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濟史,濫發紙幣的後果——宋金時期的通貨膨脹

古代經濟史,濫發紙幣的後果——宋金時期的通貨膨脹

北宋的交子,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為不便攜帶鉅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捲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覆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屆,屆滿以新交子收回舊交子。每屆發行控制在125萬餘緡(貫),以鐵錢為鈔本,幣值較穩定,對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紙幣的分界發行慢慢成為了“通貨膨脹”的障眼法,因為每界發行新紙幣,往往規定新幣值舊鈔一比幾,比如元符年間(1098~1100年)換髮時,新交子一緡要換回舊交子五緡,即新舊比價1∶5。)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由於對西北用兵造成財政緊張,益州交子務在陝西發行交子六十萬貫,以支付糧草費,無鈔本。從此開啟了無鈔本(沒有準備金)交子發行的時代。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8年),為了減少成本,規定兩屆交子可以同時使用,實際流通量增大,交子開始貶值。宋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7年),因對付西夏,增加發行額達到188萬貫,由於兩屆發行,實際數目加倍,致使交子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加劇。《宋史·食貨志》載,“界率贈造,以給陝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成都乏用,用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

到宋徽宗在位時,政府更是濫發交子,致使交子信用大幅下降,為了挽回政府紙幣信用,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隨改交子名為錢引,大觀元年(1107年)把交子務改為錢引務。但是換湯不換藥,財政政策並沒有隨著紙幣名字的變更而改變,河、湟的軍費全部依靠超發紙幣來解決。史載“較天聖一界逾二十倍,而價愈損。”也就是說發行量由一百二十萬緡增加到二千六百五十五萬緡,由於兩屆發行,其數相當於神宗以前的42倍,一般貶值四分之三,有些地區甚至貶值高達90%。而且沒有準備金,“不蓄本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可見,價值一千錢的緡只能當錢十多個錢,物價飛漲,民怨沸騰,紙幣貶值非常嚴重。最終,北宋政權在內外交困中走向了滅亡。

古代經濟史,濫發紙幣的後果——宋金時期的通貨膨脹

南宋建立之後,由於商業的需要,一種類似於匯票、支票之類的票據開始流通起來,這便是南宋最主要的紙幣會子的雛形——便錢會子。會子起源於臨安,紹興五年(1135年)下詔禁止寄付兌便錢會子出城,因受到反對,次日取消。大約在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前後,發展成兼有流通職能的銅錢兌換券,開始具有信用貨幣的特性。

紹興三十年(1160年)南宋政府下令,仿照四川發行錢引的辦法發行由政府官辦、戶部發行的貨幣,將會子官辦,"許於城內外與銅錢並行。"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二月,正式成立行在會子務,發行會子,分一貫、二貫、三貫,在東南各路流通,又稱"東南會子"。由戶部侍郎錢端禮主持該事,會紙取於徽、池,續造於成都、臨安,"仍賜左帑錢十萬緡為本。"洪适在《戶部乞免發見錢札子》中說:"小郡在山谷之間,無積鏹之家,富商大賈足跡不到,貨泉之流通於墉肆者甚少,民間皆是出會子往來兌使。"

雖然會子發行之初,對發行額控制很嚴。但是好景不長,在宋孝宗(1163年)即位之後,財政政策就開始有所放鬆,時值宋金戰爭期間,金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鈔票不斷印製,不數年發生貶值現象。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會。到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十四日為止,共發行一千五百六十幾萬道(貫)。雖然,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下詔出內庫銀二百萬兩以500萬新會收換舊會,收舊會子焚棄。隔年又定三年為一界,每界以一千萬貫為限。但從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開始實施兩屆並行。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更是實施三屆並行,世面流通量大幅上漲。

寧宗開禧年間,政府大量發行紙幣作為軍費,發行額扶搖直上。開禧三年(1207),南宋發行會子的金額平均相當於其賦稅收入金額的82%。嘉定二年(1209年),會子的流通額度是一億一千五六百萬貫,已經高達乾道四年的11倍。嘉定十一年(1218年)又增印五百萬道作抗金軍費。理宗紹定五年(1232年)發行量兩萬兩千九百萬貫,紹定六年發行量為三萬兩千萬貫,嘉熙四年(1240年)發行量為5萬萬貫,淳祜六年(1246年)發行量為六萬五千萬貫。與之相對應的是,會子的幣值大幅縮水:乾道四年(1168年)一貫合銅錢770文,到了成淳三、四年(1267-1268年),一貫僅合75文,已跌到不足十分之一。《可齋續稿》載“市井視之,糞土不如。朝廷寶貨,自輕太甚。”“民愈不售,郡縣科配,民皆閉門牢避。行旅持券終日有不獲一錢一物者。”通貨膨脹呈現惡性化,紙幣貶值,物價急劇飛漲,貨幣制度紊亂,最終將導致經濟崩潰。這也成為了南宋政權滅亡的原因之一。

古代經濟史,濫發紙幣的後果——宋金時期的通貨膨脹

金朝海陵王貞元二年 (1154年) 遷都燕京後,以國內銅少,仿北宋交子,發行交鈔。以七年為一屆,屆滿兌現或者換新鈔。金章宗即位(1189年),取消交鈔年限,成為長期流通紙幣,金朝市場開始出現通貨膨脹。明昌四年(1193年),官俸全發交鈔,通貨膨脹日益嚴重。政府用種種方法限制銅幣,強使紙幣流通,結果銅幣被紙幣排斥,退出流通領域而貯藏起來。金朝最後二十年,經濟凋敝,軍費開支浩大,各種紙幣輪番登場,通貨膨脹更為嚴重。

交鈔發行時最高面額為10貫,貞祜二年(1214年)發行20貫至100貫大鈔,不久又發行200貫、1000貫大鈔。結果每貫交鈔值不到一文錢,民間交易多用現錢。貞祜三年,改交鈔為“貞元寶券”,由於軍費開支浩大,鈔值猛跌,惡性的通貨膨脹使百姓"怨嗟,聚語於市"。政府為了穩定幣值,實行限價,致使發生商人罷市的情況。貞元五年,發行“貞祜通寶”,一貫當“貞祜通寶券”1000貫,政府公認幣值下跌至千分之一。後屢發新鈔換舊鈔以穩定幣值。由於政府公信力下降,民間多以銀論價。政府於是規定買賣銀在三兩以下只許用鈔、不準用銀;三兩以上三分之一用銀,其餘必須用鈔。此令一下,“市肆晝閉,商旅不行”。金後期,“以萬貫唯易一餅”,經濟走向崩潰,沒多久,金也被元滅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