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照妖鏡:“崇洋媚外”現象在近代以前就產生了,根源在這兒!

歷史照妖鏡:“崇洋媚外”現象在近代以前就產生了,根源在這兒!

在媒體界或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崇洋媚外現象的發生。舉一媒體報道過的實例:一位日本觀光客的自行車被盜,當地公安機關動用大批警力,地毯式排查,終於幫失主找到被盜的自行車。乍看起來沒啥,但細一思量,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據市民反映,盜竊自行車在當地已司空見慣,由於警力有限,公安機關根本無精力處理這類案件。可是,此類事件一旦發生在外國人身上,為何引發警方如此關切?!

無需過多辯解,這就是“崇注媚外”思想在作怪!

每當“崇洋媚外”事件曝光,都會引起輿論譁然,可輿論過後,一切照舊,該崇洋還崇洋,該媚外還媚外。一些中國人,“崇洋媚外”思想已深入骨髓,一旦遇到涉外的人或事,變態行為自然而發,絲毫沒有感到有任何不妥之處。

口誅筆伐已經夠多了。

歷史照妖鏡:“崇洋媚外”現象在近代以前就產生了,根源在這兒!

然而,這種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思想的源頭究竟在哪裡?找到這個源頭,方可對症下藥,遠比罵幾聲發洩一下更有意義。

有人說,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一邊被西方列強暴打欺侮,一邊又以西方列強為師,學習先進技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仰視外國的民族自卑心理。此種說法有道理,但還不是癥結的根源。

為什麼說近代中國落後、被欺還不是“崇洋媚外”思想的根源呢?因為,中國進入近代之前,早就與西方國家的商人們存在貿易上的交往,有交往就有糾紛,有糾紛就要處理。在處理中外民人糾紛過程中,中國的官員們為息事寧人,往往強壓自己人,對外國人枉開一面,這是不是“崇洋媚外”?

那麼,“崇洋媚外”思想的根源何在?

老唐認為,“崇洋媚外”思想的根源就在於幾千年來的封建皇權專制體制。在封建皇權專制體制下,中國人被分成兩類人:一類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它是一國之主人;一類是除皇帝之外的所有人,包括官員和平民,全是皇帝的家奴。簡而言之,只有主人和家奴這兩類人。外國人呢?當外國人來到中國,它的身份是“客人”。

現在,讓我們分析一下,主人、家奴、客人三者的地位情況:主人無疑是最尊貴的,其次是客人,客人無論是貧是富、是好是壞,至少與主人是平等關係,地位最差的當然是家奴,無論是混得好的混得差的。在家奴眼裡,主人是至高無上的,主人家的“客人”也是萬萬得罪不起的,能得罪的只能是比自己還不如的下等奴才。

上述是從政治層面進行分析的。在傳統中國,政治文化占主導地位,它直接影響世俗文化。當作為“家奴”的官員們對來華的洋“客人”們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作派傳導到民間,自然會在民眾中間產生“外國人”是“高等人”的錯覺,相形之下,愈發感到自己卑微低賤。時間久了,形成集體無意識,想改,也絕非朝夕之事!

歷史照妖鏡:“崇洋媚外”現象在近代以前就產生了,根源在這兒!

這裡是老唐說史,歡迎留言點評,老唐願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