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學戀愛心理知多少?

所謂愛,是一種遇見。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悲傷;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聲嘆息;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無奈......

大學的生活是美好有回憶的,所以對於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們來講,大學的校園愛情無疑是大學生活中必要的一段經歷了,初入校園的大學生們都是很想嘗試和體驗的,無論是“小橋流水”、“浪漫溫情”還是“硝煙四起”......每一段愛情故事都是不一樣的。在這一個階段,每位大學生都用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去詮釋自己的愛情故事。

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學戀愛心理知多少?

當然,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也是大學裡面的熱門話題,是大學校園裡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正值青春嚮往自由的階段,沒有學業的壓力,沒有父母的管束,沒有老師的叮嚀,這個時段,大學生在這個特殊的大學壞境裡面,面對愛情,大學生們會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去戀愛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學戀愛心理知多少?

(一)出於寂寞從而戀愛

大學的生活中,因為離開父母,離開朋友,對學習沒有興趣或不適應周圍的環境,大學生們會普遍的陷入孤獨寂寞之中,從而一些同學就會不自覺的希望尋求異性知己,用愛情來安慰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寂寞期的戀愛”。

(二)出於好感的戀愛

一般大學的戀愛過程中,很多大學生都是出於對異性的好感,從而開始一段戀愛,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異性之間的好感一般來講都是廣泛的、無排他性的,而愛情卻是專一的、排他性的,好感常常表現為人們一時出現的情緒感受,而愛情則是長時間的相互瞭解中形成的。

(三)金錢與愛情

戀愛是需要花費的,大學戀愛過程中很多人會因為戀愛中的經濟消費從而產生困擾,戀愛需要花費每月少則百元多則千元,甚至更高。為此會有很多學生要麼向家人多要生活費用或者出去兼職掙錢,從而彌補戀愛消費空缺。表面上看知識個人的消費行為,但是深遠來講,這種消費觀也折射出當代大學生戀愛過程中的價值觀念吧。

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學戀愛心理知多少?

對於初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戀愛已經是大學四年生活的一個必要階段了,那在這個階段裡面,當代的大學生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普遍的戀愛心理特點都有哪些呢:

(一)注重戀愛的過程,輕視戀愛的結果

大學校園裡面永遠都會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大學生普遍的都是著重戀愛的過程本身,率真、浪漫、大膽、情感濃烈是他們戀愛的個性,以至於對戀愛的結果不太在意,很多人只是把戀愛當做一種情感體驗,及時行樂,尋求刺激不計後果,只強調戀愛的權利,從而否認愛的責任。

(二)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念日益開放,從而傳統道德淡化。近年來,因為外國開放型戀愛思維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們在戀愛的過程中方式公開化、灑脫、熱烈,甚至一些大學生在公共場所,大庭廣眾之下,旁若無人,做出過分的親密舉動,當然大學“同居”現象的增長就說明了這一點。

(三)失戀態度寬容,承受能力脆弱

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是“終成眷屬”的卻很少,這樣就產生了一批失戀大軍,感情在初期受到挫折之後承受痛苦還很正常,很多人通過找尋好友傾訴,接受了失戀的現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有一部分的失戀者,無法承受,最終很容易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因為失戀從而失智、失德。

問世間情為何物——大學戀愛心理知多少?

【戀愛是美好的,明白愛,學會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