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謹防詐騙,切忌貪小失大

臨近年關,謹防詐騙,切忌貪小失大

進入臘月,離春節已經不遠了,很多人已經準備好開始過年了,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也在“準備過年。”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金融越來越發達,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現代科技所創造的便利性,進行通訊詐騙,手段可謂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一旦有人受騙,損失少則數千元,多則幾十上百萬元。對此,筆者總結了一下今年流行的騙術,提醒大家謹防受騙。

騙術一、冒充國家機關進行詐騙。

該類不法分子往往冒充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給受害人打電話。一般可以準確的說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往往採用以受害人涉嫌犯罪、需要進行資產凍結為理由,來嚇唬受害人。

由於不法分子已經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尤其是身份證號、住址等隱私信息來騙取受害人初步信任。然後不法分子會採用加受害人微信等方式給受害人發來偽造的工作證、通緝令等文件,使得受害人對不法分子深信不疑,讓受害人徹底相信自己捲入了一個重大案件,隨時可能被逮捕。

此後,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會給受害人提出“證明清白的唯一方法”,即進行“資金調查”。所謂的資金調查,就是要求受害人把銀行卡內的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騙子會電話遙控受害人轉賬全程,直到受害人卡上的存款全部落入騙子手中。但這還不是騙局終結,很快,其還會繼續威逼受害人轉賬。詐騙劇本要求,一旦上鉤就要騙盡錢財,直到受害人賣房!

對於此類騙術,大家要牢記幾點,就不會被騙。一、公檢法”等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不會以任何理由,通過電話讓任何人將個人財產轉進某個指定賬戶,即使有涉及案件的贓款需要追繳也會當面出具相應的法律文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二、公安機關不會將通緝令或逮捕令寄到個人手中,不要相信陌生人從網上傳給你的“通緝令”或“逮捕令”。三、切記不可撥打對方提供的所謂“某某公安局”的電話,如有疑慮可直接到當地公安局或者直接撥打110確認對方的身份。

臨近年關,謹防詐騙,切忌貪小失大


騙術二、冒充網店客服進行詐騙。

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到了受害人的購物信息,然後會冒充網店店主、網站客服等身份,謊稱付款未成功或者貨物缺貨要對受害人進行退款等理由,引導受害人進行下一步操作,從而藉機騙走受害人的錢財。

對於此類騙局,大家要記住,購物網站都有自己的聊天工具,如果碰到此類問題,直接去購物網站通過官方的聊天工具詢問店家即可。

騙術三、通過“偽基站”詐騙。

偽基站是一些人建設的小型基站,利用2G移動通信的缺陷,通過偽裝成運營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機號碼強行向用戶手機發送短信息。詐騙分子通過偽基站,偽造運營商或者銀行的客服電話,向受害者手機發送帶有非法鏈接的中獎短信或者升級短信等等,一旦受害人點擊該鏈接,手機就會自動下載帶有病毒的APP軟件,該軟件會竊取用戶信息,導致機主信息洩露,嚴重的會導致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

對於此類騙局,大家一定不要輕易打開短信中的鏈接。如果對於短信的內容有疑問,可以致電運營商或者銀行的官方客服電話進行確認。

臨近年關,謹防詐騙,切忌貪小失大


騙術四、“天上掉餡餅”類詐騙

此類騙術較為新型,而且詐騙鏈更廣、更逼真。一般以幫其銷售古董、免費鑑定等名義騙取他人錢財。不法分子往往會分成三個角色來進行詐騙。

首先,詐騙分子甲把自己偽裝成某收藏鑑定公司的業務員,會採用隨機撥打或者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的電話表格撥打的方式來給受害人打電話,聲稱自己是收藏鑑定公司,問受害人有沒有收藏品,他們可以幫助免費鑑定並出售。暫時沒有也沒關係,如有需要可以和他們聯繫。

然後,詐騙分子乙把自己偽裝成某收藏交易公司的業務員,會對第一波已經打過電話並且感興趣的受害人再打電話,號稱自己公司有一批收藏品(或者某藏家委託其)出售,並將列表報給受害人,問受害人是否感興趣。

之後,詐騙分子丙把自己偽裝成另一個收藏交易公司的業務員或者收藏家,給受害人打電話,問受害人手裡是否有某某某藏品,自己可以出多少多少錢收。而這個藏品恰巧就是詐騙分子乙報給受害人其要出售的藏品列表中的其中一個。而且詐騙分子丙的收購價要幾倍與詐騙分子乙的銷售價。這時候,受害人對著幾倍的利潤已經動了心,他想起來詐騙分子甲那裡可以進行收藏鑑定,為了穩妥起見,他給詐騙分子甲打電話確認此事,而詐騙分子甲會給出肯定答覆,某某藏品就是非常值錢。於是受害人就從詐騙分子乙購買該藏品,而購買之後,想要購買某某藏品的詐騙分子丙就消失了,而受害人的藏品往往就砸在了手裡。其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詐騙分子甲那裡進行鑑定,詐騙分子甲在中間還收取一筆價格不菲的鑑定費,敲詐受害人更多的錢。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們的好奇心、貪慾和對新生事物的不瞭解下手,騙子的手法越來越隱蔽,層層設套,具有非常高的欺騙性、迷惑性,希望大家擦亮眼睛,發現有疑似詐騙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謹防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