。于成龍照樣艱苦創業,做了清初最有名的扶貧幹部,一直做到兩江總督的高位上。

不管怎麼算,還是這個時代最好!


歷史知事


隋煬帝少有的一件成事,便是發展了科舉制,寒門便有了盼頭。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改變命運。


科舉制成熟後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秀才(第二級府試)、舉人(第三級院試)、貢士(第四級鄉試)、進士(第五級會試)、探花(第六級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若是誰家兒郎中了個狀元、榜眼或者是探花,真可謂方圓幾里都要跑來賀喜的大事。范進中舉竟喜極而瘋可以看出其重要性及艱難程度。

這古人為之瘋狂的狀元,在當今又是什麼文憑?

很多人認為狀元是一種官職,其實不然。糾正一下人們的錯誤觀念,中了狀元只能說你有了一個當大官的資格。至於你的官位到底如何,還得看皇帝賞識。

不過,一般能當上狀元的,皇帝必定賞識,做大官的幾率也很大。在此,我們著重分析文狀元。
▲古代考試

狀元,即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從六品官(一般情況)。我們這裡補充一下,狀元是沒有官職的,官職和品級都是皇帝后封的,皇帝給你幾品,那就是幾品。

不要覺得狀元的官職小,在翰林院可是傳統社會中層次最高的人士群體,在這裡很容易升官發財。

但是一般狀元很難升至宰相。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是不會因為高興就把公主嫁給狀元的,這是後人的無稽之談。

榜眼,即進士一甲第二名。 榜眼一般可能成為翰林院編修,是正七品官職,官位較狀元自然要次一點。

有時榜眼也會成為外放縣令,這個官職自然不然在翰林院裡安逸。做縣令不僅更累,而且升遷之路比較坎坷。別看在翰林院也是個芝麻大官職,可是升遷之路通暢,可謂平步青雲。▲古代考試放榜


而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進士的稱謂。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原本只是一種戲稱,和名次無關。

據史料記載,唐代進士及第後有隆重的慶典,其一便是在興花園舉行探花宴,事先需要選取同榜進士中最為出色的兩位擔任探花史。

唐《秦中歲時記》中這樣寫道:

“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由此可以看出最早的“探花”一詞只是指慶典活動中的兩位年輕的進士。

直到清朝,從趙翼寫的一文中可以看出從明朝開始,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榜眼專指第二名、探花專指第三名。而早在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作為三鼎甲,合成於南宋。


狀元、榜眼、探花均是由殿試選舉而出的。在古代,狀元出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出任翰林院編修。

我們知道,翰林院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作用主要在於培養人才。在各朝各代,翰林學士一直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

在現今,翰林院的地位則相當於是中央黨校加上中科院和社科院。

它的性質有點像為中共中央服務的秘書一樣,如果被重用,到可以說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狀元、榜眼、探花在現今的地位就差不多相當於是院士級別的人物。

同樣的,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狀元、榜眼、探花只是排名,對應的分別是在科舉考試中取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名,如果被投入翰林院,他們則是官員。因此,與其說對應什麼學歷,不如說對應什麼官職。


科舉考試是選官,而當今的教育目的則是為了選拔人才投入到國家各個行業。因此,它的性質更加偏向於公務員考試這樣的國考。

而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的地位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對應的第一、二、三名。這也就是說並不能將狀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學歷,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非要來一個學歷對比,也不是不能對比,只能說按照相同的知識體量來看待。不管怎麼說,今天的本科生是遠不能及的。

如今的大學生,相當於在每個領域都有所涉獵,然後通過各種選拔,最後才能進入到大學。在這一點上面,和古代的秀才有得一拼。

但是如果把大學生真正拿到古代,可能就連秀才都考不過。不過秀才之於古代,文憑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但是知識量最起碼是研究生。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除了在各方面領域都有所建樹之外,還在某一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如果按照這樣相比,我們的博士生、博士後可能對應於他們的這一層次。


史之策


狀元、探花、榜眼其實是同一級別的考試中,按照排名而出的前三名,三者都是進士。進士是古代科舉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科舉考試並不是考取文憑,而是選拔政府官員的一種考試,與現在考取文憑的中高考、研究生等考試具有這本質的區別。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明白科舉考試和現在的文憑考試之間的差別。

在現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已經把高考與科舉相提並論,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儘管二者在形式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兩者存在本質差異,科舉考試本質是人事考試製度,考選出來的人,有資格被皇帝選派到各個地方擔任官員,一般來說,只要考中進士,到地方當一個縣令是很正常的。

而文憑考試中的高考制度,實際上就是教育系統中的升學考試制度,科舉以當官,高考是為了繼續學習,高考考的再好,也不能去當官,只不過能選擇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在大學讀完之後,還有更高文憑的考試,比如研究生、博士生的考試,然而即使在博士生考試後,依然不能去當官,說到底,文憑考試是對學員學歷的評定。

科舉考試其實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有一定的相通之處,科舉考試後一旦中了功名是可以上崗工作的,公務員考試也是如此,考中公務員崗位,也是成為國家公務人員的,二者都屬於國家選拔官吏的一種資格考試。

