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年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屈指數來,只有短短的66天,二個月零四天了,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北方早已是冰天雪地,棉衣加身的季節,而在我們南方還溫暖舒適,感覺不到一點冬的氣息。可年卻悄悄地向我們靠近,有錢無錢,一定要回家過年的。可如今的過年,已失去了原本的味道,那種濃濃的年味,只是停留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再也無處尋覓了。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年長一些的人都在回味小時候的年味,認為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我們70後也覺得小時候最有“年味”,給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小孩家家過年一定要早早備好新衣,整整齊齊疊放在床頭,以備初一早上穿新衣,迎新年。由於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家家戶戶生活都不富裕,過年缺的是年貨,不缺的是年味,而如今的過年,不缺的是年貨,失落的是年味。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想想小的時候每近年關,內心總是期盼期末考試快點結束,盼望著寒假隨著白雪一起快快來到,期盼著除夕夜的熱鬧狂歡,尤其期待著父母從銀行換來的嶄新的幾張五角或二角的壓歲錢.....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中國人過年是非常講究的,習俗也很多,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將家裡每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預示著除舊迎新,大年三十貼春聯是必備的程序,將家裡的裡裡外外,玻璃門窗,貼個滿滿當當,有的家庭還掛上幾盞燈籠,一片喜氣洋洋。吃年夜飯前,先要燒紙錢祭祖,然後燃放鞭炮,弄得不亦樂乎,好不熱鬧。初一早上要吃餃子,然後出門去爺爺奶奶家拜年,走在路上,只要是熟悉的人見面都要問聲“新年好”。這一切如果你和家人一一照著去做,會感受到一種幸福溫暖熱鬧的年味,處處也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可如今過年總感覺沒有昔日的氣氛,大家開始抱怨吃吃喝喝沒意思,抱怨給長輩行禮問候太麻煩,害怕七姑八姨追問戀愛學習工作掙錢情況而躲避不見,更懶於動手幫著家人包包餃子,也不跟著一起貼春聯,不跟著燒紙錢跪拜祭祖,不屑於跟小孩子一起瘋,一起鬧,一起燃鞭炮,更不願意與大人聊聊天,嘮嘮內心的想法。如今的網絡非常發達,手機人人都有,走到哪都有WIFI,不是刷刷微信微博,就是打打遊戲,聽聽音樂,無形中讓心與心隔開。就是不大點的小孩也是抱著手機低頭玩著遊戲,一個人在那嗨得不亦樂乎,見到親戚長輩也不曉得起身祝福,行禮問候,人和人之間的情份越來越淡。

年將不年,情感變淡,這到底是怎麼了?

尤其現在都市生活,樓房林立,小烏龜殼似的車子遍佈大街小巷。而過年期間,人們都待在火柴盒似冰冷的水泥樓房中,互不串門,住在同一棟樓房的人,終年不說一句話,甚至門對門一個月都很難打幾個照面,更別說交談了。人們心中的那種失落感真是難以言表,那種久違的人與人之間相互幫襯相互照應的情感無處尋找,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可如今卻也是咫尺天涯。之所以變得如此,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二點:

1、物質條件極大改善

生活條件變好,有錢天天過年,雞鴨魚肉已吃膩,山珍海味已平常,如今的胃口都不知吃什麼好了。另外家家戶戶都不缺衣少食,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生活不再依靠左鄰右舍了,所以情份變淡了。

2、攀比心理過甚

追根溯源這一切的形成還是一個攀比之風在作崇。現在過年回家,走親訪友,不再談親情問寒暖,酒席宴上談論的都是賺錢,發財,升遷等等。如張小六在深圳做生意一年賺了好幾百萬,買了車又置了房,銀行存款達到七位數。李小五剛從科長升至局長,馬上就要換新樓房了等等不一而足。讓人心裡感覺好累,好煩,失去了過年的心情......

朋友,2019新年您將如何度過,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