但是二者之間依然不可等同,之間存在很多差別。

科舉≠文憑

古代的狀元、探花、榜眼什麼的,跟文憑根本就不掛鉤,文憑指的是受教育的程度,而古代是指做憑證的官方文書,也就是說古代根本就沒有現在意義上的文憑。

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古代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都是師徒相傳,出徒就能上崗,然而,現在國家對於技工都劃分等級,通過考試和工齡來提升自己的技工等級,比如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等,而這個技工等級在古代是絕對沒有的。

從古到近,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有人喜歡把古代的職位、職務、職業拿到現代來比對,實際上很多東西都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又比如很多人將古代的仵作當作現代的法醫,其實也是不對的,古代的仵作只是負責檢查屍體,而由驗屍官寫成報告,仵作頂多算個小吏,並不屬於官員,現在的法醫從身份上就是公務員,根本不可相比較。

至於拿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秀才,碩士生和舉人,博士生和進士相提並論,其實根本是無稽之談,沒有可比性。


史論縱橫


狀元、探花、榜眼是什麼文憑

相當於最頂尖大學的最頂尖文憑


先科普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普通的讀書人通過院試成為:秀才

秀才通過鄉試成為舉人,鄉試的第一名是解元

舉人通過會試成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是會元

貢士通過殿試成為進士,殿試分三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殿試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科舉制度的含金量

我們刨除考試題目的難度,從人數分析,以清朝為例:

清代1549縣,共出152100位舉人、25363位進士。

1645至1904期間,共260年,112次鄉試及會試殿試,平均2.32年一輪。

平均每輪科舉產生1358位舉人、226.5位進士;

平均每年585.3位舉人、97.6位進士;

平均每年每縣獲得0.38位舉人、0.06位進士。

260年內,共有336位(狀元、榜眼、探花)

這是什麼概念,自己體會吧!


有人拿清華北大和狀元探花比,聽起來真可笑。

即便考慮人數的因素,清華北大最多相當於清代的一個舉人!


永川中公教育


嚴格的來講,狀元,榜眼,探花不是一個文憑,而只是科舉考試當中的殿試的前三名,而且每一年只有三個人,所以這不能稱為是一種文憑,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如果硬要將古代的科舉與現在的文憑先進行對照的話,我們倒是可以簡單的進行與現在的一個對比,但不能完全等同。科舉一般我們稱之為四級考試。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第一,童試。

童試是科舉的預備考試,凡是沒有取得縣學洲學府學生資格考生,不論年齡大的都稱為童生,為取得入學考試讀書人必須首先參加童試,那麼被通過童試的人,我們一般稱為秀才,茂才,相公等。其水平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因為它已經具備了參加鄉試的資格。

第二,鄉試

鄉試是在各省舉行,參加鄉試的學生必須是通過了童試的考生,同時鄉試的主考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每年各個省能通過鄉試的人數,一般是40個人左右,應該說也是非常的難的。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通過了鄉試的人,稱為舉人,就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一般如果通過了相應的測試,就可以擔任知縣,或者成為地方官的學官。其水平就相當於大學本科畢業了,因為通過這樣一個考試,基本上就可以成為是人才,因為可以直接當官了。

第三,會試

會試是由禮部(相當於教育部)主持的全國性的考試,各省舉人在鄉試的第2年,都到京師參加考試。會試是全國性的考試,按照清朝明朝的大概的數字,會試通過一般在300~400人左右,最少的時候在清乾隆一年會試的通過人數全國只有96人。會試的第一名成為會元。通過會試的人,稱之為貢生。如果非要與現在的文憑相對比的話,會試就應該是,最少是碩士研究生。

第四,殿試

殿試是以皇帝的名義召集的,會試合格的人進行的考試,清朝時期一般都是在會試當年的三月開考,地點一般設在北京天安門保和殿進行。通過會試的人,我們稱為進士。殿試錄取又分為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如果與現在的學位相比的話,殿試就已經是最高等級的考試。因此,進士就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了,已經是達到最高級。

所以說,我們將童試可以看作是高中考試;鄉試作為本科的考試;會試是研究生考試,殿試就是博士考試。如果這樣分的話呢,還基本上能夠對應上,而對於狀元、榜眼、探花,這是殿試前三名的榮譽稱號,他與文憑不能直接掛鉤。

另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鄉試中得解元,在會試中又得會元,然後在殿試當中仍然中狀元,那麼這個人我們就稱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就是這個來歷。一般來講這是非常難的,明清500多年間,明代只有兩個人曾經連中三元,清朝也只有兩個人連中三元。


義哥說教育


首先這三個詞彙和文憑基本是不沾邊的,沒什麼聯繫。

如果硬要把當時的太學或者國子監比作當今的大學,那我認為古代的狀元、探花、榜樣,更多的像一種大家唸完大學後的一種畢業答辯,而這三個學生就是全國畢業答辯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和大家一樣還是大學畢業,只是你是優秀學生。

這三個詞彙來源於隋朝的科舉制度,到了宋唐時期科舉制度變得更加完善,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則是自明清開始,不過八股文也導致有些僵化。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

我們先來說說,古代根本沒有什麼小學、初中、高中的劃分,只有一個最高的學習機構——太學或者國子監,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學。

科舉制度也只是想進入仕途、當官的一種考試,類似於公務員選拔,就是你得經過入門考試、省裡考試、全國考試和皇帝的筆試與面試,最終才有可能成為公務員。

那古代的科舉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童生試

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又稱御試,廷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如果鄉試、會試和殿試全部是第一名,被成為連中三元,也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我們現在好的一個地方在於由於機制的完善和各種新技術查看手段的更新,不會像古代一樣總是出現科舉舞弊案,至少高考作弊的事情很少發生,大家相對公平。

而古代的博士、碩士等也不是學歷,而是對學識淵博的人,一種稱呼或官職。


煮酒論高考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發展了1300年,共計誕生11萬名進士,也就是說平均每年84人,而科舉制度中,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按在古代的科舉制度,前三甲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幾乎是侍郎、巡撫、御史等官職。

狀元類似於如今高考的榜首,並不是省份榜首,而是全國榜首,但是因為如今每個省份的高考制度不同,其主要是考題不同,說現在很難區分,甚至就連每個大學對每個省份的錄取人數也不同,分數也存在差異,也就沒有全國第一的說法。

古代則不同,要取得全國第一,也就是狀元,首先要經過童試,童試又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再是鄉試,接著才是會試,只有會試之後才到殿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再由皇帝選定,或者是皇帝直接出題,明清時期才分三甲,一甲三名,由皇帝分別選出狀元、榜眼、探花。

如果以學歷文憑定位的話,狀元、榜眼、探花應該是同等文憑,只是分數高低不同而已,有人統計出相對應的對照表,如圖所示:

這樣看的話,古代的狀元對應的就是院士,榜眼就是博士後,探花就是博士,但是這種對比著實沒有意義,古代每個時期每個階段就出現一甲三人,也就是說狀元、榜眼、探花在同一時期就各一人,然而今天的博士、院士一大把,如何對等?

況且古代能夠擠進前三甲的人,就算再沒有能力、運氣再差,一輩子都進不了京城為官,但是至少也能夠在地方上混個五品知府什麼的,幾乎相當於現如今的市委書記,而現在的博士甚至是院士都未必有這樣的地位。

而狀元更不必多說,出閣入相也不稀奇,榜眼也未必比狀元差,有的狀元在為官仕途方面還不如榜眼,但是探花有個規定,也就是必須長得俊俏,至少不能太醜,我們經常會看到京劇中所謂的探花郎。

所以不能同等並論,畢竟不一樣的晉升制度,只能自己感覺,現在還出現許多中考狀元、高考狀元,亦或是本地狀元,那和古代的狀元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是就涉及的知識面應該是沒有現在讀書人廣泛的,所以實在難以比較。


羽評郡主


古代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科舉制也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制度,把天下掌握知識的讀書人都“為我所用”,而這些知識分子也將考取功名當做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途徑,作為一生的追求。



古時將第一名稱作“元”,如狀元,解元,會元。其等級也是很分明的,層層遞進。如未中秀才之前的讀書人,無論年齡大小,均稱作“童生”,幾十歲的老童生比比皆是,等到考取秀才,才能作為州府縣學的“生員”,參加省級考試——鄉試。這種考試比較正式,明清時,每三年一次,一般都在省城應考,上榜的稱“舉人”,頭名叫“解元”,我們熟知的唐伯虎就中過鄉試頭名。



鄉試過關後,還要趕赴京城,參加全國範圍的選拔考試,高中的稱“進士”,頭名稱“會元”,成為更高級別的人才。過去趕路全靠走,往往是路上就要花費一月數月,家境不好,身體不好的,極易潦倒於路途之中,風險很大啊。



會試過關了還不算完,要參加皇帝欽點的“殿試”,通過者都能稱作“天子門生”,很炫的感覺有沒有。殿試前三甲才能稱為狀元、榜眼、探花,運氣好的狀元還會被皇帝選為女婿——駙馬,一步登天。

明清時期,還會從進士中選優點為翰林,進入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古時重文,人才選拔只看文章才學,沒有科技工程類的選拔,因此比照如今算是“國家社會科學院”,前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進翰林院問題不大,算是“院士”吧。


百味乾坤


根本是兩回事情。

狀元榜眼探花,是全國高級公務員考試的前三名。如果一定要和學歷掛鉤,則他們都是第一等的進士,也就是一甲,算是博士,二甲進士算是碩士,三甲進士算是本科,舉人算是高等大專生,秀才算預科畢業。

不過,從知識量與寬度來說,科舉人員的水平都是文科,面窄但具備深度。科舉需要背誦四書五經,熟記詩詞韻表,牢記本朝典章,才能學習八股文。因此,明清進士的平均年齡是34歲,需要自5歲啟蒙後苦讀30年,經歷數十場艱難考試,才能獲得出仕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